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不喝一年才能完成!這回的「奇葩」作業,家長怎麼幫?

家長一百微信【jz100wx】整理。

“數一億粒米”作業引爭議

9月6日,廣東佛山一小學佈置“數一億粒米”的作業,在網上引起了廣泛討論。

不吃不喝一年才能完成!這回的“奇葩”作業,家長怎麼幫?

有“熱心網友”給大家算出了一億粒米大概是個什麼概念!

1億粒米=166666*600粒米=166666*50克=8333.3千克

如果一袋米10千克的話

起碼需要833袋!

不吃不喝一年才能完成!這回的“奇葩”作業,家長怎麼幫?

不吃不喝一年才能完成!這回的“奇葩”作業,家長怎麼幫?

於是,一些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網友再次議論紛紛,開始調侃。

@小突突Dong:能做完這個作業的,估計家裡有糧倉!

@李思博31723:一直數米,數完都高中畢業了,根本考不到大學

@高藩籬1025:中間輸錯了,忘記了,重新數

@阿卡:我覺得老師說不定是個米商。

@鍾拓森:一粒粒數那是傻子幹得,不可能......

@醫心儀意:我只想知道老師怎麼檢查這個作業?有複核嗎?確認有一億粒嗎?

@登個哩個登:數可以,我只希望老師能夠認真檢查每個人數的精準度的情況

但是,也有很多網友和家長表示老師出題自有她的意圖,認為該項作業並無不妥,網上調侃是“小題大做”。

@刁民:我覺得這作業很贊,數一億粒米並不是真的去數,而是激發孩子的創新思維能力,比如讓孩子先數一百粒米裝進小杯子裡,然後以杯為單位來描述一億粒米,或者別的方法。

@短腿汪汪汪:網友們不會數就拉到吧,曹衝稱象的故事不就和這題類似嘛。

@figo-ling:這開放性的題目老師出的很好,比死答案題目好多了,而且讓學生擴大思維敢想敢做。如果覺得有問題的家長應該反思一下自己思維是否僵化,和自己小孩一起做一下腦運動。

@紅與嘿:這種類型的作業沒覺得有什麼不好的,動動腦筋咯,真正操作的時候肯定不是一粒一粒數啊!

@老人與耿海:即使最具創新的工作,也避免不了重複,科研也要重複做實驗呢。老師的意圖在於:在一定量的重複工作後,可以找出創新的方法。不去數米就能想到估算的方法,都想著躺在床上就能創新簡直可笑。動手能力,一定是創新的前提。連數米這種方法都不去做的人何談創新?

@歡醬Emily:完全不覺得有什麼不妥,為什麼有小部分同學和家長能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完成,而有的家長就只能抱怨老師出題不合理?差距就凸顯了!

@天真同學ww:我建議再佈置一項作業,讓學生把手放在顯微鏡下數一億個細胞,感受下生命的奇妙,大致理解生命的構造。

事後,佈置此項作業的蘇老師回應稱自己所帶班級是四年級,目前正在學習《億以內數的認識》的第一課時《一億的認識》,所以就出了個家庭作業,希望學生同家長一起實踐操作,並不是真的要數夠一億粒米。

蘇老師表示此項作業是創新的數學實踐,旨在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綜合能力。本意是希望家長同學生一起互動,用估算的方法讓學生理解一億有多大,加強對數字的認識。其實目前從反饋來看結果還不錯,已有10位同學完成,他們是用量杯來估算的,其餘未完成的同學將參考已經完成學生的方法繼續完成作業。

“奇葩”作業快速上熱搜

其實,老師佈置開放性家庭作業無可厚非。

但是,這位數學老師的失誤在於,她首先錯誤估計了一億粒米的重量,以為只有幾公斤;在這個基礎上,她又在班群裡錯誤回覆了家長的一段話,要求孩子們“一粒一粒地數”。

隨後,也許是收到了個別家長的私下提醒,數學老師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所以又@全體家長,告訴大家明天孩子們不用帶米回學校,這項作業可以週末再做。

但此時,眼疾手快的家長們已經快速截頻,將這項“奇葩”的家庭作業放到網絡上,一時間便成為社交媒體上的熱點之一。

網友對校園“奇葩”事件尤其關心

原本,這是一件教學中再普通不過的事情,老師在出題時犯了點錯誤,讓學生和家長有點懵,但老師很快糾正了錯誤,學生的家庭作業也能夠順利完成。

那麼,為什麼這個極為普通的教學過程會成為網絡熱點?

原因也許是多方面的:首先,家校關係的平衡性不足,老師存在單方面強勢的現象,這也導致家長群體變得特別敏感。一方面對老師們言聽計從、曲意逢迎,另一方面卻心存不滿;其次,網絡的滲透性給斷章取義提供了溫床,相對於跟老師溝通,個別家長更願意讓誤解上網。而輿論對於聚焦學校內的“奇葩”事件從來有著高昂的興致,對“截屏”的熱愛,更是激發熱點的源動力。

家庭作業本是家校之間協作培養孩子的一條紐帶,但越來越多的事例表明,家庭作業正在成為家校溝通路上的不定時炸彈。點燃這顆不定時炸彈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老師佈置的作業足夠“奇葩”,比如家長看到作業時過於敏感,又比如雙方存在一些溝通誤會,誤會還沒解決,就已經先上了熱搜。

家庭作業變“家長作業”

據100君瞭解,為了提高孩子動手能力、增加家長與孩子的交流,不少學校經常佈置各種親子手工作業。

然而,不少家長在參與的過程中發現,一些高要求的作業非但無法讓孩子參與其中,而且讓家長身心俱疲、叫苦不迭。

有的家長表示,自從孩子上學,自己像“開了掛”一樣練就了十八般武藝,甚至時常感嘆“彷彿重新上了一次學”,不僅要賺錢養家,還要文武雙全、最起碼的藝術細胞是要有的,不然怎麼完成學校的作業呢?

甚至有家長覺得,現在的家庭作業,基本上都是給家長留的,孩子的動手、探索能力不但沒提升反而學會了相互攀比作業,炫耀爸媽。

那些年,你遇到過哪些“奇葩”家庭作業呢?

入門級——腦洞大比拼

不吃不喝一年才能完成!這回的“奇葩”作業,家長怎麼幫?

不吃不喝一年才能完成!這回的“奇葩”作業,家長怎麼幫?

不吃不喝一年才能完成!這回的“奇葩”作業,家長怎麼幫?

初級版——家庭作業與廢物利用

不吃不喝一年才能完成!這回的“奇葩”作業,家長怎麼幫?

不吃不喝一年才能完成!這回的“奇葩”作業,家長怎麼幫?

不吃不喝一年才能完成!這回的“奇葩”作業,家長怎麼幫?

不吃不喝一年才能完成!這回的“奇葩”作業,家長怎麼幫?

朋友圈神吐槽。

不吃不喝一年才能完成!這回的“奇葩”作業,家長怎麼幫?

當然,也有烏龍造成的“偽奇葩”作業。

不吃不喝一年才能完成!這回的“奇葩”作業,家長怎麼幫?

進階版——“家長作業”

“孩子剛上幼兒園,之前過萬聖節和重陽節的時候,老師要求孩子與家長一起製作南瓜燈、風箏、萬聖節走秀服飾和敬老視頻。三四歲的孩子,參與這些製作能幹什麼,我們不做誰做?平時還有面點比賽、給動物做房子,這些作業簡直讓我們家長傷透了腦筋。”

不吃不喝一年才能完成!這回的“奇葩”作業,家長怎麼幫?

“佈置作業的初衷原本是為了鍛鍊孩子們的動手和創新能力,促進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感情,雖然又好又快,但卻失去了作業的意義,一不小心還被吐槽。”對於很多家長嘴裡所說的“奇葩作業”,老師們也表示很委屈。

不吃不喝一年才能完成!這回的“奇葩”作業,家長怎麼幫?

其實,透過很多細節不難會發現,真正的問題其實不在家庭作業是否“奇葩”,而是如何看待和處理奇葩作業。

首先,家長和校方老師要應該加強溝通和交流,避免因缺少溝通而導致的“誤會”

一方面,每個年齡階段的孩子應該做相應年級能承受的作業,學校應該少一點“超前意識”,讓孩子在做作業時能夠學在其中、享受其中為好。另一方面,老師對親子互動類作業好壞的評價標準應該更加註重孩子的完成過程而非結果,不能過分追求名次和分數,否則便失去了素質教育的意義。

同時,家長也應懂得及時放手,對孩子的事情,儘量稍加引導即可,切不可“越俎代庖”,完全代勞,否則對孩子百害而無一利。

今日話題

你遇到過“奇葩”作業嗎?對於參與孩子的作業,你是支持還是反對?

歡迎留言區分(吐)享(槽)你的經歷和看法!

END

來源| 微博、今日頭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