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秀区以加快项目建设为经济发展“换档加速”

今年以来,宜秀区以加快项目建设为中心,咬紧目标,加紧策划,抓紧争取,扎实开展好“四督四保”、“四送一服”工作,项目建设步入“快车道”,为经济发展“换档加速”。今年来,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0个,投资20.78亿元。在今年9月份召开的北京召开宜秀(北京)经贸洽谈会上,宜秀区共签约6个项目(其中食品加工及智能制造项目4个),投资11.6亿元。

围绕转型引项目。该区将谋划储备项目作为持续推进项目建设的源动力,围绕食品加工首位产业和宜秀区位优势,瞄准文化旅游、新兴产业、主导首位产业等方面,切实提高项目谋划质量。加强工作衔接、调度,建立常态化项目谋划工作机制,实现分层分级管理机制,目前共谋划各类项目40个。该区结合海安经验转化,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意见》等4个政策文件,加强过程管控和结果考核。大力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坚持“一名区四大班子领导、一名科级负责人、一名项目建设联系人”工作模式,一揽子负责项目的对接、洽谈、签约等工作,加快项目落地。截至目前63个在库重点项目,开工15个,竣工10个,投产6个,转化1个;11个新签约项目中9个实质性开工,24个利用市外资金项目中13个已经竣工。

突出新兴抓项目。全面推广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12个项目完成智能化改造,15户企业列入智能化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培育,4个项目进入市工业设计中心培育计划,9户企业进入市“专精特新”序列。嘉欣医疗、天润科技、和美瑞等企业增资扩能已形成新的生产力。通过市场引导和政策驱动,一批工业企业积极开拓境外市场。1-7月,全区新增进出口企业8户,全区有进出口业绩的外贸企业36户。

壮大平台聚项目。按照“2(宜秀开发区+北部新城区)+6(特色园中园)”发展模式,打造产业特色明显、功能定位清晰、管理规范有序的特色园区、精品园区。宜秀开发区按照“一区多园、特色发展”定位,全力构建食品加工首位产业,电子机械、生物工程主导产业,纺织服装、商贸物流多种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北部新城区依托大学科技园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智慧经济、打造智慧新城,建设科教园区、信息产业园。北部新城工业园“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把1700亩园区建成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永林双创基地按照“平台+产业+基金”的智慧产业模式,以水木动画、阿里云创新中心等项目为支撑,引进苏州汇金大学生创意创业产业园项目,建设创客中心、双创基地,大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产业,打造科技企业孵化器、助推器。

为全力做好项目服务和保障工作,该区按照《市区促进工业企业增效升级的若干政策》,迅速开展土地利用“四优四强”行动,对开发区企业进行分类管理,提效升级。开展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简化园区项目落地审批流程,确保了晶凯、钰桥等一批工业项目快速落地、顺利推进。组织开展土地整治潜力调查,利用高清卫片套合地类图斑,分乡镇逐个地块分析新增耕地潜力,制定出台了《全区2018年农村土地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着力推进未利用土地开发、建设用地复垦、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力争全年新增耕地1500亩。同时积极开展园区低效用地清理腾退,协调永祥针织等企业落户。(方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