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舊換新,富了資產窮了生活

說到樓市,大家最為關心的莫過於房價。今年的房地產行情究竟如何?該買房還是賣房呢?也許2018年得房地產市場是最難預測得,一方面是賣地和房企銷售得增長,一面是國家大幅得調控,很多人轉向了觀望得狀態。但是有這麼一群人正在四處挑選改善房,而他們並沒有太多得積蓄,只能賣舊買新,他們沒有太多得房地產和投資知識,他們總是後知後覺。但是以舊換新的、以小換大形式買房真的值得嗎?

以舊換新,富了資產窮了生活

其實通過研究表明這部分人的生活正在變得越來越“窮”。這種情況並非痴人說夢,國內很多房產投資者和購房者都在不知不覺地犯著這樣的錯誤,看似得到了更多的面積,他們會覺得,房價漲了,自己當年投入的錢也就翻番了;這時候加上自己手中的存款,完全可以買到更好的小區、更大的面積,不但住進新房子、大房子舒服,而且住進城市中的高端社區,面子上也好看,而現實生活中,他們卻更加“貧窮”了。

只是財富和麵子無關,和享受無關;小房子換大房子的實質是消費,而不是擴大再生產,這種僅僅為了享受進行的購房行為,在成熟的、專業的投資人眼中,根本算不上投資行為。

以舊換新,富了資產窮了生活

舉個例子,一名收入在當地屬於中上層次的大型企業幹部。他之前有一套價值50萬的房產,並且還清了貸款,於是,隨著房價的上漲,他現在的房子價值100萬元加上這些年攢下的100萬,在他看來有200萬的啟動資金,相當可觀了。於是他看中當地位置比較好的改善型躍層洋房,最終貸款150萬,拿下了一套價值350萬的房產。看著沒毛病,實際上問題大了。不換房子之前,他可以有平均10000元的月收入;換了房子,看似坐擁300萬的“豪宅”,但是由於年齡偏大,貸款年限比較短,每個月要還7000多的月供。表面上生活水平提升了,進入了高檔社區,但日子卻過得還不如從前,月薪都給了銀行面對下一代或第三代的購房和生活壓力,存款的壓力逐漸變大。房子大了,物業費、水電費也就相應上漲,之前根本不考慮這些,但現在就要精打細算。更可怕的是,不惑之年的他遭遇了單位人力資源大換血,沒有競爭力很可能會失業——面對這些壓力,能說生活品質提高了嗎?

以舊換新,富了資產窮了生活

這種以舊換新、以小換大的方式購房所帶來的紙面財富都是虛的,即使將來漲到500萬,又有什麼意義呢,你的房子漲了,別人的房子也漲了。你的新和大都是用真金白銀換來的,並沒有真正的轉變為你的存款,也就是現金流。而急需用錢的時候, 你的房子並不能以最快的速度給你變現。

這種購房方式是不可取的,富了資產窮了生活,甚至一時不慎傾家蕩產,從瀟灑的生活變成拮据地過日子,這又是何苦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