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峨眉山连发自杀,如果他们遇到这篇文章,结局就会不一样



这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

为什么要因为小事,结束生命?

2018峨眉山连发自杀,如果他们遇到这篇文章,结局就会不一样


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最近却成了自杀头条热点。

2018峨眉山连发自杀,如果他们遇到这篇文章,结局就会不一样


2018年8月30日,22岁男子峨眉山旅游失联4天,此前给导游留言要跳崖,至今处于失联状态。

2018年9月4日,峨眉山景区,一名21岁女子不顾他人劝阻,因为抑郁症纵身跳崖,不幸身亡。

2018年9月12日12点30分许,在峨眉山景区金顶舍身崖,一名男子翻越护栏,跳下舍身崖。

2018峨眉山连发自杀,如果他们遇到这篇文章,结局就会不一样


9月5日,据@新京报我们视频,发布了对该女子的搜救视频。其中提到“女孩在遗书中称自己得了抑郁症。

‘很多人把这种病当成脆弱,想不开。我想说不是的,我从来不是个脆弱的人’ 。女孩还呼吁,‘希望大家能多多关注抑郁症这个群体吧’”。

有认识该女子的网友发表评论,称“女生得了抑郁症,在尝试了各种可以救自己的方式无效过后的绝望......”。

2018峨眉山连发自杀,如果他们遇到这篇文章,结局就会不一样

孩子,你什么办法都试过了,唯独没有遇到佛法啊!如果有人可以引导你真正的去了解佛法,你就不会离开了......

2018峨眉山连发自杀,如果他们遇到这篇文章,结局就会不一样


在遗书中,她表达了自己的无奈、痛苦、歉意,最后的话“佛经中说,自杀的人是没法入轮回的,挺好,不用在感受这些痛苦和无奈,也不会再孤单了

爸,我找你来了!人世间的诸位,今生,我就走到这一程,再见!”

孩子,很遗憾,没有人告诉过你,停止呼吸并不是真正的解脱,以这样的方式结束,接下来的路会更痛苦,是的如你所说自杀的人没办法入轮回,但是会比活着、轮回痛苦千百倍!

2018峨眉山连发自杀,如果他们遇到这篇文章,结局就会不一样

要一次次的不断重复自杀的痛苦!不是解脱而是跌落更恐怖的深渊中!多希望有人早一些告诉你这一点。

2018峨眉山连发自杀,如果他们遇到这篇文章,结局就会不一样


海涛法师说:“就像网路上有个影片,日本有一个人,他在火车来的时候,穿过安全栅栏自杀了。

结果从那一天开始,二十四小时摄影机都拍到,只要有火车经过,那个人就跑过去,所以

每天有多少火车经过祂就要自杀几次

火车在那边祂跑到那边,火车在这边祂就跑到这边,一定要被火车这样辗死,这个就是自杀的果报。”

2018峨眉山连发自杀,如果他们遇到这篇文章,结局就会不一样


还有个人从楼上跳楼自杀,有些小朋友可以看到一些灵体,就会看见,然后说:“

我看到有个叔叔总是从楼上跳了下来。”

你以为深受一次身体的疼痛,就可以永远解脱,你错了!这一跳,是真正痛苦的开机键,一次两次三次……很痛!

2018峨眉山连发自杀,如果他们遇到这篇文章,结局就会不一样


如果你觉得现在非常痛苦,把自己交给慈悲柔软的佛法吧

,可以助你渡过难关,救你一命。自杀只会更加痛苦,而且是停不下来的痛苦。那时候后悔就来不及了!

放下对自己痛苦的执着。还有更多有意义的事情可以做。

2018峨眉山连发自杀,如果他们遇到这篇文章,结局就会不一样


世界卫生组织将2017年世界卫生日主题确定为“一起来聊抑郁症”,国家卫生计生委将中国区主题确定为“共同面对抑郁,共促心理健康”。

据@人民日报,一项调查估算,中国抑郁症患者已达9000万,但近七成没有被“识别”出来。我国每年有30万人自杀,抑郁症是其最主要原因。

2018峨眉山连发自杀,如果他们遇到这篇文章,结局就会不一样


梵高曾经割下自己的耳朵、海明威

将枪伸进了自己的嘴巴、阮玲玉留下“人言可畏”的遗言服药自尽、乔任梁自杀,都是因为抑郁症!

2018峨眉山连发自杀,如果他们遇到这篇文章,结局就会不一样


音乐才子许巍曾深陷抑郁症的痛苦之中,靠佛法治愈抑郁症,获得了新生!

据许巍自己坦言,《蓝莲花》正是在他登上峨眉山的金顶后有感而发写出来的,也许正是佛国仙山的雄伟景象给了他创作的灵感,让他拾起勇气,重新出发!

2018峨眉山连发自杀,如果他们遇到这篇文章,结局就会不一样


也正是从朝礼完峨眉山之后,许巍的音乐风格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作品总体路线从过去的孤独、忧伤过渡到了现在的灿烂、明亮。

2018峨眉山连发自杀,如果他们遇到这篇文章,结局就会不一样


面对抑郁症,圣严法师曾说过12字秘诀:

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当问题发生、状况出现时,不能逃避,不能视而不见,要积极运用我们的资源与智慧来处理。

如此,原本遇到不好的状况,就有可能变好。在尽力处理过后,不论结果如何,都不要老是挂在心上,要能够放下它,而且凡事尽心尽力就好,不必要求自己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世间事物,本是无常,本来多变,平时要有应变的准备,临事只要因应得当,问题便能迎刃而解。

2018峨眉山连发自杀,如果他们遇到这篇文章,结局就会不一样

2018峨眉山连发自杀,如果他们遇到这篇文章,结局就会不一样

演员陈坤觉得念诵金刚经可以得到内心的片刻安宁。在《金刚经》里有这么一句经文“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话很短,却意味深远,可解忧虑!是对如何回到内心的回答,也是对心如何运作的回答。无所住,大意是不停留、不执着,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没有什么值得我们停留、执着。更进一步,无所住,是“不起分别心”。

2018峨眉山连发自杀,如果他们遇到这篇文章,结局就会不一样


陈坤,有着四分之一尼泊尔血统. 95年皈依法源寺, 法号"仁坤". 坚持做人要把心放宽,遇事不急不躁

“在《金刚经》里面说,‘形式’可以说叫‘形式’,也可以不叫‘形式’,只是名字这样叫而已。‘打坐’可以叫‘打坐’,也可以不叫‘打坐’,只是名字叫“打坐’。不是说‘八万四千法门’,每个人都有自己理解生活、让自己净化的方式,就像喝东西,苦甜自知。不管是修行的方式还是理解的方式,佛教都是针对自己的心,内在的自省。所以,你用你自己的方式去做,不用在意外界对你的评价。当你越来越坚持一个崇高的理想,拥有一个很好的心境的时候,你就在用自己的方式坚强。这样每个人才是真正有个性的,这种个性就有一种自然的魅力。一千个人学佛可能会流露一千个状态,不用在意,目的都是得到平静和解脱。”

2018峨眉山连发自杀,如果他们遇到这篇文章,结局就会不一样

陈坤每天早晨都读《金刚经》,每次都读完,但每次读的感受都不同。这已成为他的一种习惯。“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它可以让我很安静。每个人读它都会有不同的认识,就像同样是一棵树,每个人对它的感知是不一样的。如果让我们每个人都来解读这课树,语言的能力是很苍白的,感知能力是超过语言能力的。”“我看《金刚经》也许看不懂某一部分,但是我不需要懂。我30岁看不懂没关系,每天都读,迟早有一天我会领悟,用我自己领悟的方式去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我是在追求这个形式,这个形式让我很舒服。它很可能是陈坤必需的,并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2018峨眉山连发自杀,如果他们遇到这篇文章,结局就会不一样


“宗教对于很多初次接触的人来说是一种逃避。但这只是最初的形式。逐渐的,你会慢慢变得崇高,因为人越想崇高的东西,自我约束力就会越强,就会知道哪些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逐渐变成你成长中的一种智慧。这时会发现宗教并非只能远观,不能触摸,它是可以交流的。宗教给你领路,帮你找到正确方向,最后得到解脱和自在,然后回馈到自己的生活中,用自己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矛盾。我个人认为,真正超脱的人内心是很自在的。”


所以,要我们在当下,超越 “可控或不可控”、“可以改变或不可改变”这样的分别,既不悲观,也不乐观,随着自己的本心而动。

2018峨眉山连发自杀,如果他们遇到这篇文章,结局就会不一样

儒释道教育名言:背下来人生境界提升一个档次!

和顺义理,欢乐慈孝.所作如犯,则自悔过.去恶就善,朝闻夕改.《无量寿经》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自爱身命不应杀生.自重资财不应偷盗.自护妻室不应侵他.如是等行皆名一法.《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师弟子义,义感自然,当相讯厚,视彼如己……师当如师,弟子当如弟子。勿相诽谤,含毒致怨。(《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孝事父母,敬顺师长。《长阿含经》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道德经》

若不计寒暑,朝夕勤修务,事业无不成。(《长阿含经》卷十三)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道德经》

我不求王位,不求世财宝,心怀无上愿,愿成二足尊。 《僧伽吒经》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朱子家训》

一切善法以不放逸为根本。(《杂阿含经》)

夫为人子,当以五事敬奉父母。云何为五?一者供奉能使无乏,二者凡有所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为恭顺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违背,五者不断父母所为正业。《善生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