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食堂現「抖英」,網友:食堂不改變,外賣來改變

這幾天,今年考上大學的新生都陸陸續續開學了,終於迎來了他們期待已久的大學生活,也終於有比較可觀的生活費了。大家都知道,大學生活中,伙食費是佔比較大一部分消費的,一日三餐,加上夜宵,一個月也要個把千才能下得水。其實大學食堂的飯菜也並沒有很貴,但是想要吃飽就有點難了,有同學還分享了他們食堂出現的“抖英”。

大學食堂現“抖英”,網友:食堂不改變,外賣來改變

這位同學表示,他們食堂有一位打菜的阿姨名字裡有個英字,而這位阿姨在給同學們打菜的時候經常要抖一抖,抖三抖,有些比較調皮的學生就給這位阿姨給取了個外號叫“抖英”。每天打飯都被“抖英”抖來抖去,也難怪大家會給取外號了。自己花錢吃飯,還吃不飽,這對新生來說還是比較不適應的。

大學食堂現“抖英”,網友:食堂不改變,外賣來改變

對於食堂阿姨的這種行為,以前的學生可能就沒辦法,再抖也得去吃,但是現在這幾年外賣行業的興起讓學生們多了一個選擇,有同學說,食堂有“抖英”,那我們就用外賣來改變啊。然後,我們就可以看到在放學後,校園門外都站著一大幫為學生們送飯菜的外賣小哥,雖然得出去門口接外賣,但是相比起在食堂吃不飽,還是吃外賣來得實在。

大學食堂現“抖英”,網友:食堂不改變,外賣來改變

對於食堂大媽經常手抖這件事,網友們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一個學生抖掉1元,五千學生抖掉5000,一天三頓15000,一月450000,一年按9個月算4050000元。一年能抖400萬誰不抖。

手抖只能算低技術含量,我們的食堂阿姨,番茄炒蛋看著全是雞蛋,一勺過來都是番茄,紅燒肉看著肉多,一勺起來都是土豆塊,手法乾脆利落,無需抖動。

學校食堂打菜的叔叔大媽經常手抖,那是遺傳病,要理解下,本來勺子就小,三抖兩抖的,最後就剩下菜湯和一點點菜了,最後菜吃不完,倒垃圾桶裡,回去餵豬又是賺錢的門道。

我記得有次吃盒飯,那個大媽給挖了小勺子紅燒肉,然後又從我盒飯裡面挖了兩個回去了,我也是醉了。我估計裡面一共也就8小塊。

想前兩天,我看食堂窗口裡有蘿蔔燒骨頭,那骨頭在蘿蔔上面,雖然沒有很多但也不是非常少,就想總能舀到一兩塊吧,結果阿姨給我舀了一大勺全是蘿蔔,還是苦蘿蔔。

大學食堂現“抖英”,網友:食堂不改變,外賣來改變

各位網友還遇到過怎樣的食堂打菜阿姨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