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文明(二)

列國時代(前6世紀——前4世紀)

早期佛教。(世界三大宗教用一個字來表示,佛教——苦;基督教——罪;伊斯蘭教——?)

2500多年前,一位瘦成了皮包骨頭的年輕人,來到一棵菩(pú)提樹下。他先在樹下的地上鋪上吉祥草,然後面向太陽昇起的東方,盤膝而坐,對天發誓道:“如果我不能徹底覺悟,即使粉身碎骨,也決不從這個座位上起來。”這種菩提樹原產印度,是一種常綠喬木。那位年輕人坐在樹下,人世間的各種痛苦一幕一幕地在他的腦海裡浮現。他正在冥思苦想著解脫這些痛苦的方法。這樣,過了七天七夜,他終於大徹大悟,找到了解脫人間痛苦的答案。這年,那位青年35歲。他是誰呢?為什麼要坐在菩提樹下冥思苦想呢?他找到的答案又是什麼呢?

那是在婆羅門教遭到人們反感和厭惡之後,許多不滿現實的貴族,自動拋棄榮華富貴的生活,隱藏到山林曠野中去修道。他們吃素齋戒,用各種方法來折磨自己,希望能從苦行中體會出超脫社會罪惡的道理。

公元前566年,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城(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喜添貴子,起名字叫悉達多·喬達摩。悉達多剛剛出生不久,他的母親就去世了,由其姨母撫養長大。他自幼聰穎,喜愛學習和思考,又善長武術,騎馬、射箭、擊劍,樣樣精通。這位淨飯王十分高興,打算將來把王位傳給他,希望他能成為光宗耀祖的大王。

悉達多自幼生長在王宮中,享受著人間的榮華富貴。但他似乎對眼前的一切一點也沒有興趣,內心想的是人世間為什麼有那麼多的痛苦,怎樣才能擺脫這些痛苦。他的父親很早就給他成了親,並在29歲那年生下了一個兒子。那是一個夏天的夜晚,王宮裡正在為此舉行慶祝會,歌舞昇平,樂鼓陣陣,熱鬧非凡。可作為父親的悉達多一點也高興不起來,相反,內心的哀痛卻更加深重了。他決心拋棄妻兒,離家出走,到外邊去苦行修道。

他先後來到吠舍釐城和王舍城,遍訪那裡的宗派大師,跟從他們學習修道。但都沒有找到他所要解決的那些問題的滿意答案。他有些失望了。然後,又振作起來。來到一處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在那裡經常絕食不眠,日夜靜坐思索。這樣過了六年,人瘦得差一點死去,仍然一無所獲。

有一天,他來到一條河邊,決心到河裡去洗個澡,洗淨六年來身上累積的汙垢。洗好澡,他重新吃了一點東西,倍覺精神振奮。遠遠望見前方有棵菩提樹,他決定到樹下去修道。於是,出現了本文開頭的那一幕。那個青年就是悉達多王子,那棵菩提樹的遺蹟,現在印度的比哈爾省。

早期佛教教義:四諦——苦諦,集諦,滅諦,道諦。

悉達多覺悟出一些什麼道理呢?他說人生大體上有生、老、病、死等八種痛苦。

(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盛陰。苦諦,說的是人生的各種痛苦)

這些痛苦都是因為人有七情六慾導致的。(集諦,說的是人生痛苦的原因。人生八苦根源於“欲愛”)

滅諦:說的是滅掉產生八種痛苦的根源。痛苦根源於欲愛,因此,要滅欲愛;欲愛滅了,則不造業;不造業,則不產生果報;果報不產生,就不會有輪迴;沒有輪迴,人就得到了解脫,進入理想的最高境界涅槃。(不生不滅、超脫一切的境界)(七情六慾在行動、言語、思想等方面的表現和活動,叫“業”)

(要消滅痛苦,就必須戒除七情六慾。如果情慾不滅,悲苦就會永遠伴隨而來。相反,如果戒除了情慾,在行動、言語、思想等方面就沒有表現和活動,這叫“不造業”。不造業,就不產生後果,不會得到報應,也就沒有輪迴之苦,人就得到了解脫,進到一種完全寂靜的最高精神狀態,這叫涅槃(nièpán)。)

道諦,講的是修道的方法。按佛所說,要想達到涅槃的境界,必須修八正道。怎樣做才能達到這種狀態呢?他想出一整套修道的辦法來。這套辦法包括“八正道”,就是信仰正、決心正、言語正、行為正、生活正、努力正、思念正、禪定正(即精神集中)。概括起來說,就是人們要安分守己,認真領悟,專心修道,就會達到那種不生不滅、永遠擺脫苦難的境地。事實上,世上並不存在他所說的那種境地,它只是死的化名。(一死百了)

那時,印度人有一個傳統的迷信,就是認為每隔一個相當長久的時期,就會有“佛”降生,把智慧帶到人間。悉達多得道後,就被信徒稱為“佛”,而把他所悟出的那些道理,稱為“佛教”。悉達多又被尊稱為釋迦牟(móu)尼或佛陀。釋迦是他的族名,牟尼是隱居林間的聖哲。釋牟厄就是“釋迦族的隱修者”的意思。佛陀意為“覺者”,就是“大徹大悟的人”。

釋迦牟尼傳播的佛教不相信婆羅門教的神,不相信神創造了四個不同等級的人,婆羅門種姓也不是“出自梵天”。他宣揚說“眾生平等”,一切人都是母親懷胎而生,沒有什麼區別。不需要婆羅門這個特殊的祭司集團,每個人都可以靠自己的修行而得道,祭神求福完全是一件荒唐的事情。另外,釋迦牟尼不講鬼神迷信,不言“上帝”或“靈魂”的有無,甚至不做形式上的祭祀,而只講能解脫人生之苦的道理。他說,一個人中了一箭,生命危在旦夕。這個時候醫生應該怎樣做呢?如果先弄清這支箭是用什麼材料造的、誰造的、技術水平如何、有什麼特點等問題,那麼問題還沒有提完,中箭人早就死了。他還說,當時的人們正處在無際的苦海之中,就像那個中箭人一樣,燃眉之急是拯救世人出苦海。這些通俗易懂的主張和道理對那些反感和厭惡婆羅門和婆羅門教的人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佛教很快地流行起來。尤其是在當時恆河流域的摩揭陀國裡,佛教得到了國君的支持,又得到了大量富人施捨的財物,從各個等級的人裡面得到了大批信徒。不久,佛教就成了這個國佔統治地位的宗教。

釋迦牟尼遊歷傳教40多年,到80歲逝世。在他逝世的那年,他的弟子500人集會於王舍城,把他生前所講的語錄彙集起來,這是佛教史上第一次大結集。當時,印度的語文很複雜,這個語錄最初是用摩揭陀國的方言巴利語記誦下來的。

釋迦牟尼去世後,佛教繼續傳播,逐漸傳到南亞次大陸以外的地方。後來,佛教在印度本土不再流傳,卻廣泛傳播到東方各國,成為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並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印度孔雀帝國的國王阿育王崇信佛教,使佛教在印度得到很大發展。他又派教徒到國外傳教。所以,後來佛教雖然在印度漸漸衰落,但在國外得到廣泛傳播。佛教向外傳播的路線大致有兩條。一條是從印度北傳,通過中亞細亞一帶傳到中國,再由中國傳到朝鮮和日本等國。所傳以大乘佛教為主。另一條是從印度南傳到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所傳以小乘佛教為主,此外,北傳佛教中有一支是用藏文來傳習的,稱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盛行中國西藏、青海、內蒙古,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國等地。

北傳的大乘佛教能傳到中國,或者說能較早地傳到中國,與中華古族大月氏人建立的貴霜帝國是分不開的。貴霜帝國建立後,打開了南亞和中亞之間的屏障,使西北印度與中亞連成一片,沒有了國界和人為的障礙。中亞這時又有“絲綢之路”通往中國。這樣,從印度到中國和從中國到印度,都不再是高不可攀的了。

尤其重要的是,這時佛教在印度東部漸漸衰落,但在貴霜帝國境內得到蓬勃發展。貴霜帝國極盛時期的統治者迦膩色迦是佛教的忠實信徒,為佛教的傳播做了很多事情。他召集了佛教歷史上的第四次大結集,前三次結集都是在印度本土。當時,500高僧到會,結集經典30萬頌,960萬言。他還到處修建佛塔、佛寺和雕塑佛像。這些佛教建築和雕塑,中國高僧法顯和玄奘西天取經路過時,都親眼見過。他們在著作中都有記載,盛讚它們壯麗威嚴。後來,考古學家在貴霜帝國首都富樓沙發現一座巨大的佛塔基地,直徑達86米。還發現一個保存“聖骨”的骨箱,現陳列在巴基斯坦白沙瓦博物館中。由於有這些提倡和發展佛教的功績,人們往往把他和印度歷史上著名的阿育王相提並論,說他是阿育王之後最偉大的一個人物。

佛教產生在古代印度。釋迦牟尼逝世幾百年之後,佛教中分出大乘(chéng)教派。這裡的“乘”,就是乘載、運載的意思(也就是船的意思),指可以使人乘坐它渡過生死海,到達超脫了痛苦的極樂世界。大乘佛教興起後,貶低原來的早期佛教為“小乘”。言下之意,就是大乘佛教高於小乘佛教。事實上,只有小乘佛教這時還較多地保持著釋迦牟尼的原始教義,重在自我解脫。大乘佛教摻進了鬼神迷信,宣揚自我解脫的同時,還要幫助別人解脫,就是要普渡眾生,使人人成佛。

[佛教向亞洲各地傳播,大致可分為兩條路線:南向最先傳入斯里蘭卡,又傳入緬甸、泰國、柬埔寨、老撾等國。北傳經帕米爾高原傳入中國,再由中國傳入朝鮮、日本、越南等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