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第二場又有最新動作!惠州空港經濟產業園草案出台!

■《東江時報》記者林奶花 全省骨幹機場、珠三角五大機場之一、深圳第二機場……面對省裡提出的這些目標,惠州機場如何把握機遇?東時記者瞭解到,為推動惠州機場打造成為千萬級的珠三角五大幹線機場之一,科學引導我市空港經濟產業園建設發展,市住建局會同惠陽區政府組織編制了《惠州空港經濟產業園概念性總體規劃》,該規劃草案現已完成。


深圳第二場又有最新動作!惠州空港經濟產業園草案出臺!


背景

惠州機場列為珠三角五大機場之一

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2月省委召開專題會議,會議指出:“把惠州機場納入全省‘5+4’骨幹機場格局,列為珠三角五大機場之一,深圳第二機場。”這是惠州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有利於提升惠州的影響力、競爭力和輻射力。

2018年1月4日,惠州市委組織召開惠州幹線機場建設領導小組暨建設指揮部第一次會議,部署推進相關工作,加快研究空港產業區的規劃,發揮空港產業為機場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用,謀劃空港產業與惠州產業的融合發展,助推惠州機場早日建設成為幹線機場。

“在此背景下,市住建局會同惠陽區政府、惠東縣政府組織開展了空港經濟產業園相關規劃研究。”該負責人說,規劃範圍以機場為核心,橫跨平潭鎮及梁化鎮兩個行政區劃。西至平潭鎮行政邊界,東至惠東產業轉移園惠福路,南至西枝江,北至示範農場。基地規劃面積56.66平方公里。

他告訴記者,由於規劃範圍內用地大部分為基本農田及生態控制線區域,土規可用建設用地指標不足,且用地分散,近期建設將依託鎮區、其他園區生活配套。隨著建設條件和產業發展條件成熟,園區建設區將以先期的發展組團為起點,逐步覆蓋整個園區範圍,並最終與周邊鎮區、其他園區在產業、交通、配套等方面融為一體,實現多區聯動的最終目標。


深圳第二場又有最新動作!惠州空港經濟產業園草案出臺!


惠州空港經濟產業園區位圖。 市住建局提供

交通

構建“三軌道+六高速+七快速”

要建設珠三角五大幹線機場之一,服務更多周邊城市遊客,便捷、無縫對接的交通系統至關重要。東時記者瞭解到,規劃產業園區對外交通上,將構建“三軌道+六高速+七快速”的公路道路網結構。

其中,“三軌道”是指落實軌道相關專項規劃的城市軌道3號線、預留深惠汕高鐵、深惠城際通道,軌道交通線路最終以經審批的交通專項規劃為準。並且,為實現軌道交通使用效率最大化和沿軌道線路的城市組團緊湊開發的目的,該草案還根據各個站點發展現狀和規劃條件,提出了差異化的TOD開發策略,包括交通通勤型站點、居住生活型站點、綜合型站點等。

“六高速”分別為:廣惠高速、規劃機場高速、惠大高速、潮莞高速、規劃河惠莞高速以及規劃河源至深圳高速,其中廣惠高速、機場高速和規劃河源至深圳高速途經規劃區。“現狀的廣惠高速公路,規劃紅線寬度為30米,兩側防護綠帶寬度各30米,整體控制寬度為90米,平潭鎮內規劃設有2個出入口。規劃的廣惠高速公路,規劃紅線寬度為60米,兩側防護綠帶寬度各30米,整體控制寬度為120米,規劃範圍內設有1個出入口。”該負責人透露。

此外,機場高速與河源至深圳高速為初步方案,最終以交通運輸主管部門方案為準。

“七快速”分別為:新機場快速路、橫平快速路、機場快速路、陳平快速路、東部快速路、惠州大道、山江大道。其中,橫平快速路紅線寬度為30米和54米;機場快速路為60米寬快速路。惠州大道繞至機場北側與平潭公路、新機場路以及橫平快速路併線,紅線寬度為54米,陳平快速路為現狀357省道升級方案,向南可至惠陽區。

規劃產業園區內,則將形成“九橫、十二縱”的道路網。

“九橫”是指從北至南的規劃四橫路、規劃三橫路、規劃二橫路、中建路、規劃一橫路、機場北路、濱江路、規劃五橫路、規劃六橫路。

“十二縱”是指從西至東的怡發一路、怡發二路、怡發四路、迎賓路、青年路、機場北路、平潭公路、規劃四縱路、規劃三縱路、規劃二縱路、山江大道以及福惠路。


深圳第二場又有最新動作!惠州空港經濟產業園草案出臺!


惠州機場將打造成為千萬級幹線機場。 《東時記者》記者姚木森 攝

產業

發展十三大產業體系

產業方面,擬通過雙港聯動,打造惠州區域物流產業基地;依託我市海港、空港保稅港區和航空保稅區,共同組成惠州市域雙港物流共生區,填補區域內物流產業基地的空白。同時,協調對接東江科技園、惠東產業轉移園、怡發工業園現有產業,完善產業鏈條,充分釋放區域產業勢能。

“根據惠州空港經濟產業園發展定位、產業路徑模型以及區域發展現實,產業園共分為三大功能板塊,分別為航空物流基地板塊,電子信息、高新技術產業板塊,以及通用航空特色小鎮板塊。在三大功能板塊的基礎上,提出了‘4+5+4’的十三大產業體系。”該負責人介紹說,其中航空物流基地板塊包含購物體驗、現代物流、休閒旅遊以及商務會展等4個產業;電子信息、高新技術產業板塊包含電子信息、新型材料、新能源、生物製藥以及商務研發等5個產業;通用航空特色小鎮板塊包括航空維修、航空製造、航空培訓以及科技研發等4個產業。

規劃草案還提出兩個產業發展路徑。一個是先期通過壯大有一定基礎的電子信息產業,形同相關產業集聚,同時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先奠定惠州空港經濟產業園的基礎,在中遠期伺機引入相關航空產業,深化發展惠州空港經濟產業園。

另一個路徑是,近期的主導產業以電子信息、高新技術產業及航空物流為主,以延伸惠州市產業鏈條並奠定園區發展的基礎;中遠期的主導產業則著重引入航空維修、航材製造等航空配套產業以及總部基地、會展參觀、商務配套等航空關聯產業,以協助惠州市進行產業多元化與發展高端服務。


結構

形成“一心、雙軸、六區”

規劃將通過打造城市與自然融合、城市與產業融合的空間格局,形成“一心、雙軸、六區”的城市空間結構。

“一心”指的是惠州機場,是空港經濟產業園的主中心,是科研辦公、臨空產業、物流業等產業的基礎。

“雙軸”包括空港新城發展軸、產業發展軸。沿新機場路展開的城鎮發展軸線串聯起怡發工業園、惠州機場、梁化鎮片區,形成園區東西向、分工有序的組團帶狀結構,是規劃期限內首先要強化的軸線。沿東興大道展開的是聯繫北面的東江科技城、機場以及南面的平潭鎮鎮區、良井鎮的重要產業發展軸線。隨著東江科技城發展大趨勢的引導,園區北部未來有發展成為較大規模工業產業園的可能,屆時空港經濟產業園、平潭鎮、良井鎮與東江科技城的聯繫將愈加緊密。

“六區”則包括航空港區、機場北臨空產業園區、惠東高新技術園區、怡發工業園區、平潭鎮綜合服務區、發展預留區。

來源:惠民之家,大亞灣在線,惠州房管局,大亞灣房管局,惠州住建局,南方都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