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么,启发了罗胖的跨年演讲

到底是什么,启发了罗胖的跨年演讲

在“时间的朋友”2017跨年演讲中,罗胖提出了六个问题、开了六个脑洞,给出了属于我们这代人的“中国式机会”。

其实,除了自己的思考和推论,罗胖的思想还受到了施展老师的新书《枢纽:3000年的中国》的启发。

一条演化线索,回望3000年历史

过去我们学的历史,都是按照朝代和时期,被割裂成了一段一段。

但你想过没有:这其实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在《枢纽-中国史纲50讲》施展老师给出的框架下——

从古代,到近代,再到现当代,以及近40年来中国经济的崛起、未来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真实地位,中国3000年历史,一条总的演化线索贯穿始终。

通过严密的逻辑推导,带你用全新的视角回望3000的中国历史。这种角度,保证你从未思考过。

多个知识领域,重塑思想体系

这是一门历史课,但又不全是。

除了对中国历史的重新梳理,课程还融合了社会学、政治学、地理、博弈论等各学科跨界知识。

而且,施展老师理工科的严密思维,结合对西方历史的研究,除了带你理顺中国发展的脉络,更从多学科、多视角,为你打造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

下次,你可以从容地分析一国的历史和未来。

两条主要脉络,看懂中国未来

施展老师在他的这50讲里,给你绘制了一个由时间和空间两条脉络构成的宏大蓝图:

在时间线索上,把握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四次变化,即商周之变、周秦之变、唐宋之变、古今之变 ;

在空间线索上,带你跳出一般历史讲述的中原视角,看看在草原、海洋、高原、西域上,都发生过哪些重要的变化,以及这五大空间相互之间的深层影响。

而讲述到了近代之后,这个空间概念又进一步扩大。你会站在全球视角上,认识到中国为何是世界中的“自变量”。

一个振奋的结论,重新定位自我

中国到底有没有前途? 如果有,未来的中国在世界上到底扮演什么角色?

这是困扰每个人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一切关于个人未来的决定:

比如你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你的孩子要接受什么样的教育,你应该怎么配置资产,要不要移民等人生决策,才能有据可循。

在课程中,施展老师通过对3000年历史流变的推导,提出了一个让人振奋的结论——

中国,就是世界的枢纽。

定位了未来的中国,你也就能更好地定位自己,抓住时代的红利和机遇。

历史学,就是未来学。

只有读懂了中国过去从何而来,才能清楚它未来将向何而去。

转自逻辑思维

分享更多精彩保研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