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寶藏橫空出土,半年從11斤輕到8斤,專家只能這樣解釋!

當年西安市碑林區何家村一個收容所內,正在實施一項基建工程,正在工人們一片忙碌的時刻,一個民工的鐵鍬觸到了一件硬物,把周圍的土扒開一看,原來是一個灰色的陶甕。有人喊了一句:“不會是寶貝吧?”一句話讓民工們都圍了上來。

大唐寶藏橫空出土,半年從11斤輕到8斤,專家只能這樣解釋!

甕蓋一打開,他們立時被驚呆了,裡面金光閃閃,直耀人眼,摞有銀盤、銀碗、金盆、金筐寶鈿團花紋金盃、玉帶、銀盒和鎏金鸚鵡提樑銀罐等器物。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鎏金鸚鵡提樑銀罐了。大家都很驚歎,沒見過這麼多寶貝。

大唐寶藏橫空出土,半年從11斤輕到8斤,專家只能這樣解釋!

陶甕的旁邊還發現了一個小銀罐,裡面就是著名的獸首瑪瑙杯。此杯以一整塊世間罕有的紅瑪瑙製成,因紅瑪瑙產自中西亞,很可能是西域進貢之物,這也不稀奇,唐朝可是中國歷史上的盛世,當時很多國家使節都來唐朝進貢,很多使節看到唐朝這麼繁榮,都不想走了。

大唐寶藏橫空出土,半年從11斤輕到8斤,專家只能這樣解釋!

當時這件事引起了轟動,專家聽說後,趕緊來了,想要看一看橫空出世的大唐寶藏,目睹唐朝遺留下的輝煌文明。在經過處理後,考古學家把這批出土器物帶回到實驗室研究,也發現了埋葬寶藏的人,就是唐代的尚書租庸使劉震,而埋藏年代應是公元783年,這一埋就是上千年,幸運的是現在才發現,不然不知道被倒賣幾次了。

大唐寶藏橫空出土,半年從11斤輕到8斤,專家只能這樣解釋!

這些寶物當中,有300餘件被評為國寶,也讓我們看到了大唐盛世的繁榮。之後專家打開了鎏金鸚鵡提樑銀罐的蓋子,發現裡面盛有水,水上面漂著金箔,金箔上有12條小金龍,水面以下有各色寶石。

大唐寶藏橫空出土,半年從11斤輕到8斤,專家只能這樣解釋!

其中金箔清理出來足足有11斤重,這麼重的金箔在我國還是第一次出現,因為很珍貴,所以專家就一直放在地下室,誰也沒動過。但奇怪的事發生了,第二年再稱,就只有8斤多了,這個看管的工作人員一度還被懷疑是不是偷了金,畢竟太奇怪了,這少的三金到底去了哪裡,沒有證據也不能隨便指認別人是小偷。

大唐寶藏橫空出土,半年從11斤輕到8斤,專家只能這樣解釋!

這可是文物,突然無緣無故少了3斤,這可不是小事,博物館要負責的,於是為了弄清事情的真相,陝西省委宣傳部聯合從西北大學物理系、化學系的專家,對金箔進行浸水實驗。三天後再稱重,金箔又恢復到了11斤。事情真相終於浮出水面。

大唐寶藏橫空出土,半年從11斤輕到8斤,專家只能這樣解釋!

想想3斤的金子,也沒啥值得冒著風險去偷的。專家對此只能解釋說其實是金箔長時間放在水裡,縫隙裡有水,當時稱重時縫隙裡水還在,時間成了,完全蒸發乾淨,重量就下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