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鏟牆做硅藻泥?爲省錢老媽也是拼了!084

今天上午,去參加了一個朋友房子的開工儀式,感慨頗多。

房子位於北京周邊的孔雀城,89建築面積的緊湊型小三居。

朋友從打算去收房到買建材,其實一直都有跟我說,但苦於我們倆都忙,所以真正開始操心他家裝修,還是最近這一週。

我倆見面開始聊裝修時,裝修公司合同已經簽好,很多材料也下了定金或者付了全款。

由於朋友沒時間研究裝修,所以很多事都由朋友的媽媽來一手操辦。

朋友負責出錢,媽媽負責跑腿和花錢。

下圖是裝修公司給出的設計效果圖:


不鏟牆做硅藻泥?為省錢老媽也是拼了!084



插一句話:

戶型的點評和設計的問題,我就不單獨寫了,寫出來又是好幾千字,這期就不用講別的了。

感興趣大家可以自己在留言裡或者小打卡里試著點評下,我能看到,也會回覆哦!

首先要跟大家說一個好消息!

由於房子距離我不算太遠(15公里,30分鐘車程,北京來說還好),而且朋友也比較認可和配合,所以我打算藉著這個工地,給大家拍一個【視頻版的裝修講解】。

之所以說是【講解】,因為我還是不打算取代朋友和朋友媽媽的主導權,所以更多是記錄+講解,而不會做成教程。

我感覺,這種【講解】其實也會很有用,原因有三:

1、完全真實素人記錄,能還原很多業主裝修中也會遇到的各種糾結和困擾。

讓大家知道,並不是每個裝修都能像某些改造家和某些換空間一樣,打破大家對神奇的幻想,迴歸真正的裝修現實。

不用盲目羨慕電視和案例裡的別人家,做好自己。

2、裝修並不是一道「問答題」,而是一張完整的試卷,不僅有問答,更有很多「判斷」和「選擇」,直接給結果不見得是最好方向。

神化設計師其實對普通人沒什麼用,「神奇的設計師」不僅是稀缺資源,更可能是現實中不存在的資源。

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自己才是裝修的總設計師。

設計並沒有固定唯一的答案,每一種判斷和選擇的背後都是「從實際出發」,所以能還原每一個判斷和選擇背後的邏輯,對大家也許更有用。哪怕不是100%正確!

3、遺憾和問題很多時候比成功更值得研究。

我也會出謀劃策,但我的身份依然是朋友和旁觀者,而不是決策者。

所以,最終的結果,不見得會完美。

但,每一個不完美都不是孤立存在,到底為什麼造成這種結果,更令人深思。

所以,我不敢妄稱自己會做「教程」或「課程」,頂多算是個「講解」。

(今天已經啟動了一部分拍攝,現在依然在素材蒐集階段,敬請期待!)

還是要說一下,到底為啥會感慨!

長期保持偏中立客觀的角度去講裝修,讓我在做「推薦」時,都會比較剋制。

尤其是,當涉及到牆面材料和硅藻泥時,我甚至會矯枉過正,不太願意過多介紹……

朋友家這個房子,石膏抹平交工,小區裡一半業主已經鏟牆重做,光鏟牆就4000元,還不算後續的找平和膩子等等。

看過牆面後,我有了一種能比較省錢的方案,但涉及到我們自己正然的產品,所以我……「竟然」猶豫了一下,猶豫是否要直接推薦!!

這其實,就有點矯枉過正!

既然是為了解決問題,在如此混亂的牆面材料市場現狀下,難道我還有別的選擇嗎?

難道我要去告訴他們各種各樣的鑑別技巧再羅列一個很可能中招的品牌列表,再讓他們去花幾個小時自己判斷到底該用啥嗎?

無論作為朋友,還是人家請來幫忙裝修的「老師」,我其實都應該直接告訴用正然解決就好!

推薦正然,我心安理得,我問心無愧,我負責到底!

但,居然也猶豫了一下……

在2017年之前,我還沒有開始大範圍的「講裝修」之前,其實我還是很願意向各種人科普牆面裝修知識,並推薦「正然」給每一個人。

我自己家,我們公司自己員工家,我的同學家,我的親戚家,我的朋友家,在我的不斷安利下,幾乎都用了我們的硅藻泥!

假如我們硅藻泥有問題,那我等於自斷所有人脈,自絕於親朋好友!!

我之所以敢推薦給大家,而且連續8年一直如此,就因為我知道,東西確實好,我推薦,我自豪啊!

猶豫了一下,我當然還是選擇推薦正然(也沒別的可以選)。

朋友還好,但朋友的媽媽很顯然是從最開始禮貌性的聽了一下,用了很久才從乳膠漆、壁紙、牆衣等材料中判斷出確實硅藻泥可能最合適,然後才開口說了很多關於硅藻泥的顧慮……

我也一下子意識到,可能很多人也只是禮貌性地聽我講講硅藻泥,但心底依然對硅藻泥還有很多疑問和顧慮!

既然這樣,關於硅藻泥知識的講解,看來還要繼續做。

儘管看起來會有一些「廣告」,但希望大家能理解我為什麼要這麼做。

……

如果一個品牌或企業的創始人,竟然連大聲為自己的產品做宣傳都不敢,那才是真正的有問題!

依然感謝每一位的理解和支持!謝謝大家!

預計將會分幾次,陸續給大家講解硅藻泥的特性特點。

並告訴大家,如何利用硅藻泥的特性,讓裝修更省錢,同時更環保!

很多同學並可能也會在某一段時間覺得硅藻泥不錯,但當看過很多關於硅藻泥的「負面」之後,馬上粉轉黑,覺得自己被騙了。

今天挑了3條流傳比較廣,且很有迷惑性的「硅藻泥謠言」,一一給大家講解下。

(如果您買了正然,更要好好看下哦)

謠言1:硅藻泥能無膠上牆嘛?如果不能,是不是要加膠?如果加膠還說無添加是不是扯淡!

明確真相:硅藻泥不能“無膠”上牆,但可以做到“無有機膠”上牆,或者說靠“無機膠”上牆。說硅藻泥是無添加的材料,這種說法不科學。應該說硅藻泥是以無機膠為主的材料。

目前在鼓吹“無膠上牆”的硅藻泥品牌,是有的,因為不太懂所以被這種“無膠”概念洗腦了的消費者,也是有的。能相信“無膠”,主要是因為很多消費者都會覺得只有“無膠”才是真環保,提出這個概念也是為了迎合消費者對環保性的偏執。

但也有很多理性的消費者會提出:沒有膠怎麼能糊到牆上呢?你是不是當我們傻! 由於,提出無膠上牆的哪些品牌本身也的確是懷著滿滿的惡意去騙消費者,所以他們會自動無視這些質疑,或者隨便糊弄一下了事。

於是感覺被騙的消費者就會進一步猜測:一定是還是用了乳液或者其他有機膠!

消費者是沒法區分這一部分鼓吹“無膠”的品牌和其他品牌的區別的,在他們的概念裡既然有一個敢這麼吹的,那一定硅藻泥都是這個揍性!所以其中一部分消費者就會提出並完善這個質疑,並傳播之。對於硅藻泥的競爭對手來說,當然更會對這種素材善加利用,並擴大傳播範圍。 這種質疑就是這麼來的!

無膠當然不可能,那樣粘不住,強度太低,美其名曰“遇水成泥”,實際上就是豆腐渣工程。 用有機膠當然也不對,那會增加有害物質含量(可揮發性有機物,VOC),增加汙染風險。

正確的方式是:添加無機膠,比如水泥、石灰、石膏。這些無機膠不會有VOC,沒有汙染風險。

謠言2:有些硅藻泥有鹼性,會燒手,這是不是假的?這麼天然環保的硅藻泥,還會燒手,不是騙人嘛!

明確真相:硅藻泥有鹼性會燒手,這只是因為使用了沒有VOC的無機膠,這種鹼性是材料攪拌和皮批刮過程中才有的,當上牆完全乾燥後就沒有了。說白了:只是施工時需要做下皮膚接觸的保護,但不用擔心做好後會有鹼性不能觸摸,更不用擔心會有有毒有害氣體釋放。

說無膠的硅藻泥,往往不是強度低(遇水成泥),就是添加了有機膠(VOC增加)。 在水泥、石灰、石膏這三種無機膠凝材料,都被大量的應用於建築材料中,有害氣體釋放方面絕對安全,不存在隱患。其中水泥和石灰攪拌時是鹼性的,石膏是偏中性的。

石膏雖然是中性的,但是石膏本身是微溶於水的,這點會造成耐水性不夠強,同時石膏的強度也是三種中最低的一個,可能會導致強度不夠。還有比較致命的,石膏本身有無水石膏、半水石膏還有各種型,成分複雜,初凝時間不好控制,而且石膏自身還會有物理化學變化,很可能導致出廠產品靜置1個月後就無法使用了(使用時快速變硬)。

用消費者好理解的話再說一遍:水泥石灰石膏都是無機膠,沒有有機成分,環保。用水泥和石灰都會有鹼性燒手,但比較結實,而且耐水(耐久)。用石膏的雖然中性不燒手了,但也不結實了,而且質量不穩定,沒準你家用的那個就是質量不好的那一撥。

綜上,鹼性會燒手,恰恰是要最大程度保護消費者利益(耐久、環保)。 如果不做鹼性的,只有兩種可能:1)強度低,不耐久;2)用了有機膠,可能有汙染。

謠言3:硅藻泥有石灰味,這肯定就是加了石灰的假硅藻泥!用石灰替代固體膠粉,節約成本吧,這麼做硅藻泥太假了吧?

明確真相:用石灰作為主要膠凝材料的硅藻泥,沒有上牆完全乾燥前,會有石灰味。第一,乾燥後就不會再有了,因為反應已經完成了,氧化鈣變成了碳酸鈣。第二,石灰味對人沒什麼危害,是安全、環保的,不需要擔心。用石灰不見得會比用固體膠粉更節約成本,但一定會更環保。

前文已經說過為什麼不選擇有機膠或者石膏作為主要膠凝材料了,詳見第1點和第2點。下面再來說下,用石灰做主要膠凝材料到底好不好。

先說下什麼石灰(我默認大家初中化學都還行,簡單寫)。

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鈣(CaO),遇水後會變成氫氧化鈣(Ca(OH)2),這就是鹼性的了。氫氧化鈣會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結合成為一種十分穩定的化合物碳酸鈣(CaCO3)。碳酸鈣,也是咱們滿身骨骼的主要成分,誰要是擔心這個會不會有害,請以後告別所有鈣片……

再從CaO變成CaCO3的過程中,分子會不斷變大,擠壓所有原本鬆散的粉體空間變得更加的緊實,最終在牆上以所有分子都緊緊的擠在一起,並有一部分已經被擠到了牆體的縫隙裡的狀態,形成一個比較堅固狀態。這種互相擠壓形成的強度,是不會像乳液一樣密封硅藻土的表面孔隙的,屬於以一種比較理想的,既能保證強度,又不犧牲功能性的方式(當然,也有具體的比例,涉及到配方的配比)。

碳酸鈣和硅藻土都是不溶於水的,也就是具備很好的耐水性,但同時上述的結構又不會形成如乳膠漆一般過於緻密的膜,所以還能保證水汽的呼吸性。

固體膠粉是什麼呢? 打個比方,如果說乳液是牛奶,那麼固體膠粉就是奶粉。

使用固體膠粉,與使用乳液,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相似性比較大。會增加有機物釋放風險,還會真正的遮蔽所有孔隙,導致硅藻泥失效。

所以,不能通過有石灰味這一點來判斷是假硅藻泥。 凡是說:有石灰味就是假硅藻泥的,一定是別有用心,要提防。

針對1、2、3條,咱們口說無憑,上個官方證明先!

之前參加了硅藻泥裝飾壁材第二稿的討論,正好科普一下。

(順帶一提,硅藻泥裝飾壁材新標準的修訂,正然也參加了,雖然花了不少錢,但無論是為了表達聲音還是為了宣傳,還算值得)


不鏟牆做硅藻泥?為省錢老媽也是拼了!084



水泥、石灰、石膏,之前一直被以訛傳訛,被消費者誤以為是假硅藻泥才用的。 好吧,新標準將直接把這些材料寫到技術標準裡,不用這些無機材料,那才是假硅藻泥!

在參與配方研發和材料性能檢測的人看來,這簡直就是天經地義!

但我知道,做標準的這些人圖樣圖森破,輸在了輿論和營銷上!

某些人一直叫囂標準不行,叫囂無機膠凝材料不好,叫囂自己是無膠上牆才好……非常可惜的是,很多外行都被這些話騙了!不但自己受騙了,還替他們去繼續傳播,可悲!


不鏟牆做硅藻泥?為省錢老媽也是拼了!084


▲圖為標準審議稿中的技術要求部分,已經分類為“水泥基類”、“石灰基類”、“石膏基類”

為啥用正然可能不鏟牆直接做硅藻泥?

這個今天現場講解的時候錄了視頻,回頭會給大家放出先行版,一看便知!

(到底要不要鏟牆,還是要個性化判斷,不能一概而論。如果大家也面臨這種糾結,可以來下面圖片介紹的【打卡小程序】找我提問!)

最後,做一個【小調查】:

鏟牆重做每個地方報價不同,您家那裡報價多少?

留言區等你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