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患了鰓病,很難治療,這裡有治療方法及防治技術

魚類鰓病,病原體可分為細菌性爛鰓病、真菌性爛鰓病、寄生蟲性鰓病。

細菌性爛鰓病是最為常見的魚類傳染病,常與細菌性腸炎病、赤皮病一起發作,嚴重危害了草魚魚種、成魚,如果一旦暴發,草魚的死亡率將高達60%以上,同時也嚴重威脅到了青魚、鱅魚。這些年以來隨著高密度、集約化養殖方法的快速有效的發展,鯉魚、鰻鱺、鱖、羅非魚、斑點叉尾魚回、加州鱸等名優品種也嚴重感染細菌性爛鰓病,死亡率往往高達40%以上。

魚類患了鰓病,很難治療,這裡有治療方法及防治技術

一、病原體

真菌性鰓病(鰓黴病):鰓黴病的病原體是鰓黴菌。草魚寄生的鰓黴菌,其菌絲體比較粗直而少彎曲,通常是單極延長生長,分枝很少,不進入血管和軟骨,僅在鰓小片的組織生長。菌絲體直徑為20~25微米,孢子的直為8微米。另一種寄生於青魚、鱅魚、鯪魚鰓裡,它的菌絲彎曲形成網狀,較細而壁厚,分枝別多,分枝沿著鰓絲血管或穿入軟骨生長,縱橫交錯充滿鰓絲和鰓小片,菌絲體直徑為6.6~1.56微米,孢子直徑平均為6.6微米。

魚類患了鰓病,很難治療,這裡有治療方法及防治技術

二、魚類鰓病症狀及流行情況

細菌性爛鰓病,主要危害草魚,同腸炎病、赤皮病併發。水溫在20℃以上開始流行。28~35℃之間是發病的高峰期。危害嚴重,會引起草魚大量死亡。近年來在高密度、集約化養殖池中、網箱養魚、工廠化養魚的鯉魚、鰻鱺、鱖、羅非魚、加州鱸等名優品種中發生細菌性爛鰓病也很嚴重,常引起大量死亡。

魚類患了鰓病,很難治療,這裡有治療方法及防治技術

(1)全池水產藥品菌毒清Ⅱ,使池水呈0.3ppm。如過病情嚴重,池塘需要隔日重複用藥一次;全池潑灑水產藥品菌氮清,使池水呈0.1~0.15ppm,兌水溶解稀釋後全池潑灑。潑灑藥物最好在晴天池水溶氧高時進行。

(2)潑灑上述藥物三天後,全池潑灑塊狀生石灰溶液,使池水pH值達到8.5左右。

(3)內服寶盛堂系列水產藥品百菌清藥餌。按1%量添加製成藥餌,每天喂兩次,連喂三天。

齊子鑫是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動物科技學院,水產學,副教授,碩士,河南省科技項目評審專家庫專家,科技110專家熱線專家,農業廳水產局農技推廣項目專家;承擔省級科研項目2項,鑑定項目6項,獲得發明專利2項,編寫教材或專著6部,發表科技論文20餘篇,長期擔任省內外飼料企業與漁藥企業指導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