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高中復讀了很多年的人,最後都怎麼樣了?

_她夏了夏天丶


我沒復讀,我家人不支持我復讀,我自學以社會青年身份參加過兩次高考但都失敗了,我第一次高考失敗高出本科線四十幾分但最多報二B的本科學校,我家人勸我報一間好點的大專如深圳職業技術學院但我沒報,為了堅定我復讀的念頭我一個志願也沒報,但最後回學校打算復讀報名時學校沒收我,那時學校設立三個復讀班復讀班錄取標準是過大專線五十分,我完全夠資格了但沒錄取我,我發現我高一同學大專分數都錄取了但我沒有我找副校,副校叫我找校長我求校長,校長叫我等到九月一號再通知我,我信了,後來我才明白這是校長找個藉口叫我走,那年好多人復讀,沒辦法,我沒關係成績也不算好,我母親突然心疼我叫我去東莞一間學校復讀,一個學期一萬幾,我覺太貴了就打算自學,我父親不答應好多次趕我出門口,他把衣服扔出門口叫我出去打工,我跟他吵,最後分食,母親沒給伙食費我,我就靠以前做暑期工賺的錢維持生活,我父親經常拍打我的門罵我極大騷擾我學習,當我高考報名完成後,我就對他說放過我吧,我沒吃你的飯,只是住你的屋,既然我堅持下去,你這樣鬧對大家都不好。但他還是鬧,我高考前一個星期每晚在哭凌晨四點左右才睡,我發現自己有些焦慮開始感冒,最後考得不好,我想過我為什麼不租房自學呢,因為沒錢,我想如果我繼續追求大學夢首先出去工作賺錢等自己穩定下來才追求吧,我父親覺復讀失禮自學更失禮但我這屆高三有個人重點班的每次月考模擬考都全級前五但他復讀兩次終於考上上海同濟大學現在他讀博了,而我出去打工了。


綠鑽石3


作為記者,我曾經探訪過中國最著名的復讀鎮——毛坦廠,毛中算得上是全中國最為著名的復讀生聚集地,但是今天我們不聊毛坦廠,聊聊復讀屆的一個高端群體,也就是高分復讀考生。

眾所周知,中國最著名的復讀人物估計是馬雲和俞敏洪,兩個人都是復讀兩年,三次高考,不同的是,馬雲第三次高考還只是達到了專科線,最後因為本科沒有招滿被補錄;而俞敏洪,則最後考上了北京大學。

但是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故事,是一個復讀九次,參加十次高考,最終考上清華的大神。

這個復讀之王叫吳善柳,1982年出生,在2001年,他經歷了人生的第一次復讀,考上了北京交通大學,211水平的學校,在當地也算不錯了。但是在大學四年期間,吳善柳犯了很多小地方學霸的通病,就是見識不夠,沒有很好的在各方面提升自己,以至於畢業之後成了一個平庸無奇的重點大學大學生。

於是,在2007年,也就是吳善柳畢業兩年之後,職場碰壁兩年的吳善柳忽然萌生了復讀的念頭,回到了老家,並於當年考上了北師大,一所在北京排名前五的高校,比起之前的北京交大可謂更進了一步。

但是,這似乎並沒有阻斷吳善柳的復讀之路。在接下來的幾年裡,他又接連進步,相繼考取了中山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等知名院校,可他就是不走,年復一年地在老家中學的重點班教室最後一排座位上駐紮。原來,吳善柳的夢想就是考上北大清華,那些年的有一段經歷給了他很大刺激:那些手握北大清華文憑的高材生一亮學校,總是輕而易舉地找到了好工作,這讓他覺得自己也要成為他們當中的一員。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1年,即將30歲的他以650多分的成績首次進入廣西前一百名,這個成績應該說非常不錯了,復旦交大人大等學校的招生組老師都找到他,承諾報考即可進入金融等專業。

大家知道,像復旦金融這樣的專業,也是很多考生的趨之若鶩之地,就業錢景也是一路光明,可此時走火入魔的吳善柳心理只有北大清華,於是報考了北大。然而,北大的分數線異常高,吳善柳最終被調劑到北京大學醫學部。當地轟動了!那個復讀好幾年的青年終於考上了!當地的企業甚至聞風而動,請吳善柳吃飯。

但是令他們大跌眼鏡的是,吳善柳再次選擇了放棄——原因是:1.吳善柳怕血,不喜歡醫學。2.他覺得北大醫學部不是正宗的北大,因為北大醫學部是以前的北京醫科大學,後來被合併入了北大,上學都不在北大本部。

於是,在眾人的不解和嘖嘖稱奇的目光裡,吳善柳再次回到學校。

不過這個時候,他在原來的學校已經呆不下去了,因為大家見到他,都說“那是個考上北大都不去的瘋子”,他選擇了另外一個學校。

像吳善柳這樣的考霸,學校雖然會奉勸他三思,但是肯定是求之不得,畢竟又多了一個名校的指標。於是,不僅提供他所有的學費,住宿費,還給他特殊優待,安排了一個單間,並且每個月給他幾百塊錢的象徵性生活補助。

在之後的兩年裡,也就是2012和2013年高考,吳善柳的成績有所反覆,跌到了全省100名開外,但是老天有眼,在2014年高考,吳善柳終於達到了歷史最好成績,也就是穩進清華的水平,如願被清華大學機械系錄取,32歲的他終於結束了長達“八年抗戰”的馬拉松復讀之路,而就在他去清華報道的那天,偶遇了比自己小13歲的奧運游泳冠軍葉詩文,小葉子憑藉游泳特長被保送到清華。

轉眼4年過去了,現在是2018年的6月,正是2014級本科生畢業的日子,想必吳善柳一路順利,正值畢業了吧。

其實吳善柳不算是歷史上第一位“考霸復讀生”,有一位比他小一歲,卻出名很早的考霸在考試能力上比他更勝一籌,那就是1983年出生的張空谷。

此人起點比吳善柳更高,19歲時也就是2002年第一次高考,考上了復旦大學,不滿意遂復讀,第二年考上了北大的熱門專業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因為沉迷網遊,第二年就被退學。張空谷回老家復讀,於第二年,也就是2005年考上了清華大學數理基礎科學專業(狀元雲集之地)。沒進去一年時間,又因為沉湎網遊,學分沒有修滿,2006年再次被退學。回家之後很長一段時間沉寂在迷茫中,到2007年終於再次選擇重考,花了3個月的時間,怒奪南充市理科狀元,全省榜眼,再次被清華錄取。至此,24歲的張空谷,完成了罕見的“三進三出”北大清華,還有一個打醬油的復旦,可謂是歷史罕見。

如何評價這兩位復讀界的天王呢?

我們先說吳善柳。

一位清華畢業的朋友跟我講:他本人覺得吳善柳完全是在浪費時間。用很多年的時間去追求清華北大,完全沒有必要。雖然清華確實比其它學校在很多方面要強不少,但是從個人的角度來講,如果清華是太平洋,那麼復旦好歹也是大西洋,同濟就算是地中海,但是對於個體而言,又有什麼差別呢?因為個體不過是一艘輪船罷了,無論是在太平洋還是地中海,真的能把這個學校給與你的資源全部利用到了,你也就很成功了——馬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杭州師範學院充其量也就是杭州西湖那麼大吧,但是馬雲很好的利用了這個學校的環境,如果馬雲這個小木船真的去了太平洋(清華北大),反而會被巨浪掀翻。

但是也有人有不同的觀點。有人說,每個人的價值觀裡,都有一些必須達到的底線,而恰好在吳善柳的內心世界深處,他必須考上清華才能了卻自己心中的一樁遺願,就像他自己說的:沒上清華的人生不夠完整。也就是說,他考上清華,並不算是完全從實際利益考慮,而是演變成了一種心理情節。他有這個夢想,敢於付出一般人不敢付出的代價,這本身也是值得敬畏的。

再說張空谷。

其實張空谷的復讀完全是形勢所迫,被逼的。

當年新聞爆出來,很多人說他復讀是為了賺取高額獎金,是職業考生。因為張空谷在的地方,學校確實比較有錢,他幾次復讀,拿狀元,先後賺了幾十萬獎金,那還是在10年前,非常大的一個數字。後來他們家上《魯豫有約》,才在陳魯豫面前吐露了自己的苦衷。

張空谷第一次高考,應該說是比較正常的。考上了C7級別的學校(清北復交浙南肥),而選擇復讀,其實是一個比較大的勝算,如果你自己覺得沒有發揮好的話。張空谷應該屬於這種情況,花一年時間考個清華,自己學習基礎也不錯,倒也是無可厚非。

但是後面的情況就是有點收不住了。張空谷迷上了網遊,這個是他初中開始就深陷的泥潭,其實每年北大清華的退學生中,有一大半都是網癮患者,因為沉湎網絡,徹底廢掉了。

所以張空谷相比於吳善柳,他所反映的問題比較普遍;吳善柳這樣的人,其實周圍也有,比較執念,但是未必是體現在考大學這上面,而吳善柳正是因為體現在了考大學這個大家關注的焦點上,才引起了比較大的關注。

兩人的前景,應該說吳善柳會更好一點,清華的執念一旦實現,也就像一個噩夢一樣結束。而張空谷的三觀,其實已經出現了極端的一面,於是後來第二次進入清華之後,網癮再次有所反覆,但還是畢業了,可是他這種人,終究很難融入社會。現在全家下落不明,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中。

堅持優質原創,分享我的經歷和見解。如果您喜歡我的答案,就請點贊和關注,並在評論區發表高見吧!


佩子臨


復讀在現在高中畢業生中說是不算太多的了,而在我們上學的那個年代,復讀真的太普遍了。可以說能夠應屆考上大學的太少了,大部分同學會經歷二次奮鬥,也有三次、四次的。本人就是通過復讀才上的大學,感覺真的是浪費了資源。每屆復讀生搶佔了應屆生的錄取名額,年復一年,造成極大的浪費。

在我的記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復讀生應該是復讀了五年的。本來是我上一屆的學長,復讀是插班到我們班的,結果我們那一年全班沒考上一個。然後由於他考的分數不夠高,再復讀時我到了市裡最好的學校復讀班,他只能進另一所普通中學的復讀班。我復讀那一年就考上了,而他還是沒考上,之後聯繫比較少了。等到我大學畢業那年,一個偶然的機會碰到他,跟他打招呼,他都不好意思。後聽別的同學說,他才考上一所專科學校。算下來他上大學時已經二十四了,等到大學畢業都二十六七歲了。對農村孩子來說,那真的是壓力山大。一方面家裡經濟條件不好,供復讀也不容易。另一方面隨著年齡的增長,多年高考考不上,那種心情真的可以體會的。我自己復讀一年,在高考前一晚都睡不著覺,可見他是多麼不易。經過多年復讀,最終還是考上了大學,至少離開了農村。

還有一個是我高中三年的同學,復讀二年後上的大專。因為大專學制二年,還比我們先畢業一年,並且在工作把握住了機會,得到領導賞識,一步一步走到領導崗位上來,現在都成了副廳級幹部。比我們那些早一年考上本科的同學混得好得多。

總的來說,通過多年復讀考上大學的,都是非常有毅力的,可能是智力並不出色,也有可能是運氣不佳。但終於還是考上了大學,至少上了一年平臺,比在農村或者沒上大學的過得好點吧。

復讀不易,請善待復讀生,為了理想承受很多的壓力。你們覺得呢?如果沒考上理想的高校,你會復讀嗎?請留言評論。


良心老師


首先,復讀是對廣大考生的不公平,尤其是考上了清華北大,被錄取又放棄去復讀的人,而且還一考就是七八年,以賺取學校高額的獎金為目的,為滿足自己的私慾,去擠壓他人的理想,你們說是傳奇,實是對中國高考制度的羞辱,一個復讀十年和一個應屆生一起考,本身就不公平,如同一個十歲人和一個一歲孩子賽跑一樣,能力閱歷都不一樣,你每年浪費一個名額,每年就有一個落榜生,你佔用社會資源,看似上進,實則為一已之利剝奪他人受教育權利;


當然,如果是高考發揮失常,或者是報志願掉檔,這種考生復讀值得鼓勵和支持,反之,以高考賺錢為目的的人,應該禁止高考!

其次,看看網友們的評論:

1 這種人就算清華畢業,也成不了什麼大事,智商在線,情商太低,而且年紀那麼大,就是逃避現實浪費時間;

2 本村有個人高一到高四讀了兩遍,人稱八年抗戰,第八年同學見其直呼班主任名字,當時同學暗中驚其為大神,後來才得知班主任當年與其是高中同學,不過皇天不負苦心人第八年終於考上了,現在本地一個好單位任副職領導。

3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時,我正上高中。當時班主任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心理,一直在告誡我們:明年不準復讀生參加高考了……這麼多年以後,自己當上老師也是快退休的人了,見證了好多好多的復讀生,才想明白自己的班主任是想用激將法讓我們當年都能夠考上個什麼學校呀!

4 我老家鄰居第一次高考被複旦錄取,不甘心,復讀一年,考上清華了,貌似後來並不怎麼光鮮!一個大男生不怎麼愛和人交流,上高中時都不會騎車,估計自家親戚都認不全,智商可以,情商不行;

5 我就佩服這樣的人,有理想,有目標,堅持不懈地堅決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笑。不怕笑,給我20年也考不上清華北大。若能考上和條件允許的話,我一定選擇考!

6 我小孩今年考超重本20分,填志願都不服從,非堅持他想上的專業導致被退檔,現在要復讀,我的心在滴血!


遊戲大咖王


我高中有一個同學,復讀了兩年的,在北方的話不算多,我知道的在河南那一帶,復讀個五六年的人都有,但是他們的情況我不是很熟悉,我這個同學比較熟悉,第一年高考三本,第二年考上了二本,但是志願填高了,所以落榜了,第三年高出重點線100分,去了中南大學的讀醫學,對的就是那個牛逼的湘雅醫學。她畢業比我們整整晚了六年,因為她是本博連讀,直接8年,然後高考比我們晚了兩年。現在似乎在規培,應該算是比我們晚了10年出來,但是人家的出來的起點比我們高啊,在中山大學附屬醫院工作,牛逼的不得了。

其實復讀主要看自己,如果有夢想,有實力多讀兩年沒關係,說不定你再堅持一下就成功了呢


太陽愛上月亮卻拋棄星


有的人復讀復讀成魔了,有的復讀復讀成神了。

我們學校有個名人,八年復讀年年一本,誓要考清華北大,結果年年失敗,屢敗屢戰。

書,眯著眼睛能背出來。

題,看一遍就知道解題思路和心算答案。

老師不在,在講臺上代課毫無壓力。

三點一線,八年如一日,日日如此,年年如是。

但是,上限就在哪裡了,雖然勇氣和毅力可嘉,真心不值得。

越投入越不甘心,越不甘心越要復讀,越復讀壓力越大,惡性循環,心理都出問題了。

家庭和輿論的雙重壓力,最後這位老哥在校長的逼迫下,選了好一點的一本。

填表那天下午,這位老哥披頭散髮,邊跑邊哭,邊哭邊跑,鬼哭狼嚎:

“懷念我們的青春……”

站在邊上的人都不敢去勸,因為去勸的情況是這樣的:

“老哥別傷心了,考了多少分?”

大神邊哭邊跑:“一本,又是一本……”

跟范進中舉差不多,范進是高興得發瘋,這位老哥是氣得發瘋。

等大學四年讀完,都三十多歲了,父母都老了,家庭婚姻事業接踵而來的壓力齊至。

你問這老哥後悔嗎?結果是不太圓滿,

但在復讀的那些日子,他確實挺開心的。

再說一個復讀成神的吧

一位參加奧數的大神,因為發揮不理想,自主招生被刷下去。

大神屁顛屁顛跑來複讀了,就開學看見人,其餘時間

大神在家

自學大學教材!

最後兩個月,來學校複習了一段時間,

結果,他拒絕了清北,去了復旦。

現在還流傳這位學神的傳說。

也許,這就是命吧。

對普通大多數而言,復讀基本到一本也就到頂了,一次兩次也可以放棄了,

一定要對自己有清晰的認識,太多沉沒的時間成本,真的不值得。

高考雖然重要,但是社會經歷在校園是換不來的。

高考不如意,並不代表人生就去一定會輸。

各位,加油!


遊戲路人甲


當然是和大多數人一樣過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啦,哈哈。問這個問題的人可能已經在考慮是否要高四復讀了。其實完全不必擔心復讀。高考是人生的轉折點,可以說是每個人生命中最關鍵的一次考試,畢其功於一役,因為臨場發揮不好而落榜也可以理解。好在高考雖關鍵,但也有補救措施,那就是復讀。既然可以復讀,那麼就存在復讀多年的情況,這個是偶爾中的必然,不必過於糾結。

我大學的一個舍友比我大四歲,入學的時候我們都很好奇,後來經瞭解他連續復讀過三年,等於讀了兩個高中。一開始的確有些許尷尬,主要是因為年齡的問題,大家也偶爾取笑他,各種起外號。但久而久之,彼此也都不在意了。相反或許因為比大多數同學年齡大、更加成熟的原因,他在我們同學之中人緣很好,對待問題的很多看法和見解也遠超我們這些“小朋友”。畢業找工作的時候也曾經有公司質疑過他的年齡,但是一句“復讀過幾年”簡單一帶而過就好,並沒有遇到多麼大的阻力。

因此復讀多年也並沒有像大多數人想的多麼恐怖。只是證明你在求學的道路上比別人遭遇過更多的坎坷,但最終結果依然是可接受的,同樣獲得了大學的學歷學位,同樣的就業。而且高考最磨練人的意志品質了,高考的苦痛經歷應該是所有人腦海中揮之不去的陰影,多次經歷高考在人生歷練上也不失為一種無奈而珍貴的考驗。大學階段從頭開始,過一個充實有意義的大學四年,考好相關的證書,有一個亮眼的學習成績單和導師評價,找工作的時候通常不會碰到阻礙。企業很少因為高中復讀多年而對應聘者有歧視的。

上啥班,幫助你在職場裡做得更好。歡迎小夥伴們關注上啥班微信公眾號,我們一起討論,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等你哦~


上啥班App


我自己就是復讀過一年的人,我身邊也有復讀過很多年的人,我說一說他們吧。

我高考那一年剛好趕上三本院校全部改成二本,所以那年的二本分數線可以說只是往年的三本線,我高了二本線20多分,本以為得一個二本院校讀是穩了,挺滿意的(本人成績平時都達不到二本線)。結果能得的全是以前的那種三本院校,費用太高,就選擇再讀一年,也遇到了許多像我一樣的人。

在復讀班裡,絕大多數都是上了二本線的,但都得不了真正的二本院校讀的那種人,還有一些是已經復讀了好幾年的人,不甘心讀一個普通院校,一讀再讀。

才去復讀班的時候,所有人都壯志凌雲的,目標幾乎都是一本打底,那種決心,整個教室都充斥著,每天大家都是看書問問題,學習氛圍真的很重,我滿心歡喜的覺得來對了地方。

可才過了兩個星期,大家都熟悉了起來,可能是開始所有人都太緊張了的緣故,慢慢的大多數人都鬆懈了起來,上課不再那麼的認真,甚至都無心於聽課,老師在上面講,我們在下面聊。

過了快一個月後,班上開始浮躁起來,真正認真學的沒幾個,玩鬧,逃課,抽菸,下課約喝酒等慢慢盛行了起來,大家都覺得自己早已成年,誰都管不著自己。

這種狀態我沒想到的是,一直持續到了高考。甚至到了快高考的那個月,可能是老師也對我們放棄了,幾乎不管我們了,我們也更加放縱瘋狂,高考完,我們也完了。

我很幸運,即使幾乎玩了一年,也還得了一個二本讀。但我身邊的人,幸運的太少了,絕大多數成績沒有絲毫提升,甚至下降不少。但也有一些從開始就向著最初的目標努力的,最後的結果也沒讓他們失望。

最後沒考上的有一些選擇隨便選一個專科學校讀,也有一些不甘心,選擇再戰一年。

現在我在外讀大學,回來時已經有了分數線,不由感嘆時間之快。也在以前的同學朋友口中瞭解到,有幾個選擇繼續復讀的同學今年又是差幾分,沒考上。聽他們說這些人又選擇復讀了,好像都開學了。

也聽我們復讀班的老師說過,他的一個親戚讀了六年高三,最後也只考上了一個普通二本,現在在一個普通初中教書,還沒他這個專升本的混得好。也聽他說過復讀一年就考上清華北大,最後功成名就的。

這裡我奉勸廣大高三畢業生的是,復讀一定要慎重,考慮自己的情況是否值得復讀,是否有決心和毅力再戰那枯燥無味的高三,是否經得起墮落的誘惑。復讀真的和以前不一樣,想清楚在決定,不高估自己的毅力,不低估自己的能力,就這樣了。


撿拾回憶的瘋子


我一個學生復讀了三年,參加了四次高考,最終考入某211大學!

學生家庭條件一般,但是很勤奮,成績也很好,英語是短腿科目,就算英語只考及格,第一年也應該考入不錯的大學!

可是,這孩子性格優柔,敏感,心事重,第一年考試連專科線都沒達到!就是因為緊張到考試時腦子真的一片空白!

復讀第一年考試是這樣,第二年還是這樣,第二年復讀時老師沒空上課都讓他來講,一些試卷的講解都是他來講!

復讀三年期間,大量時間花在英語上,最後還是剛及格,第四次參加高考時,他說自己放下了,無所謂了,考不上就不再復讀了,去打工!

在英語只考八十多分(總分150)的情況下去了某211生物工程專業,後來跟了國內某知名教授專門做實驗,現在在某公司是技術帶頭人,一堆的專利!

這是印象最深的復讀多年的例子,唯一的一個,因為緊張耽誤了三四年,他讀大學時,他那一屆的很多讀專科的已經畢業了!


九鬥學生心理


這個問題太大,大得可以寫出幾百本書來。因為,在剛剛恢復高考的那些年,復讀生之多,可以說鋪天蓋地。筆者就是復讀兩年,第三年才考上的,且只是考上一個中專。

1978年高中畢業,按照當時的成績排名,放在現在,至少也該弄個211吧,可是,比錄取分數線差了18分,連填志願的資格也沒有。

1979年第二次參加高考,由於那時大學與中專分開考,報了箇中專,因高考前幫助姨娘帶孩子三個月,未能好好複習,差了五分。

第三年,也就是1980年,算命的說,肯定沒有問題了。按照成績,也確實不應有問題。當老師的姨娘怕我失手,代我報考了中專,考分在全縣排名靠前,雖遇到一點小麻煩,但順利錄取。所以,到現在為止我的工齡都要比錄取大學的少兩年。

中專畢業後,留校當過團委書記,當過教師,後來調到政府機關,一干就是27年。而不管在哪裡工作,最喜歡的還是寫作。寫過文學作品,寫過經濟論文,寫過十五年八股文,直到2006年起寫評論。也只有寫作,才是最愛,最讓自己有成就感。大大小小的文學作品發了幾十篇,經濟論文幾十篇,八股文少說五百萬字。而評論,尤其是經濟評論,應在8000篇以上,1000萬字吧。

這就是一個復讀生的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