哈佛生统学姐、MIT金融学长:我这样申请到Top5名校丨择由问答

哈佛生统学姐、MIT金融学长:我这样申请到Top5名校丨择由问答

哈佛、MIT的研究生项目,众所周知申请难度很大,看重学生的个人能力和过往经历,在2017Fall的申请季,我们择由的两位学子在老师的帮助下,用过硬的实力搭配小幸运,分别喜提了哈佛生统、MIT金融的录取!(文末附哈佛学姐、MIT学长分享链接)

今天,就精选了5个问题,请哈佛学姐和MIT学长来为大家解答,看看他们是如何申请到TOP5院校的!

•壹•

请问学姐,平时应该怎么找有价值的课外活动丰富履历,以及我是临床医学本科,如何平衡科研和专业课的关系?

哈佛学姐解答:

其实临床医学我真的不是很懂,虽然我们有专业知识上的相同,但是本身相差还是非常大的,那我就笼统地讲下科研和专业课的关系。

首先一个好的GPA是录取好学校的稳妥的条件,虽然它不能让你直接录取到好学校,但可以让你少很多风险,比如说2.7的GPA,科研水平除非特别高,也很难被录取。

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人的时间是有限的,我比较倾向于在能力范围内进行提升。

比如说从60分开始提升,是比较容易的,但如果已经到了85分,我觉得就可以先放下来,提升其他的部分。

当然我说的分数只是一个类比,我学校的计分方式可能和大家的不太一样。而科研是真的要花时间投入的项目,所以GPA比较漂亮的基础上,花足够的时间在科研方面。

•贰•

请问学姐有做课外的项目吗,是怎么做的呢?

哈佛学姐解答:

我想再强调一下,无论学习还是申请,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我当时参加了iGEM这个项目,是因为可以认识全世界生物领悟顶尖的人物,大家都有好玩的点子。我比较腼腆,不好意思和外国人说很多话。但也跟国内的高校建立了联系,那时候我知道在美国的老师是需要人手的。

我也了解到有科大的学长,用大四时间在美国做项目,一方面把申请搞定,另一方面打打工,把毕业设计做完。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就跟着去美国玩了一下。

后来我也了解到很多传统高校,大四比较闲,比较自由,很多人会选择去美国实验室待一年,做比较扎实的研究,不过我们学校对大四的要求比较高,我不能过去,就远程参与了这个项目。

•叁•

学姐你好,终于有机会可以问大神问题了。我的问题是:应该怎么准备考试? 面对强悍的对手应该怎么调节自己的心情? 普通的本科出国真的毫无优势吗?

张学长解答:

我想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像我这样偏好短时间内大量学习的人应该不会很多,大家还是要建立细水长流的学习习惯,我觉得这是比较好的模式。

另外准备考试,我不知道大家学校的考试难度,如果难度不是很大,那你可以把它们当做生活的苟且,你真正要花精力的是做项目,还有某些自学的内容,这是必不可少的。

面对强悍的对手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情,我假设就是申请同一个学校有很多厉害的人。

我之前也有这样的问题,因为我的本科学校不是很有名,在美国口碑不是很高。我当时有种想法,正因为如此,我希望读研时,能够有周围都是厉害的人的环境。

因为当你把姿态放得足够低,就能够从任何人的身上获取养料,而不是压力、压抑、痛苦,我觉得这很重要。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棋魂》,一个动漫,里面有讲到很多人在竞争时的心态。

我之前面对清华北大的人觉得自己好差,什么都不会,但慢慢调整好心态,我是来学习的,我有机会选择去哪儿学习,和谁学习,这不是我的幸运吗,调整完了就觉得自己好开心啊。

普通本科出国确实不比名校有优势,所以你需要东西来装点自己,需要一些好的经历,对于经历非常Critical的总结,我觉得这些很重要。申请主要还是

事在人为,不是说看统计数据就觉得自己可能没有希望,路都是人走出来的,我就不多说鸡汤了,大概是这个意思。

•肆•

哇大神!想请问学长,觉得申请MIT的时候,是哪些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个人经历还是文书?求分享!

MIT学长解答:

首先我要说明一个问题,就是面试官评判你是否有资格被录取,这个过程是一个全方面评估的过程,最终有幸被顶级项目录取的同学们肯定是所有方面,也就是综合实力,非常强的,他们可能有突出点,但是应该没有太明显的缺陷,也就是常说的木桶原理吧。

然后说到MIT,我觉得MIT的金融硕士项目每年有差不多2000多个申请者,然后是有400个左右会被邀请面试,最终呢Offer会发150封左右。

这个数据告诉我们优秀的肯定大有人在,GPA3.8以上的,GRE330以上,实习经历丰富的,长的帅的美的都不缺。

所以我个人感觉需要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你需要有自己的特点,也就是自己的故事,这故事可以是个人经历中体现的,也可以是文书中体现的,总之,综合能力和特点是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两点吧。

•伍•

请问学长,之前找过什么实习?MIT面试是技术面试吗?

MIT学长解答:

我之前在商业银行做过房贷信用风险分析师,在国内券商研究所做过行业研究员,都不算是非常顶级的实习,和在华尔街做过投行实习的同学们根本没法比。

但是重要的是你需要在有限的实习经历中体现你的价值和你的能力。俗话说行行出状元,只要你在这段经历中有所收获,有所贡献,你就可以讲出一个让人信服的故事,体现出你的优秀品质,不管是在工作内容上还是在个人的综合能力体现上。

MIT很奇特,这个项目必须当面面试,也就是说你在北美就要飞到波士顿,你在欧洲就要飞到伦敦,你在国内倒是可以选择北京或者上海。

但是呢,这个面试是没有技术问题的,会分为两个面试官,一个面试官会问你的过去职业经历包括实习以及最后的职业规划,另一个面试官会问你一些行为类问题,比如“请描述一段你必须妥协的经历;请描述一段你暴露缺点的工作经历等等”

今天哈佛学姐和MIT学长的回答有没有让你觉得受益匪浅呢?

如果大家对申请规划有什么疑惑,欢迎私信我们预约老师咨询喔!

下次我们会为大家分享《从双非到Top25,她如何逆袭成功?》,请大家继续关注择由美国研究生留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