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印度文明(二)

列国时代(前6世纪——前4世纪)

早期佛教。(世界三大宗教用一个字来表示,佛教——苦;基督教——罪;伊斯兰教——?)

2500多年前,一位瘦成了皮包骨头的年轻人,来到一棵菩(pú)提树下。他先在树下的地上铺上吉祥草,然后面向太阳升起的东方,盘膝而坐,对天发誓道:“如果我不能彻底觉悟,即使粉身碎骨,也决不从这个座位上起来。”这种菩提树原产印度,是一种常绿乔木。那位年轻人坐在树下,人世间的各种痛苦一幕一幕地在他的脑海里浮现。他正在冥思苦想着解脱这些痛苦的方法。这样,过了七天七夜,他终于大彻大悟,找到了解脱人间痛苦的答案。这年,那位青年35岁。他是谁呢?为什么要坐在菩提树下冥思苦想呢?他找到的答案又是什么呢?

那是在婆罗门教遭到人们反感和厌恶之后,许多不满现实的贵族,自动抛弃荣华富贵的生活,隐藏到山林旷野中去修道。他们吃素斋戒,用各种方法来折磨自己,希望能从苦行中体会出超脱社会罪恶的道理。

公元前566年,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城(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喜添贵子,起名字叫悉达多·乔达摩。悉达多刚刚出生不久,他的母亲就去世了,由其姨母抚养长大。他自幼聪颖,喜爱学习和思考,又善长武术,骑马、射箭、击剑,样样精通。这位净饭王十分高兴,打算将来把王位传给他,希望他能成为光宗耀祖的大王。

悉达多自幼生长在王宫中,享受着人间的荣华富贵。但他似乎对眼前的一切一点也没有兴趣,内心想的是人世间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痛苦,怎样才能摆脱这些痛苦。他的父亲很早就给他成了亲,并在29岁那年生下了一个儿子。那是一个夏天的夜晚,王宫里正在为此举行庆祝会,歌舞升平,乐鼓阵阵,热闹非凡。可作为父亲的悉达多一点也高兴不起来,相反,内心的哀痛却更加深重了。他决心抛弃妻儿,离家出走,到外边去苦行修道。

他先后来到吠舍厘城和王舍城,遍访那里的宗派大师,跟从他们学习修道。但都没有找到他所要解决的那些问题的满意答案。他有些失望了。然后,又振作起来。来到一处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在那里经常绝食不眠,日夜静坐思索。这样过了六年,人瘦得差一点死去,仍然一无所获。

有一天,他来到一条河边,决心到河里去洗个澡,洗净六年来身上累积的污垢。洗好澡,他重新吃了一点东西,倍觉精神振奋。远远望见前方有棵菩提树,他决定到树下去修道。于是,出现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那个青年就是悉达多王子,那棵菩提树的遗迹,现在印度的比哈尔省。

早期佛教教义: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悉达多觉悟出一些什么道理呢?他说人生大体上有生、老、病、死等八种痛苦。

(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盛阴。苦谛,说的是人生的各种痛苦)

这些痛苦都是因为人有七情六欲导致的。(集谛,说的是人生痛苦的原因。人生八苦根源于“欲爱”)

灭谛:说的是灭掉产生八种痛苦的根源。痛苦根源于欲爱,因此,要灭欲爱;欲爱灭了,则不造业;不造业,则不产生果报;果报不产生,就不会有轮回;没有轮回,人就得到了解脱,进入理想的最高境界涅槃。(不生不灭、超脱一切的境界)(七情六欲在行动、言语、思想等方面的表现和活动,叫“业”)

(要消灭痛苦,就必须戒除七情六欲。如果情欲不灭,悲苦就会永远伴随而来。相反,如果戒除了情欲,在行动、言语、思想等方面就没有表现和活动,这叫“不造业”。不造业,就不产生后果,不会得到报应,也就没有轮回之苦,人就得到了解脱,进到一种完全寂静的最高精神状态,这叫涅槃(nièpán)。)

道谛,讲的是修道的方法。按佛所说,要想达到涅槃的境界,必须修八正道。怎样做才能达到这种状态呢?他想出一整套修道的办法来。这套办法包括“八正道”,就是信仰正、决心正、言语正、行为正、生活正、努力正、思念正、禅定正(即精神集中)。概括起来说,就是人们要安分守己,认真领悟,专心修道,就会达到那种不生不灭、永远摆脱苦难的境地。事实上,世上并不存在他所说的那种境地,它只是死的化名。(一死百了)

那时,印度人有一个传统的迷信,就是认为每隔一个相当长久的时期,就会有“佛”降生,把智慧带到人间。悉达多得道后,就被信徒称为“佛”,而把他所悟出的那些道理,称为“佛教”。悉达多又被尊称为释迦牟(móu)尼或佛陀。释迦是他的族名,牟尼是隐居林间的圣哲。释牟厄就是“释迦族的隐修者”的意思。佛陀意为“觉者”,就是“大彻大悟的人”。

释迦牟尼传播的佛教不相信婆罗门教的神,不相信神创造了四个不同等级的人,婆罗门种姓也不是“出自梵天”。他宣扬说“众生平等”,一切人都是母亲怀胎而生,没有什么区别。不需要婆罗门这个特殊的祭司集团,每个人都可以靠自己的修行而得道,祭神求福完全是一件荒唐的事情。另外,释迦牟尼不讲鬼神迷信,不言“上帝”或“灵魂”的有无,甚至不做形式上的祭祀,而只讲能解脱人生之苦的道理。他说,一个人中了一箭,生命危在旦夕。这个时候医生应该怎样做呢?如果先弄清这支箭是用什么材料造的、谁造的、技术水平如何、有什么特点等问题,那么问题还没有提完,中箭人早就死了。他还说,当时的人们正处在无际的苦海之中,就像那个中箭人一样,燃眉之急是拯救世人出苦海。这些通俗易懂的主张和道理对那些反感和厌恶婆罗门和婆罗门教的人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佛教很快地流行起来。尤其是在当时恒河流域的摩揭陀国里,佛教得到了国君的支持,又得到了大量富人施舍的财物,从各个等级的人里面得到了大批信徒。不久,佛教就成了这个国占统治地位的宗教。

释迦牟尼游历传教40多年,到80岁逝世。在他逝世的那年,他的弟子500人集会于王舍城,把他生前所讲的语录汇集起来,这是佛教史上第一次大结集。当时,印度的语文很复杂,这个语录最初是用摩揭陀国的方言巴利语记诵下来的。

释迦牟尼去世后,佛教继续传播,逐渐传到南亚次大陆以外的地方。后来,佛教在印度本土不再流传,却广泛传播到东方各国,成为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印度孔雀帝国的国王阿育王崇信佛教,使佛教在印度得到很大发展。他又派教徒到国外传教。所以,后来佛教虽然在印度渐渐衰落,但在国外得到广泛传播。佛教向外传播的路线大致有两条。一条是从印度北传,通过中亚细亚一带传到中国,再由中国传到朝鲜和日本等国。所传以大乘佛教为主。另一条是从印度南传到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所传以小乘佛教为主,此外,北传佛教中有一支是用藏文来传习的,称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盛行中国西藏、青海、内蒙古,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国等地。

北传的大乘佛教能传到中国,或者说能较早地传到中国,与中华古族大月氏人建立的贵霜帝国是分不开的。贵霜帝国建立后,打开了南亚和中亚之间的屏障,使西北印度与中亚连成一片,没有了国界和人为的障碍。中亚这时又有“丝绸之路”通往中国。这样,从印度到中国和从中国到印度,都不再是高不可攀的了。

尤其重要的是,这时佛教在印度东部渐渐衰落,但在贵霜帝国境内得到蓬勃发展。贵霜帝国极盛时期的统治者迦腻色迦是佛教的忠实信徒,为佛教的传播做了很多事情。他召集了佛教历史上的第四次大结集,前三次结集都是在印度本土。当时,500高僧到会,结集经典30万颂,960万言。他还到处修建佛塔、佛寺和雕塑佛像。这些佛教建筑和雕塑,中国高僧法显和玄奘西天取经路过时,都亲眼见过。他们在著作中都有记载,盛赞它们壮丽威严。后来,考古学家在贵霜帝国首都富楼沙发现一座巨大的佛塔基地,直径达86米。还发现一个保存“圣骨”的骨箱,现陈列在巴基斯坦白沙瓦博物馆中。由于有这些提倡和发展佛教的功绩,人们往往把他和印度历史上著名的阿育王相提并论,说他是阿育王之后最伟大的一个人物。

佛教产生在古代印度。释迦牟尼逝世几百年之后,佛教中分出大乘(chéng)教派。这里的“乘”,就是乘载、运载的意思(也就是船的意思),指可以使人乘坐它渡过生死海,到达超脱了痛苦的极乐世界。大乘佛教兴起后,贬低原来的早期佛教为“小乘”。言下之意,就是大乘佛教高于小乘佛教。事实上,只有小乘佛教这时还较多地保持着释迦牟尼的原始教义,重在自我解脱。大乘佛教掺进了鬼神迷信,宣扬自我解脱的同时,还要帮助别人解脱,就是要普渡众生,使人人成佛。

[佛教向亚洲各地传播,大致可分为两条路线:南向最先传入斯里兰卡,又传入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北传经帕米尔高原传入中国,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