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邬思道怎么会知晓叛军主力藏在法轮寺?

宋安之


我来讲一下吧!

上一个回答我们谈了邬思道为什么要全力辅佐老四胤禛,其实这也是老四胤禛笼络人的手段。

但是等邬思道完成自己的使命以后,便提出了半隐,从此以后,再也没有跟雍正帝见过面了。虽然没有再见过面,但是他仍然帮助雍正帝完成了一大心愿,那就是帮年羹尧指出叛军所在地,使得清军一举攻克叛军,平复了西北战事,也让岌岌可危的朝廷转危为安。

那么处于半隐状态的邬思道真的这么神,能算出叛军所在地?

一、

年羹尧为什么杀富宁安?

雍正帝刚刚即位,就面临了一个极大的挑战,那就是西北战事又起,于是雍正帝任命年羹尧为大将军,率兵二十三万平息战乱。

可是年羹尧到了西北以后,并没有找叛军主力决战,而是采取的拖延战术。但是他手下的大将富宁安并不听从年羹尧的命令,带领八万军队贸然出击,结果落得个全军覆没的结局,然后年羹尧杀了富宁安。

富宁安之所以拒绝执行年羹尧的命令,完全是因为不服,再加上老十四胤禵的怂恿,怎么可以听从一个雍亲王府的包衣奴才呢?

而年羹尧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杀富宁安后,雍正帝基本是满意的,而且也急需年羹尧在军中树立威信。

为什么雍正帝默许年羹尧杀富宁安?

一方面富宁安在剧中确实有点过分,在原著小说中更是飞扬跋扈,雍正帝正找不到理由杀他呢,结果他自己送上门了。

另一方面,在富宁安被杀之前,老十三胤祥已经提前获得消息,急忙忙赶到雍正帝面前,结果雍正帝直接告诉他,有时候为了大局,是可以牺牲掉部分人的性命的: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啊。再说了,为了大局,有时候也不得不这样做!”

整部剧中年羹尧是熟知雍正帝的为人的,从他血洗江夏镇,到严酷治理四川就可以看出,雍正帝喜欢这样手段的人。也默许他这样做,这也造成了年羹尧越来越放肆的结果。

二、

岌岌可危的雍正帝:

如果说一开始年羹尧的出发点还是好的,而且观众们也都为他杀富宁安而感到一丝快感。但是后面他做的事就越来越让人感觉不是滋味了。

虽然年羹尧杀了一个富宁安,但是军中不服他的人仍然大有人在,所以他制定了严酷的制度约束将士。也正是他的军法及其严格,所以才令行禁止,再没有人敢违背他的命令。

甚至后面发生“断手风波”,再到后来的老九胤禟都给他下跪,年羹尧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其实到这个时候,雍正帝已经感觉到问题越发严重了……

也正是这种巨大的荣誉感,让年羹尧迷失了自我,这也是他迟迟不跟叛军决战的原因。

而雍正帝坐镇大后方,国库已经被掏空,甚至不得不抄了几个人的家,才勉强维持年羹尧大军的开销。年羹尧继续他的围而不打战略,把叛军牢牢地锁定在一个区域内,再也出不来了。

用年羹尧的话讲就是“关门打狗”!

可是要维持关门打狗的战略,是需要源源不断的后勤保障的,而这个供应的极限,已经到来。

此时我们分析一下各方的想法:

雍正帝,不用说,他急需一场胜利来稳定自己的地位,甚至不惜砸锅卖铁也要供年羹尧打赢这场仗;年羹尧,则想着巩固自己的地位,又杀大将,又杀运粮官,还罢免当地官员,甚至连九阿哥都给他下跪,他其实就是在培养自己的势力,拥兵自重;而京城的老八胤禩一伙,一方面不希望叛军胜利,一方面又等着雍正帝崩盘,当然后者是他们更希望发生的事情。

所以,此时的局势就是年羹尧不想决战,因为一旦决战,他自己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回京仍然是个奴才。而雍正帝则希望他快快决战,而老八胤禩则等着雍正帝崩盘,其实这就是一个死局!

三、

解局人邬思道(一):

这就回到我们的题目了,此时的邬思道是半隐在田文镜那里,混吃混喝的。在杨角风谈雍正王朝往期文章中,也提到过,雍正帝明明知道邬思道跟年秋月互生情愫,但是仍然强行拆散他们。

其中一个目的就是防止年羹尧跟邬思道结盟,后来邬思道半隐在李卫和田文镜处,他们俩也尽量避免邬思道跟年羹尧有书信来往,而事实上,他们确实并没有做过什么沟通。

不然的话,雍正帝分分钟就要了他的命!

前面讲年羹尧的死因的时候,雍正帝在李卫处听李卫说了年羹尧坏话,其中一句就转述邬思道眼中的年羹尧:

“年羹尧这个人迟早会闯出天大的祸来。”

而邬思道这句话是在李卫处讲的,等年羹尧到西北当大将军时,邬思道已经到了田文镜那里。这也表明,邬思道并没有想过跟年羹尧结盟,与其说他到西北帮年羹尧找叛军主力,不如说他是在帮雍正帝解局!

他是如何分析出雍正帝遇到烦恼了呢?

那就是田文镜处的筹粮已经陷入困局,本来要筹粮两万担,但是田文镜绞尽脑汁也才筹到五千担,竟然不足四分之一。作为田文镜幕僚的邬思道也已经看出来了,如果年羹尧再不决战,整个国家的血就被吸干了,到时候民不聊生,已经伤到根本了。

难道雍正帝看不出来?

当然早就看出来了,也明白年羹尧的小剂量,别忘了年羹尧的军中有好多给雍正帝报信的。

四、

解局人邬思道(二):

邬思道之所以亲自上阵押运粮草,有这几个方面原因:

一方面他跟年羹尧是老相识,上一期我们也提了,他们可能是同一年参加的乡试,而且年羹尧还是举荐邬思道的人,可以说是半个伯乐,邬思道去,不会有性命危险,能解决田文镜那里没人敢押运粮草的差事。

另一方面是帮年羹尧分析形势,虽然俩人一见面热情非凡,但是话题一转,邬思道就严肃的告诉他,你再这样拖下去,你的大靠山雍正帝就撑不住了,他撑不住,你也得玩儿完,还不赶紧决战,好回京城领赏!

最重要的是邬思道想脱身,只要战事一年不停,雍正帝就对他不放心,而这次让年羹尧打赢,自己就是帮了雍正帝大忙,也解除了他对自己的警惕,这也为邬思道后来从田文镜处逃跑奠定了基础。

有人说,不对啊,邬思道又没带过兵,他怎么知道叛军主力在法轮寺?

其实,他是胡猜的,正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喝的这个过程。

年羹尧直接被戳破了脊梁,当然会伤自尊,所以他以不知道叛军主力在哪为由,逃避自己迟迟不肯决战的责任。邬思道可不管那一套,你既然不知道,那我随便指一处吧,叛军主力就在这,你赶紧去打吧!

这下年羹尧没话说了,其实年羹尧当然知道叛军主力在哪,虽说他在养寇自重,但毕竟那是寇,真的贸然出击,叛军可不管你是不是年大将军,照杀不误的,到时候别说培养自己势力了,连小命都保不住。

所以,叛军主力在哪根本就不重要,邬思道只不过给年羹尧一个台阶下而已,而年羹尧也是聪明的很,也知道自己到了临界点了,再不决战,后勤一旦断了,一切都没了。

由此可知邬思道根本就没有那么神,这只不过是跟年羹尧演了一场各自心知肚明的戏而已,说不定叛军在法轮寺就是年羹尧告诉他的!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杨角风发作


只说剧,不谈史。

邬思道在《雍正王朝》这部剧中,绝对是个开挂般的存在。他神乎其技的多谋善断,丝毫不亚于《三国演义》里的诸葛孔明,在某些方面,甚至远胜诸葛亮,比如揣测人心,尤其是揣测帝王心机。

在一望无际大荒漠里,除非叛军都深谙土遁之法,要不然,那么多人的大军,不可能一直都找不到他们。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呢,邬思道就是再足智多谋,也不会数十万大军都不如他一个人吧。如果真是那样,这仗也基本不用打了,让这几十万饭桶都饿死西北算了。

事实上并非如此。不是没有人知道叛军主力在哪儿,而是明明知道不说,有的是不敢说,有的是不愿说。或者开始也有几个敢说的,后来都稀里糊涂的死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作为大军统帅的年羹尧并不着急开战。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道理年羹尧太懂了。这一仗,不仅仅是年羹尧和西北叛军的较量,更是他和雍正帝对权利的博弈和角逐。拖的越久,时局对年羹尧越是有利,他和雍正要价的资本就越多,胜算也就越大。所以他不会允许别人太早说出叛军主力的藏匿之地。

那么邬思道为什么敢说出叛军主力的位置呢?因为他的身份特别。邬思道是昔日皇帝潜邸时的智囊,这个连当年的四爷都对他言听计从,礼敬有加的人,既像是年羹尧的半个主子,又是他亦师亦友的忘年交。他甚至为了讨好和拉拢这个人,不惜把自己的亲妹子送出去。凭邬思道对时局的了解,他这个时候的到来,说明雍正真的拖不起了,朝廷也真的拖不起了。毕竟年羹尧也并不是想拖垮雍正,他只是想多争取点利益罢了。还有一点,年羹尧可能也认为,这个邬思道邬先生不会存心害他吧。

所以,问题的症结并不是邬思道怎么知晓叛军主力在法轮寺,而是只有他敢,只有他适合,说出这个人尽皆知的秘密。

个人意见,欢迎讨论。


把酒共东风


本答案包含多图,高能分析,看官们一定细细品味。

首先说明一下,我只是从戏剧表现的角度分析电视剧,和真实历史完全无关。电视剧表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话,隐喻,完全可以为今天职场交流,人际交往所借鉴学习,这远远大于它的历史价值。

《雍正王朝》第30集,雍正继位后遭遇边疆叛乱,年羹尧率数十万大军驻扎西北,每日消耗巨大,然而却始终找不到叛军主力,朝廷的国力几近枯竭,无法维系,各省勒紧裤腰带为年大将军送粮,都被气急败坏又飞扬跋扈的年羹尧杀的杀,抓的抓,辱的辱。就在这个时候,身在河南田文镜幕下的邬先生主动请缨,押送河南的不足的粮草前往西北大营,一方面为河南田文镜交差,一方面为摸不着头脑的年羹尧出谋划策,也就是指出叛军主力所在地,促使他尽快决战。

在邬先生进帐之前,年羹尧正在吃烤肉,然后有一个很有趣的场景,甘肃巡抚范时捷进来顶他挖苦他,最后辞官不做了。

年羹尧没有杀他,只是拿刀把他的官帽戳了几下泄愤。

其实这个范时捷可不是普通人,真正历史上,他是清朝开国大将范文程之孙,一等精奇尼哈番范承斌之子。雍正元年,出任陕西巡抚。在雍正的煽动之下,弹劾年羹尧。虽然后来被撤职,但是年羹尧挂了以后,他又被雍正重用,官至提督。

电视剧给我们展示这一幕是什么意思呢?第一层意思就是,年羹尧跋扈,把朝中的达官显贵得罪完了。第二层意思就是,雍正已经派了人正式来敲打他,上到王爷、侍卫,下到名臣之后,然而他依旧是骄横跋扈,我行我素,作死不息,可是就战事而言呢,毫无进展。

年羹尧只是简单的找不到敌军的主力,所以不决战么?

表面上看是这个样子。但实际上,年羹尧可能只能站在宝刀杀敌的角度上去想问题——宝刀只有在有敌人的时候才重要,没有敌人了,宝刀就是废铁。

但是雍正还要更高看一层,那就是宝刀赶快杀了敌,然后就该立刻挂起来,老拿出来在外面晃,弄不好会砍到自己。

在此之前,29集里,雍正还派出了御前侍卫、九爷到年羹尧那里去军前效力,所谓历练,其实是提醒和监视年羹尧。

在雍正王朝出现过的几个王子中,大爷被圈禁,二爷,也就是废太子也出局,三爷是个文弱书生不懂带兵也不想带兵,十爷没脑子脾气大,八爷是八爷党的首领,十四爷有带兵的野心,只有十三爷是雍正的贴心心腹,有懂兵事,所以按理说应该派十三爷去督促年羹尧,无奈雍正身边急需人手,而十三爷在京管理军需后勤更重要,这样看来,只有九爷可以被派到西北去,以皇室成员的名义去提醒年羹尧。

同时,九爷是八爷党里稍微讲理一点,同时也没有什么权势的人,一方面去西北看看雍正治国如何辛苦,一方面也是让八爷党的人吃吃苦,折腾折腾。

然而。九爷被年羹尧的下马威折腾得来给跪了。

年羹尧再怎么大将军,九爷再怎么不济,也是个皇子,一个皇子给你一个大将军跪,这是何等的夸张。年羹尧不是在打九爷的脸,是在打皇家的脸,打雍正的脸,打得啪啪响。


其实九爷这里有个细节也很微妙。


年羹尧穿着黄马褂,在大帐门口接待了大内侍卫和九爷,注意他是安排大内侍卫到西官廨,然后亲自接待九爷到自己大帐后面。虽然说,侍卫和王爷等级不一样,但是大内侍卫代表的是雍正,是年羹尧的亲主子,而九爷代表的是八爷党,被派来军前效力,多少还有点惩罚性质。

按理说,年羹尧如果真的忠于雍正,那就应该体察上意,先让九爷喝一壶,受点罪,然后好好对待皇帝派来的人。

西官廨,顾名思义,招待所。也就是说,年羹尧把代表自己主子的人打发到招待所去了,然后亲自接见八爷的人。这中间孰轻孰重,年羹尧怎么把握,大家就看得出来了。接下来更是微妙,进了大帐内室以后,九爷一说,我代表八爷,年羹尧立刻就跪拜——





甚至说什么家礼不可废,弄了半天他和雍正是国礼,和八爷党倒是家礼了。




然后顺手就收了九爷十万两银子。





结合前面的剧情,八爷保举过年羹尧,年羹尧马上屁颠屁颠的就去八爷府,而现在有兵在手了,和八爷开始礼尚往来了,而对雍正,是一种不屑,不服的态度。



然后雍正派去的御前侍卫穆香阿一伙先被吓唬,然后被收买,雍正发现穆香阿和伊兴阿两个人的秘折说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就知道,自己派去提点年羹尧的人,基本上都全部被年羹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





皇帝省吃俭用拿钱来养着你年大将军在西北天天美女烤肉,然而你除了伸手要钱,大量封官,基本上就是不决战。

雍正怎么可能容忍得了?然而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年羹尧的态度是,我想打,但是我就是找不到叛军主力,不要逼我,要不然你来打?

所以,这个时候,需要去一个人,把装睡的年某人点醒。

邬先生到了以后,年羹尧本来听说粮食不齐,差点就准备杀人泄愤,然而看到来人是邬先生以后,立刻下来迎接,而邬先生,是唯一一个不称呼年羹尧为年大将军的人,邬先生可以喊他亮工。

全剧里只有两个人有资格喊他亮工,一个是雍正,一个就是邬先生。而这个别来无恙其实是亲密里透着生分,别来无恙的意思是——你小子最近混得还安逸呢?这是邬先生在调侃年羹尧。

当然,两个人可以这么亲密地说话,一方面,是两个人很熟悉,因为年羹尧给雍正推荐了邬先生,而年羹尧后来的发迹,和邬先生密切相关。第二,邬先生长时间作为雍正的智囊,其实就代表了雍正。第三,邬先生不在朝,很多和职业对手说不着的话,可以和邬先生一吐为快。所以年羹尧对邬先生的态度应该是——亲近,尊敬。这个态度,导演是有表现的,那就是年大将军亲自给邬先生端茶——

然后他们之间高能的对话,就开始了。

首先,年羹尧问邬先生——

先生不是在李卫那里么,为什么又替田文镜押送粮草?

这说明邬先生的行踪,年羹尧根本就不清楚。年羹尧还以为邬先生在李卫手下,而李卫是雍正的近臣,所以年羹尧本来是以为邬先生其实还是在为雍正工作,密切联系的。

而邬先生的回答很是幽默——

你说李卫啊,他不讲交情,把我八千两银子一年卖给了田文镜。

很显然邬先生是在打哈哈,大家都知道第一,八千两是巨额的一个募酬,第二,田文镜是个穷鬼。所以邬先生并不打算告诉年羹尧这中间的真正原因,而年羹尧也知道邬先生是在打哈哈。所以说——

邬先生的来历,此刻是让年羹尧很头疼的一个问题——

你究竟是哪一路神仙,你究竟代表田文镜,还是代表李卫,还是代表雍正?

如果代表田文镜,则和范时捷差不多,是代表满朝文武来恶心我的。

如果是代表李卫,狗儿和我也有交情,犯不着来恶心我啊?

如果是代表雍正?那么代表雍正来催我?我王爷都不怕何苦怕你?

所以年羹尧马上就问邬先生,你不只是为了粮草吧——

刚刚邬先生吐槽李卫,说明自己不是为李卫来的,接下来说不是为了粮草,那么自然也就不是为了田文镜,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代表雍正来了。

邬先生问年羹尧,你知不知道你这一仗打不好,会有什么后果?

年羹尧很清楚,很平静——

也就是说他是考虑过这种后果的。然而,他即便是清楚这种后果,但是也无所谓,观众们可以仔细观察杜志国老师的表演,表情是一种漠然的态度。

邬先生接下来就苦口婆心地解释——

首先,说钱。

其次,说人。

然后吓唬。

邬先生可谓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已经把严重后果丑话说在前头了。

然而年羹尧的回答是——

我知道,我知道。

为什么要这么轻飘飘的两个我知道呢,因为就是要表现出一种应付,虚夸,不耐烦,表现年羹尧是在演戏。他为什么要演戏呢?因为为了掩盖他自己的私心——决而不战,拥兵自重。

说得难听一点,把雍正耗干,自己拥兵自重回来当皇帝不是不可能,毕竟全国精锐都在自己手上了。或者说,把朝中官员全部通过年选换一次血,那么大战胜利以后,自己就是实权在握。这就好比沙漠里就你有一瓶水,你让人干嘛人就得干嘛,现在几十万大军就是一瓶水,全在年羹尧手上,要渴死的雍正只能哭着求他,不但要求他,还得把自己的血都放出来喂他。

面对邬先生的警告,年羹尧理由很充分——不是我不想打仗啊,我找不到敌军主力啊。

于是邬先生又点他——我军需要开支,叛军也需要开支。

然后很高能的一句台词来了——

你已经把青海全省围了个水泄不通,而罗布藏丹曾的十几万兵马,依然能够支撑到今。为什么?就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粮草在供应他们。

邬先生的话你仔细理解就很有意思了。

既然年羹尧你已经尽力把青海围起来了,那么怎么还有粮草在供应叛军呢?说明你根本就没尽力围起来,这是你的失职。

那么你如果真的围起来了,全青海,只有你有粮食渠道,叛军手里的粮食从哪里来呢?只能从你这里来。

这两句话,邬先生就把年羹尧点破了——说轻了,你是失职,说重了,你是养虎为患,而我有你的把柄。

邬先生指责年羹尧——

邬先生帮年羹尧总结,他属于失职,没有切断叛军的粮源,而并没有把话说破——哼,是不是你和你手下故意不切断粮源,把粮食给叛军的,我们还不知道呢!不管故意不故意,雍正拿钱养你,你每天耗费二十万两,结果叛军居然还有粮源,是不是你的失职?算不算是你欺君?

年羹尧这时候的表情是——

潜台词是,我靠被你看穿了好羞羞,我好恨你!

这一幕很有趣,观众们可以仔细品味,年羹尧先是仇视邬先生一两秒,然后突然大叫,没错——

大家不觉得这个表现很做作很违和么?

然后他扬言要亡羊补牢,把全青海人都饿死,也不给叛军留机会了。

这不是搞笑么,你是在作战,不是在杀虫。你和你手下想不想给叛军点粮食,你们心里面没有点X数么。

所以,导演给邬先生一个两三秒左右的特写,李定保老师的表演堪称教科书——

首先是吃惊瞪大了眼睛——

他这个吃惊,可以是吃惊年羹尧这么浑,这么视生命为草芥,也可以是吃惊——我都点你点到这个份上了,你还在跟我装蒜演戏,还在拿什么饿死全省人来将我的军。明知道饿死全青海老百姓这种事情无异于饮鸩止渴,雍正是不会同意的,你不是在搞笑么?

第二个表情,是略微点头,摇头,叹气又没叹出来,表示失望——

为什么失望呢?我这么真心对你,话都不说破,你却跟我装。真是太难唤醒一个装睡的人。

第三个表情,放松,说了个犯不着。

邬先生脑子转得很快,已经想到了对付年羹尧这种装睡大神的办法。于是先安慰他,说现在来不及了,然后把话题引回来——找叛军主力。

年羹尧当然又要理直气壮地吐槽了——我找不到主力。

然而邬先生一句话——

这句话不是让年羹尧惊喜,他的表现是惊恐和尴尬——

为什么惊恐和尴尬呢?因为我主管军务的大将军都不知道,你一个不在朝为官的老瘸子都知道,我岂不是很没面子,我那点小九九岂不是全天下都知道了。

接下来看地图。邬先生只问了年羹尧两个问题——

这说明,邬先生不是熟悉当地地形来判断叛军位置,而是十分确定,叛军在年羹尧主力的旁边。

然后邬先生还故意问年羹尧——叛军为什么会藏在这里呢?

然后邬先生自己把蜡烛摆上去,用蜡烛的阴影罩住了这个地标。

注意这个地图不是军事沙盘,而是随便拿出来摆地上的,而蜡烛,也是当时那个时间准备的,年羹尧大白天的也可以看地图,晚上换一个方位看,蜡烛阴影就不是那个样。所以说,邬先生表面上的意思就是说,最危险的敌方就是最安全的敌方,年羹尧只注意搜查周边地区,却忘记了叛军可能潜伏在自己大军旁边。实际上还有更深层次的意思,因为地图是人为铺的,烛台是人为摆上去的,也就是人为用阴影罩上的,可以寓意是年羹尧一个人人为,自己玩灯下黑,视而不见,养寇自重。

其实仔细想一下,邬先生为什么能够运筹帷幄千里之外知道叛军的位置?他并不是去分析叛军,而是分析年羹尧的行为,算是一种社会科学和心理学。邬先生并不是军事家,也不是算命的,他只不过是了解年羹尧的心理——拥兵自重,养虎为患。

结合清朝的腐败,很可能供给给年羹尧的军需,被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叛军了。可以是高层,比如年羹尧故意的。也可能是军中腐败,有倒爷在折腾,最后才有可能是民间走私。但是民间走私养活一只十几万人的大军,是很不现实的。对于中层的腐败,很可能因为年羹尧高层的纵容,几十万大军每天吃喝拉撒耗资巨大,青海又没有那么多大城市,所以如果没有确定的供给渠道,很难维系。如果供给渠道太长,很容易被发现,所以,只有在年羹尧大军身边,大军给叛军供给,才可能不容易被发现,或者故意不被发现。

如果说治标要治本的话,只有彻底告诉年羹尧——我们都懂你那点心思,你就老老实实出兵吧,要不然我去皇上那里点破,我们就地把你撸了,我来指挥大军决战就行了。

所以邬先生代表雍正来点破年羹尧了,他假装看不见的这个可能性就被彻底杜绝了,要想再拥兵自重,就没有理由,于是也就只能出兵了,而出兵之日,就是月盈则亏,水满则溢的开始。年羹尧也明白这一点,所以放走了匪首,雍正让他裁军不裁,让他自理军饷不理。

以上这些是我的猜测,还是导演想表达的呢?《雍正王朝》33集,叛军已平,年羹尧去见蒙古王爷,蒙古王爷用几个姑娘就轻而易举换取了年羹尧的1000匹骏马,20门火炮。

雍正这头拿钱养着年羹尧,那头他就对这些雍正需要严加防范的边境势力大加慷慨。蒙古王爷你放羊就行了,你要那么多军需物资是想干谁呢?

由此可见,年羹尧跋扈,腐败,拥兵自重,有意无意地养虎为患,对雍正已经是尾大不掉的存在。其实这也是今日很多草根崛起到高位以后必然会犯的错误。当被压抑很久的人一旦成功,他会觉得自己本来就是天王老子的命,不懂得收手自敛,更分不清楚主次,最后的结局也是大家都很不情愿看到的。

《雍正王朝》其实是一个你内涵有多深,就能品味出多深内涵的经典神剧,值得一秒一秒地看上若干遍。


HannibalLecter


其实道理很简单,现场的人几乎都知道叛军在哪里,只是立场不同而已!叛军早已成瓮中之鳖,随时可拿下,年羹尧忙着在朝中布局呢,邬先生如果不挑破,年大将军估计会等着年妃报喜吧!可邬先生等不及啊,朝中可是危机四起,雍正如果倒台了,他将死无葬身之地,连半隐的机会都没有!邬先生出现在西北军中,年大将军表现的好像刚知道一样,邬师爷又不是坐飞机过去的,而且极有可能是骑驴过去的,年将军总督两省十万兵,从中原到西北,一路上‘’年选‘’的干部数不胜数,面见的那么突然?谁信啊!都是老中医,就别互相开偏方了!邬师爷给的这个台阶不见得有多高明,多年未见还没来得及好好叙个旧,就直奔主题,叛军的位置就指出来了,当然双方还是保持了风度,但年羹尧还是很尴尬的~政治家的阴谋被戳穿,虽然这个阴谋已满朝皆知,谁也不愿意说破,但这个师爷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这个师爷呢,很难定位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但不厚道是肯定的,照理他能实现抱负,年羹尧是出了大力的,年羹尧前脚把他送进王府,没过多久江夏镇事发,他就阴阳怪气滴说人家发的财不小,妈蛋,私自调兵那是要掉脑袋的,再说出人不得发饷啊?年羹尧去西北,人还没走呢,就让人盯着~为实现抱负,十三,坎儿都是可以牺牲的!如果不是十三最后送他一程之义,他也不会给十三说一些掏心窝的话!唉!虽是暖心的话,却也是屁话!当年十三也是听了他的话,青春年华就在牢里度过了,现在又是一顿鸡汤,英武豪气的十三后半辈子就在谨小慎微,唯唯诺诺中度过了!整个人精气神都没了!要不以他那身子骨,他那人品,绝对熬的过几个老兄弟的(个人观点不一,哈哈,着实喜欢电视剧中这位爷,忠孝仁义!实在是不忍他作为局中人)。邬师爷运筹帷幄,年包衣纵横捭阖!一将功成万骨楛!一帝功成何止万骨楛!一个要实现抱负的阴谋家要成功,人伦草木皆枯!


九哥89834273



日尧居k古史


前面有一个分析非常到位,就不班门弄斧了。其实归结起来就三点,一是年羹尧养寇自重,二是邬先生此来是代表雍正,点破年羹尧的心思,并且陈说利害,迫使年羹尧出兵。潜台词是现在,你年羹尧是在玩火,表面显赫,实际势如累卵。有我邬先生出面,有没有你年羹尧,都是可以平叛的。而你年羹尧已经树敌太多。第三,摸准了前面两点,叛军在哪里就轻而易举了,年羹尧虽然养寇自重,但决不能掉以轻心,叛军必须在他掌控之中,才有自重的资本。


涵江66261669


雍正王朝中邬思道几乎是神人一样级别人物,电视剧中美化,神化太多。让他来说出叛军主力比较符合电视剧的要求。只对电视剧分析如下:第一、邬思道和年羹尧是出自雍正官邸一起出来老人,必须让邬思道在帮助雍正平叛军时也出把力。第二、其实康熙朝廷中可以带兵的皇子有十三、十四两阿哥,十四阿哥是不可能让带兵了,十三阿哥又急须帮助雍正平稳朝廷也不可能带兵。派出年羹尧带兵肯定是有能力的。既然有能力带兵,为何找不到叛军主力,这个问题就要有很大折扣了?第三、一直让年羹尧找不到叛军主力是朝廷不愿意看到的,也就是雍正皇帝不想看到,邬思道在雍正登基后没有杀自己也是要感恩的,一定要把装糊涂年羹尧点醒。第四、如果邬思道把这么重要信息都能给你分析出来,年羹尧带兵在看不出来,做点动作出来是不现实的。第五、胜利后放走叛军首脑虽是一步秒棋,可惜已把朝廷很多官员都得罪了,主要是当今雍正皇帝。


第一次学习努力


一楼的答复确实不错!真心赞一个!其实一直以来木有太在意邬先生与年羹尧的对话,真是敲山震虎的意味更重些!我千辛万苦的才把雍正扶上位,你年羹尧养寇自重,分分钟的意思想把雍正拖死,郑重警告你,木有雍正绝不会有你年羹尧!就这样逼年羹尧动了手,但年羹尧还是放跑了首恶原凶罗布藏丹曾!以至于后来雍正与年羹尧商量裁减兵马和粮饷时,年羹尧的理由可谓是冠冕堂皇,雍正干嘎巴嘴,一点办法也木有!同时,年羹尧在自己作死的道路上填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咚喃嘻呗


《雍正王朝》中的邬思道那是一个上通天,下通地的神人,能善解康熙的心思,助雍正登上皇位,能善解雍正的心思,半隐半退。那么年大将军的心思,也会在他掌握之中,年羹尧追剿叛军,迟迟找不到叛军主力,且年羹尧骄横跋扈,拥兵自重,对雍正已构成威胁。这就不难看出年羹尧和叛军的暧昧关系,邬思道由此断定了叛军的去向。



小说嘛。作者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