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具创造性,与董其昌齐名的文人代表书法大师

极具创造性,与董其昌齐名的文人代表书法大师

极具创造性,与董其昌齐名的文人代表书法大师

米万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位杰出的大书法家,其伟大的人格和丰厚的学养为后人树立了优秀的榜样。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对米万钟其人、其书的认知是浮浅的,更有一些人站在孤陋寡闻的犄角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米氏的书法,对其评头论足,这些都是有失公允的。

极具创造性,与董其昌齐名的文人代表书法大师

晚明的米万钟是一位在中国书法史上以书名掩其政名者。

米万钟,字仲诏,号友石、石隐。生于明穆宗隆庆四年(1570),原籍陕西安化,后居燕京(今北京),米芾后裔。万历二十三年进士。万历二十四年授永宁(一说江宁)令尹,改铜梁县令,万历三十六年授六合令。仁明慈惠,加惠学校,赈济饥民,有“水镜慈母”之称。后征大理评事,迁户部主事,历员外郎,改工部尚书,出为浙江参政,历江西按察使,山东参政,后为魏忠贤党所劾,被革职。崇祯初年,起用为太仆少卿,卒于明思宗崇祯元年(1628)。长于诗文,有《澄澹堂文集》十二卷,《诗集》十二卷。善书画,簿书之暇不废清课,所书画皆临摹晋宋名家,精鉴别,好收藏名迹,行草书得米氏家法,浑朴丰厚,俊迈豪放。与邢侗、董其昌、张瑞图并称“明末四家”或“晚明四家”,与董其昌并有“南董北米”之誉。

极具创造性,与董其昌齐名的文人代表书法大师

明代书法在帖学笼罩下,以继承传统为其主流,力图革新,米万钟是具有创造性的书家之一,书画妙绝一时,四方争购之,不惜数镪一纸,贫者得其片纸墨迹,便可换取许多钱粮。传世作品有《刘景孟八十寿诗轴》(苏州博物馆藏,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卷七)、《草书诗轴》、《题画七言绝句轴》(刊于日本《综合书道大辞典》)、《尊拙图诗轴》(上海博物馆藏,刊于日本《中国明清书法名品图册》)、《题画诗轴》(刊于日本《明清书道图说》)、《登岱诗轴》(刊于日本《书道全集》卷二十一)等等。但从不肯为权贵作一字,魏忠贤曾多次请他写字,都被作万钟拒绝,从此,米万钟受到魏忠贤的弹劾而罢官。

极具创造性,与董其昌齐名的文人代表书法大师

有明一代,在明成祖朱棣的大力倡导下,书法又开始兴盛,但帖学盛行,更加上科举取士的需要,形成了以“二沈”(沈度、沈粲)为代表的一字万同、工整呆板的“馆阁体”。书法,仅足为求取功名的资本书坛虽然活跃,但独具个性的书家不多。至明中叶,经济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在工商业发达,文人荟萃的三吴地区,除“吴门画派”,之外,又形成了雄视当时的“吴门书派”,声名最盛的当推祝允明、文征明、王宠,史称“吴中三子”。

极具创造性,与董其昌齐名的文人代表书法大师

明中叶以后,社会发生了新的变化,统治阶级腐朽堕落,军政败坏,内忧外患,危机四伏的黑暗现实动摇了明初以来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王艮为首的“王学左派”,李贽的反复古模拟的“童心说”,向“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提出了公开的挑战,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反映在书法艺术上,则表现在行草的振兴,书家和作品异彩纷呈,书坛上刮起了一股骇世惊俗的新书风,把明代书法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度。

极具创造性,与董其昌齐名的文人代表书法大师

作为“晚明四家”之一的米万钟,倾心于米氏家法,直追魏晋,在明末抒写性灵,追求率意、天趣的美学思想影响下,以自己的才华和艺术上的强烈个性,学古而不拟古,从“二王”、颜平原、苏东坡、米元章等汲取养料,并刻意寻求自我价值,融入个人情趣,时出新致,以雄健沉着的方式表现了书法中的“力”和“气”。书于天启元年(1621)的《刘景孟八十寿诗轴》,凡五行,共八十字。用笔劲健丰润,提按分明,盘曲纡环的点线,沉着飞翥的笔势和较长而奇支侧的字形,确有米字气派。

极具创造性,与董其昌齐名的文人代表书法大师

他的艺术个性体现在点画线条的层出不穷,勾环引带一任自然,点画凝重而以轻灵活动,含蓄蕴藉而又逸宕婉丽,于线条的组织与衔接极敏感,惯于一笔数字,贯气流畅,中途无怯滞生硬之感,这种不事雕琢,一任自然的风貌,给人一种血脉相通、万象归一的印象。书法往往受书者襟怀和情绪的影响,“喜则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则气郁而字敛,乐则气平而字丽”(祝枝山语),米万钟也是借书法抒发个人的情感的,我们从他的作品中可以领悟到他生命的律动,给人一种兴奋激荡的艺术感受。

极具创造性,与董其昌齐名的文人代表书法大师

“明人学书无不以纵笔以取势者”(马宗霍《霎岳楼笔谈》),此帖米万钟还着眼于作品的行气上,不论是连绵不断的点线,还是字里行间多种形质的衔接,无处不依附于行气的维系,虽然米万钟仍用有行无列的常则,但因点画粗细、墨气浓淡、字形大小错落,俯仰向背之间颇有情姿,结字奇支正,布局上密下疏,左右气息贯通,字距、行距均极富变化,兴到笔随,心手双畅,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如雷似电,如铁马冰河,似大海澎湃的阳刚之美。

章法更显得神采飞动,神满韵溢,书卷气充溢字里行间。抒情是书法艺术创作的动因和凌驾于美丑之上的最高审美标准,书法可贵在抒写性灵,韵胜于法,情胜于理此帖正是在追求一种个性的抒发,独抒性灵,不拘客套,求其天真烂熳,求其主体意识的表现。

极具创造性,与董其昌齐名的文人代表书法大师

米万钟又是明代山水画家,兼善花竹。绘画以北宋以前名家为楷模,画山水得倪迂之法,山水细润精工,皴斫出秀,渲彩妍洁,布局深远,不作残山剩水,画风清朗。尝与中翰吴彬朝夕探讨,体载上也与吴彬相仿佛(《无声诗史》)。“写砚山向背严壑,无不精具,皴擢极幽秀”(《画史会要》)。有时亦泼墨仿米芾之法作巨幅。花卉宗陈伯阳,妙绝一时。

极具创造性,与董其昌齐名的文人代表书法大师

潘天寿在《中国绘画史》中说他的画“兼长泼墨,尝仿米氏巨幅,气势灏瀚,烟云氵翁郁,令人叹绝。”传世名作有天启四年(1624)作的《竹菊图》、崇祯元年(1628年)作的《菊石图》,现均藏故宫博物院。还有《秋山萧寺图》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另有《寒林访客图》流入日本。北大图书馆还收藏有米万钟绢本长卷,每石后车取有题赞(《燕山夜话·米氏三园》)。

极具创造性,与董其昌齐名的文人代表书法大师

米万钟不仅善画石,性亦甚好石,有先祖之风,史评其“无南宫之颠而有其癖”,称为“石癖”,著《石史》十六卷,兹不细说。

ps:头条号书扬文化开通两年来,受到了许多朋友们的支持和帮助,如果您喜欢书扬文化的内容,欢迎关注头条号书扬文化、公共平台书扬文化(微信号:shuyangwenhua),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也欢迎提出您宝贵的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