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筆,他一年竟賣了63億!

一支筆,他一年竟賣了63億!

(商業領軍/於建民)

導讀:中國有很多低調的隱形冠軍企業,雖然不怎麼作秀、上頭條,但是它們的業績卻非常驚人。

在中國文具市場,也有這樣一個隱形冠軍,他賣筆,賣到了一年63.6億的驚人業績!

▎他把一支筆 一年竟賣了63.6億

在中國很有很低調的隱形冠軍企業,雖然不作秀,但業績驚人。

例如:老乾媽、王守義十三香、公牛插座等這些隱形大佬一年銷售都是十億級以上,淨利潤都是億級、幾億級,如老乾媽2016年業績45.49億、王守義十三香2016年業績16.57億。

在中國文具市場也有這樣一個低調的隱形冠軍,在文具市場做到了一年業績60多億。

小文具,一支筆賣出了大生意

2017年,他一年狂賣63.6億

中國文具行業是典型的"小產品、大市場",雖然市場規模超過1000億,但是從事文具製造的企業高達8000家左右,參與者眾多、中小規模這居多,90%的文具生產企業年銷售額低於1000萬元。

而它——晨光文具,卻做到了年銷售達60多億,而且連續多年保持超過20%的高增長率。

2015年,晨光文具營收37.49億,同比增長23.19%,淨利潤4.2265億,同比增長24.57%。、

2016年,晨光文具營收達到46.62億,同比增長24.36%,淨利潤4.929億,同比增長16.63%。

2017年,晨光文具營收達到63.6億元,同比增長36%;淨利潤6.3億元,同比增長29%

在這樣一個市場,一個企業連續高速增長、做到63.6億規模,可謂業績驚人,絕對的隱形冠軍!

創始人創業歷程

從業務員到總代理 再從總代理到自有品牌

然後成了中國文具第一品牌

他從推銷員開始,然後做了代理商,最後又做了自有品牌,完成了從普通業務員到渠道代理商、再到自營品牌老闆的大逆襲!

晨光文具創始人之一的陳昇明、17歲進入文具行業,做一名普通的推銷員,從一個普通的業務員做起。

之後,他逐漸成長為韓國、臺灣等新潮文具的總代理商。他所代理品牌中較為有影響力的是麥克美高品牌,但在1997年金融危機中,這家知名度不錯的公司卻也難以擺脫倒閉的命運。

上游廠家的倒閉,讓陳昇明被迫思考轉型問題:到底該向上游開工廠還是向下遊開零售店?

換句話說,這是一個做自有品牌運營商,還是做零售商的選擇。

思考再三,陳昇明最終選擇了做品牌商——開造筆工廠,對造筆一竅不通的他特意聘請專家,一邊學習一邊摸索。他認為:“在沒有任何品牌支撐的情況下最好的方法就是建制筆廠。”

一支筆,他一年竟賣了63億!

晨光文具創始人陳昇明

1999年,晨光完成了代理商向品牌商的轉型,開始打造自有品牌晨光。

歷經十幾年的發展成為了中國文具第一品牌。

目前,晨光在國內書寫工具細分市場所佔份額達到9%左右。

▎文具大王的商業秘訣

產品+渠道,成就文具大王

在一個同行90%銷售額低於1000萬元的狀況下,晨光的業績竟然高達63.6億,幾乎是多數業內同行的600多倍。它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文具大王的成功密碼!

產品+渠道,成就文具行業隱形冠軍

注重產品力打造、渠道網絡建設,是晨光文具成為行業大佬的兩大法寶。

1、注重產品力打造

1)注重研發、設計,研發投入行業領先

雖說文具是個小產品,但是要做好絕對也是要下功夫,晨光文具對產品的研發、設計極為注重。

僅2015年,晨光全年開發新品 1907 款,重點開發品類包括筆芯、兒童美術產品、辦公產品、紙品等。

2)更新速度快 滿足學生“求新”消費特點

學生是一個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的消費群體。

為了抓住學生的心理,晨光推陳出新、更換包裝的速度極快,滿足了學生“求新”的消費特點,高頻的推出新產品,形成持續性消費,而一旦產品有特色,在學生中還能形成潮流型消費,在學生群體中,更是有持續收集晨光文具的消費者。

3)品牌延伸、豐富品類

在通過筆芯確立文具大王的品牌之後,晨光進行了品類擴張,從筆芯延伸到其它文具用品。

如今的晨光除了筆芯以外,對相關產品進行了品牌延伸,提供了一站式消費,例如熒光筆,橡皮,訂書機及釘子,尺子,各種筆記本,小剪刀,便籤、筆筒,筆袋,修正帶,修正液等

可以說,在文具這個小產品上,晨光並沒掉以輕心,在其年度財報中更是“通過調整組織結構,公司設計研發方面的功能組織進一步加強”來進行強調,足見其對產品研發的重視。

2、渠道為王

晨光在渠道運作上,符合眾多快消行業大佬的風格,注重渠道網絡體系的構建,充分發揮渠道為王的特點。

1)龐大的終端網絡,近7萬家零售終端

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公司在全國擁有30家一級(省級)合作伙伴、近1200家二、三級合作伙伴,超過6.8萬家零售終端(54,779家標準樣板店、8,464家高級樣板店以及5,345家加盟店)。此外,公司在泰國和越南擁有1800多家零售終端。

目前,這一數字更是擴大到近7萬左右,可以說晨光在渠道上構建了一個強大的網絡體系。

一支筆,他一年竟賣了63億!

2)渠道品牌化、構建品牌影響力

品牌傳播的方式中,有兩種主要方式,一種是媒體傳播,另一種是渠道傳播,通過渠道形象進行傳播。

晨光文具與得力文具通過媒體的拉動不同,

它所採用的方式和公牛插座的方式類似——渠道中端的VI形象建設,統一為經銷商代理商更換門頭,全國7萬左右的終端,就是7萬多個活的品牌廣告。

(晨光的這種品牌化的連鎖經營模式並非一蹴而就,而是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2004年做渠道建設時,晨光開始做店頭,文具店名稱一半是“晨光”的LOGO,一半是店名,如“小草文具”,晨光稱之為“樣板店”,這為晨光開展加盟連鎖打下基礎。現在晨光的加盟政策中明文規定,樣板店有申請加盟店的優先權。)

3)廠商深度協同合作 構建渠道網絡聯盟

經過十幾年的耕耘,晨光和自己的渠道代理商形成了深度協同合作的關係。

2004年開始,陳昇明下決心規範渠道。在此之前的兩三年間,他一直把擴大生產規模作為重頭戲來抓,當時的渠道屬於完全開放性的,代理商都是多品牌經營,甚至都有賣100家以上產品的省級代理。

管控渠道轉型,做品牌專屬渠道

從不願意按要求合作到形成穩固合作關係

最初規範渠道時,晨光先做一年的宣傳工作,向大家傳達晨光做專屬渠道的思想。起步階段,很多經銷商認為晨光的做法屬於砍了自己的財路,不願意合作。“實力最強的經銷商能談攏最好。我們當時也不一定選擇實力最強和最大的,而是選擇跟晨光思想、認知度、價值觀一致,溝通效率高的來合作。”

但是晨光通過自己的運營能力改變了經銷商的看法,並逐漸形成了穩固的合作關係。

幫經銷商做成當地行業中最大經銷商

構建戰略伙伴關係

畢竟晨光的實力在那,晨光在很多城市就不一定選擇最大的,有可能第二、第三名。如果經銷商原來是第二、第三,甚至第五、第六,一般三年以後都是這個城市最大的經銷商,而且經營質量是最好的,這在全國有成千上萬的成功案例。

晨光的經銷商被稱為“夥伴或者叫戰略伙伴關係”,在陳昇明看來,廠商跟代理商是一種非常脆弱的買賣關係,但雙方思想高度保持一致時,這種關係就不一樣了。“我們的合作伙伴可以忍受前期的虧損甚至沒錢賺,他付出以後可以暫時不要回報,但是你的客戶不可以。”

一支筆,他一年竟賣了63億!

備註

渠道成功管控,是超強品牌力和運作能力

渠道管控一直以來都是難題,也是眾多企業的一個難題。能真正做到位的極少!

中國市場龐大、分散,渠道管理最讓企業頭痛,尤其串貨對快消來講幾乎是癌症。

但是,在這一點上,晨光卻做的極其到位,陳昇明曾自豪的表示“晨光的省級分銷商沒有一例串貨案例,一例都不會有!”

這種成功管控的背後,一方面是晨光經過多年打造、越來越強的品牌力,另一方面是極強的運作能力。

通過出色的品牌力、運作能力,讓經銷商賺到錢、乃至於賺到大錢,經銷商的認同感就會越來越強,並積極配合、完成運作要求。

晨光創始人經銷商經歷

指導經銷商精準到位

晨光的創始人陳昇明本人就是從銷售到經銷商、全國總代一路走來,對於經銷商遇到的很多問題,都很清楚,對經銷商進行溝通、指導,都能精準到位。

同時,晨光也打造了一直高效的管理團隊,在渠道管理上,快消品領域的寶潔、可口可樂均有超過1萬名銷售員,統一、康師傅最少也需8000名業務員,但晨光總部只需投入60人,陳昇明的秘訣就是:“層層投資、層層分享。”。

解決了“賣什麼、怎麼賣”兩個重要問題

企業做成行業領先水到渠成

在營銷中,有兩個關鍵問題,1、賣什麼 ?2、怎麼賣?

能把這兩個問題解決了,並超越對手,就能做到行業前列,如果這兩個關鍵問題上,做到領先,那麼就很容易成為行業王者。

在文具行業,無論是賣什麼(產品力的打造),還是怎麼賣(品牌形象建設,渠道網絡體系的建設、管控等),晨光無疑都做到了很多同行做不到的程度,超越對手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這也是一支筆、一個文具市場,它的業績能做到90%同行500多倍業績的秘訣!

這一點,同樣是值得國內其它企業學習和借鑑。

思路決定出路、佈局決定結局!

在這樣一個規模行業,一個眾多中小規模居多的行業中,晨光文具卻做到了63.6億,遠超同行,其中太多值得其它企業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