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通州副中心+潮白新城=未來首都新城?

燕郊+通州副中心+潮白新城=未來首都新城?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進程推進,北京副中心規劃將以“交通為導向”,關於與燕郊、潮白新城等外圍城鎮組團聯動發展,構建區域綜合交通體系的報道越發豐富。

1. 強化“通州+燕郊+潮白新城=首都新城”的概念

據介紹,北京城市副中心將圍繞行政辦公區、運河商務區和文化旅遊區三大核心功能區並以“交通為導向的城市”為理念主導規劃建設,規劃範圍總計155平方公里。

通過對通州+燕郊+潮白新城構建城市中心的進展進行考察。在通州副中心及北三縣地區層面,將以通州副中心+燕郊+潮白新城構成中心城市,外圍形成多個城鎮組團聯動發展,中心城市內部強化組團聯繫,外圍輻射,沿軌道交通組織城鎮組團呈帶狀佈局。

燕郊+通州副中心+潮白新城=未來首都新城?

在城市副中心內部,一是交通樞紐、軌道站點與功能區、居住地高度融合,各種公共設施緊鄰車站,滿足上下班辦事購物等多種出行需求;二是形成綠色宜人的公共空間與休憩交通系統,完善小街區的路網格局,提高道路網密度,道路空間向自行車、行人、公共交通傾斜,形成無障礙設施齊全的自行車道和步行道系統。

2. 首都新城:構建區域綜合交通體系

在城市副中心綜合交通規劃中,主要考慮按照區域交通中心來規劃城市副中心的交通系統,交通系統的規劃設計不僅要考慮自身功能,還要與城市功能相耦合,構建面向區域的綜合交通體系。即還是強調通州副中心交通體系建設要在京津冀區域層面規劃。

其中,燕郊通勤族常乘坐的六號線又有了新進展。

燕郊+通州副中心+潮白新城=未來首都新城?

目前,燕郊通勤族乘坐6號線越來越方便,除原有813路(上上城五期——天賜良園二期)、818路(天洋城總站——郎家園)、819路(諸葛店——草房地鐵站)、930路(三河總站——郎家園)等原有公交線路外,不久前燕郊還開通了893、894路兩條常規高峰公交線路,終點均為潞城地鐵站。這項舉動極大方便了燕郊人的出行,為推進京冀公共交通一體化發展邁出了堅實一步。

3. 首都新城之城際高速鐵路

在京津冀區域層面規劃副中心,首先要建立京津冀中心城市與北京城市副中心直接連通的城際鐵路網絡,並藉助城際鐵路網開行城市副中心與周邊地區(中心城周邊新城和北三縣)市郊鐵路,擴大城市副中心輻射範圍,確定區域交通中心的地位,京沈、京張、京保石等多方向實現高鐵直連。

燕郊+通州副中心+潮白新城=未來首都新城?

4. 城市功能升級,燕郊北站等地對接副中心建設加速。

日前三河兩會曾強調,在城市功能設施建設上,啟動京秦高速三河西出口郊野公園、燕郊體育公園的建設,實施燕郊人民公園提升改造,建好福成路南段等4個微型遊園。

讓公園、遊園融入市民生活;同時做好北京公交燕郊北站、燕郊金谷大街大型公交樞紐規劃、徵地與建設,啟動星河皓月815公交站搬遷、京唐城際燕郊站方案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