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羲皇之乡 伏羲女娲开天地

羲皇之乡 伏羲女娲开天地

□ 张怀州

幼年期的人类十分脆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就在人类在万年前的门槛上等待文明进步时,一场大洪水使人类遭到毁灭性打击。这场洪水为全世界各民族都留下了恐怖的记忆,也留下了开天辟地的英雄神话。


新密——羲皇之乡 伏羲女娲开天地


裴李岗文化时期与我国上古传说中的伏羲女娲时代相对应。在新密,以浮戏山伏羲山)为中心,散布着大量的伏羲女娲遗迹传说,洪灾逃生、炼石补天、滚磨成亲、女娲造人、养蚕织布等传说自古流传,与这些传说有关的地名有10多处。


新密——羲皇之乡 伏羲女娲开天地


新密浮山伏羲女娲祠

在新密民间存在广泛的伏羲女娲信仰,浮戏山、开旸山、浮山、灵崖山、青石河等地有祖始庙、人祖庙、伏羲女娲祠等庙宇12处。伏羲(又称宓羲)是新密的早期文化渊源。2008年,新密市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羲皇文化之乡”。

伏羲女娲传说是裴李岗文化时代古人生活的模糊记忆。在人类进入文字时代之前,神话传说就是人类幼年时期的记忆方式,我们透过这些扑朔迷离的神话故事,可以感知隐藏在远古时期伟大的创世英雄。

很久很久以前,古老的华族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华胥氏,有一天她到雷泽去游玩,踩到一个巨人的脚印,感而受孕,十二年生下一个男孩叫伏羲,又生了一个女孩,叫女娲。她带着孩子们在浮戏山一带愉快地生活。这时遭到一场罕见的天灾。


新密——羲皇之乡 伏羲女娲开天地


新密华源祠中供奉的华胥氏

支撑天地四方的四根柱子坍塌了,大地开裂;天不能覆盖大地,大地不能容载万物;火势蔓延而不能熄灭,水势浩大而不能停止;凶猛的野兽吃掉善良的百姓,凶猛的禽鸟用爪子抓取老人和小孩。于是,女娲冶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砍断海中巨龟的脚来做撑起四方的柱子,杀死黑龙来拯救人民,积芦灰来堵塞洪水。


新密——羲皇之乡 伏羲女娲开天地


伏羲山始祖庙女娲补天像

天空被修补了,天地四方的柱子重新竖立了起来,洪水退去,中华的大地上恢复了平静;凶猛的害虫都死了,善良的百姓存活下来。(《淮南子·览冥篇》)女娲是当时补天救世的英雄。


新密——羲皇之乡 伏羲女娲开天地


伏羲山红石林女娲补天雕像

人类历史上多次遭到大洪水袭击。在10500年前,新三叠纪寒冷期结束,地球气温迅速变暖,发生了融冰水冲击,海平面在一年之内上升了28米之多,再次造成大洪水。1万年前,当时从郑州的邙山以东,除山东丘陵地区外,是一片汪洋。新密浮戏山(伏羲山)周围是唯一出露地表的一块土地。


新密——羲皇之乡 伏羲女娲开天地


浮戏山(伏羲山)山顶平衍,植物繁多,杂果处处皆是。山上有亢木,又叫丹木,相传为伏羲当年所食用。晋人陶渊明《读山海经诗》说:“丹木在何许?乃在峚(mì,古“密”字)山阳。黄花复朱实,食之寿命长;白玉似李液,瑾瑜发奇光。岂伊君子食,见重我羲皇”。

相传,伏羲女娲曾养过一只老虎,一天,老虎对伏羲说,“将来要天塌地陷,你们看我眼睛发红光时,就藏到我的肚子里可躲过灾难。”伏羲女娲按老虎的指点,在洪水中真的幸免于难。他们逃到了浮戏山(伏羲山)上。浮戏山也叫“戏童山”,记录着伏羲的童年时代。


新密——羲皇之乡 伏羲女娲开天地


伏羲女娲祠中供奉的伏羲女娲像

洪水退去以后,只剩下伏羲女娲兄妹二人,为了不使人类灭绝,两人讨论结婚的事,而又感到羞耻,无奈,求问天意。在开旸山两个山头各燃一堆柴草,如果两股烟缠在一起,就结婚。结果,烟果然缠在一起了。女娲不同意,只好再测天意。他们在两个山头上,向下各推一个石磨盘,石磨盘若拼到了一起,就结婚。结果,两块磨盘果然拼到一起了。他们就此结为夫妻。在密南还有个平陌镇,平陌又称拼磨,相传是伏羲女娲滚磨成亲留下的地名。


新密——羲皇之乡 伏羲女娲开天地


开旸山伏羲女娲滚磨成亲遗址

磨合沟磨盘石

而石磨盘就是裴李岗文化时代最具标志性的工具。

伏羲女娲开创了人类历史的第一个文明时代。

新密李家沟遗址正好距今8600-10500年。从大洪水始,到裴李岗文化时代止。而在中原,从旧石器到新石器过渡时代的遗址发现仅此一例。毫无疑问,李家沟人是大洪水时代唯一幸存的遗民,就是我们的伏羲女娲的先祖。

裴李岗文代时代,以伏羲为名号的氏族在浮戏山(伏羲山)一带繁衍生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这些贡献都记在了伟大祖先伏羲的名下。


新密——羲皇之乡 伏羲女娲开天地


新密伏羲山人祖洞

根据传说和史籍记载,人类文明始祖伏羲的主要有十大功绩,它们是:结网罟、养牺牲、正姓氏、制嫁娶、作甲历、造干戈、兴礼乐、以龙纪官。教民作网渔猎、驯养野兽,提高了当时人类的生产能力。正姓氏、制嫁娶,使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来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原始群婚状态。画八卦、刻书契,取代了以往结绳记事的落后形式,尤其八卦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成为古代东方哲学的源头。文明的发展,使诸夷归服,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在裴李岗文化时代,成熟的农业文明促进了人类的发展,人口日渐繁盛。在嵩山以东溱洧流域为中心,东至河南东部,西至河南西部,南至大别山,北至太行山,都出现了同一类型的文化。此时,浮戏山(伏羲山)下出现了一个政治中心。


新密——羲皇之乡 伏羲女娲开天地


伏羲氏故都——补国城遗址

在牛店镇绥水河边,有一处规模宏大的古城遗址,史称补国城(位于新密市牛店镇谭村湾村)。城高四五丈,周长近千余米,在这黄土夯筑的城墙上,陶器碎片随处可见,多生活用具,少生产工具,一些贵族饰品断片也不时会从夯土中出现。补无疑是当时的王城。从出土的器物看,这是一个从裴李岗文化延续到仰韶文化中期的古城,在6000年到8000年间,谁能在这里筑起这么一座大城?

在离补城不远的地方,有一座不知修于何年的娘娘庙(位于新密市牛店镇娘娘庙村),内祀伏羲女娲,伏羲头有两角,目光如炬,胸怀八卦;那女娲,衣袂飘飘,一手托钵炼石,一手持石补天,一幅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


新密——羲皇之乡 伏羲女娲开天地


新密牛店女娲娘娘庙

补城是谁的城?有的说,当然是女娲城,她是补天的英雄。有的说,古代“补(補)”“伏”同音,补城就是伏羲之城。《路史·国名纪》载,“补,三皇之世封国。炎帝伐补遂。”在炎帝之前就已长期存在的补国成了炎帝崛起之后的重要威胁,竟还引发了中国上古史中的第一场战争,可见补国在当时声威之大。补国被炎帝征讨之后,伏羲时代正式结束,中原进入炎黄时代。


新密——羲皇之乡 伏羲女娲开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