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不知道坑了多少寶寶!

有人說“6個月後的母乳沒營養了?”

其實這是大眾的一個很大的誤區。

世界衛生組織說:純母乳餵養至少堅持六個月,六個月以上在母乳餵養的同時添加輔食。

純母乳餵養的意思是什麼都不添加,只吃母乳,也不喝水,唯一需要添加的就是維生素D。而六個月以上如果還是純母乳餵養,那母乳裡面的營養是沒辦法滿足寶寶的需求。所以我們應該在給孩子母乳餵養的同時添加輔食,母乳裡面營養不足的部分,由輔食來補充。

而一旦母乳不足,確定有一些可靠指證的時候,再去考慮是否需要添加配方奶。

母乳對寶寶來說是最理想的食物,美國兒科學會建議至少喂到 1 歲以後;而世界衛生組織和中國營養學會推薦餵養到 2 歲及以後。

然而,為什麼很多媽媽相信“母乳6個月後會沒營養”?很可能因為大家誤解了世界衛生組織的那段話: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嬰兒至少純母乳餵養6個月。在嬰兒滿6個月後,應該在添加輔食的基礎上繼續母乳餵養至2歲甚至更多。

6個月後之所以要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不是因為母乳沒有營養了,而是因為寶寶對營養的需求更高了。

有句話不知道坑了多少寶寶!

並且從寶寶成長的角度來看,添加輔食是為了逐步向幼兒飲食、兒童飲食的階段過渡,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而不能斷章取義地理解為“6個月後的母乳就沒有營養了”。

以下常見的關於斷奶的錯誤觀點,導致很多媽媽早早放棄了母乳餵養:

奶水稀代表沒營養

有的媽媽看到自己的奶水比較稀,很“寡淡”,擔心奶水的營養不足,不能滿足寶寶的生長需要。

實際上在媽媽每次哺乳過程中,前段奶所含的水分較多,通常比較稀;後段奶含有較多的脂肪和蛋白質,看起來就會比較濃;另外,成熟的母乳所含的蛋白質和脂肪的顆粒較小,看起來也會比較清。

千萬別因為奶水看起來比較稀,就認定奶水營養不足。只要寶寶生長髮育好、愛吃愛睡愛玩,媽媽就不要過於糾結“奶水看起來濃不濃”的問題。

母乳餵養久了乳房會出現下垂

有部分媽媽擔心母乳餵養的時間長了,乳房會下垂得越來越厲害,“還是及時止損吧”,於是狠心早早地給寶寶斷了母乳。

有句話不知道坑了多少寶寶!

其實產後乳房下垂,可以說是必然的事情,因為整個孕產期內,乳房會由於孕激素水平的上升而增大。寶寶出生後,我們體內的孕激素水平下降了,被撐大的乳房會逐漸“縮水”回到以前的水平。

這前後的一漲一縮,使得乳房的韌帶、乳房內脂肪組織與皮膚都變得鬆弛,進而造成乳房下垂。也就是說,產後乳房下垂更多是因為孕激素的影響,和母乳餵養的時間長短沒有顯著關係。

PS這裡敲一下黑板:如果想將乳房下垂的風險降到最小,那就堅持每天按摩和運動,佩戴合適的文胸。

母乳餵養久了會更難斷奶

有些媽媽在母乳餵養的過程中,的確會遇到“寶寶越大,越難斷奶”的問題。

實際上這也和“母乳餵養的時間長短”沒有關係,而是餵養不當導致的。

比如,寶寶一哭了就給寶寶吃奶、寶寶睡不著時馬上塞奶……久而久之,母乳對寶寶而言已經不僅僅是口糧,而是安撫物。

只要你在餵養寶寶的過程中避開了上面提到的這些做法,即使餵養時間再長一點,也不會出現難斷奶的問題。

斷奶最佳的季節是春季和秋季

很多人說,給寶寶斷奶的時機最好是春季和秋季,因為這兩個季節氣溫適宜,寶寶的腸胃比較容易接受新的食物,不容易出現腹瀉等。

然而,要是媽媽們真掐著這個時間點來給寶寶斷奶,未免過於教條了。實際上最佳的斷奶時機,應該是寶寶發出了以下這些信號時:

▪ 能吃的輔食種類比較多,對母乳的依賴逐漸降低了;

▪ 飲食逐漸轉向固體食物;

▪ 對母乳的興趣下降,吃奶時容易分心,喜歡東張西望,甚至跑開;

▪ 能適應母乳以外的乳製品。

所謂“最佳斷奶時機”,一定是從寶寶的實際發育情況出發的,而不是刻板地在某個月份、某個季節給寶寶斷奶。

2

那麼,該怎麼斷奶呢?

斷奶有兩個階段,停奶和代替。在斷奶的過程中,逐漸為孩子增加固體食物,補充其他乳製品,還有情感撫慰等等,這些因素都缺一不可。

不要以物代人

有些媽媽可能會想,當寶寶想吃奶時用玩具之類的物品吸引他的注意,讓他忘記想吃奶這件事。

這是不對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用人替代人,而不要用物替代人。例如爸爸,充當安撫寶寶的角色。用其他親人的愛和陪伴來填補寶寶失去乳房慰藉的失落感。

有句話不知道坑了多少寶寶!

漸進斷奶,不要一刀切

突然離開母乳對小寶寶來說是一件很困難的事,甚至是非常難以接受的。因此媽媽們一定要有耐心,慢慢來。例如,一開始可以有意識地跳過比較無足輕重的一頓奶——比如上午過了一半的時候,帶寶寶去公園玩耍或讀書、吃點心。

做點其他的事來分散寶寶的注意力,能夠在循序漸進的情況下逐漸減少吃奶的次數。這樣有計劃地進行幾個月,寶寶就可以降到一天吃一兩頓了,通常是在午睡和睡覺。

斷奶期對寶寶來說是一個艱難的過程,在這時期,媽媽仍然是他營養和情感的加油站。另外,寶寶生病時,吃母乳的次數會增加——這是他的一個重要撫慰工具,也能給他提供對付疾病的抗體。

準備好接受寶寶的“退步”

在寶寶18個月到2歲之間,偶爾會出現幾次馬拉松式的吃奶期,就好像又回到了新生兒時期一樣。

這是因為,寶寶經歷斷奶期時,就像探險家在逐漸探索新的領域,這時候他需要經常回回老基地,來讓自己定定心,而這個“老基地”、“老朋友”就是母乳,來幫助寶寶從已知走向未知,從依賴走向獨立。

這時候,媽媽們要明白這個是正常的現象,千萬不要覺得又功虧一簣了,而感到沮喪、崩潰。接受寶寶的需求,然後他會給你驚喜的。

有句話不知道坑了多少寶寶!

填補寶寶失去母乳的“空虛”

斷奶的其中一個要點是,讓寶寶總是有事做,沒有什麼比無聊讓他更渴望吃奶的了。很多寶寶喜歡含著媽媽的乳頭睡覺,如果你不想繼續用餵奶來哄寶寶入睡,那你得想出同樣有效的替代方法。

例如,為寶寶建立新的固定的睡眠模式,講睡前故事,跟每個人每件東西說“晚安”,或者吃完夜宵、洗完澡、穿好睡衣之後,伴隨著搖籃曲安然入眠。

當媽媽們漸漸找到可替代的安慰方式之後,斷奶就簡單多了。記住,如果寶寶每次哭鬧或遇到挫折,你都用吃奶安慰他,那麼等他長大之後就很難接受別的安慰方式了。

有句話不知道坑了多少寶寶!

其實,故事、玩具、遊戲、歌曲、戶外活動等等,都是媽媽們可以考慮使用的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