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资讯|绘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入江西,飞机近南昌而缓落,可以从空中俯瞰长江,玉带一般绕着大地,江面阔达,江水厚重,船只星星点点,倚岸农田纵横,想象着人在其间,渺小却有千万年的活力。

赣鄱大地素来水资源丰富,境内河流3700余条,流域面积约占全省面积97%,其中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河”注入鄱阳湖,而后入长江,哺育4600万赣鄱儿女。

“五河归鄱湖,鄱湖入长江。”依托资源环境优势,2016年8月,江西被列为全国首批3个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该省以“五河一湖一江”为重点,围绕水污染治理、生态修复与保护、岸线资源保护利用、绿色产业发展等领域,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绿色协同发展,提升长江中下游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

今年4月召开的全省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动员大会上,作为长江流域承东启西关键节点的江西发出强音:以最大决心、最硬举措,坚决打好“共抓大保护”攻坚战,努力交出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优异成绩单。

美丽中国资讯|绘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美丽中国资讯|绘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美丽中国资讯|绘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美丽中国资讯|绘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九江:打造长江“最美岸线”

九江城依江而建,素有“江西北大门”之称,2200多年来,这里的百姓守着152公里长江岸线,安居乐业,长养子孙。江西省政府明确提出,努力打造长江“最美岸线”,为保护长江生态系统作出更大贡献。

彭泽郊区,艳阳拍打八月的江面,粼粼波光与船只马达默契协奏,江边348根直径一米有余的定桩矗立水中,支撑人们24小时不停工,建造江西省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九江港彭泽港区红光码头。该码头建成后将发挥水水联运、水铁联运、水公联运等多式联运优势,构建绿色低碳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强化港航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带动作用。

时光倒退至去年2月份,同样在拥有46.5公里沿江黄金岸线的彭泽县,当地政府大力开展非法码头整治,28天内全面拆除沿江20座非法码头,并对非法码头旧址复绿,避免“小散乱”码头给沿江环境带来巨大破坏。

打造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科学利用长江岸线,是九江市政府打造水美、岸美、产业美、环境美的“最美岸线”重要内容,为此,该市制订出台了《九江市长江“最美岸线”的实施方案》和《九江区域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方案》。数据显示,近年来九江市大力整治非法码头,共拆除码头76座、泊位85个,腾出岸线7500多米,狠抓矿山治理复绿,共关停矿山183家,复绿3400亩。此外,该市明确严禁距离长江和修河岸线及鄱阳湖周边1公里范围内新建化工项目,严禁距离长江和修河岸线及鄱阳湖周边5公里范围内新布局有重化工业定位的工业园区。“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导向下,各家企业也纷纷加入生态环保攻坚行列。

位于九江市永修县杨家岭地区的江西蓝星星火有机硅有限公司,有机硅产能位居亚洲第一。今年,公司主动追加生产资金1亿元升级设备,引进生物技术处理生产环节产生的污水,污水处理精细化程度比国家标准还要严苛。“一家企业环保做得好,才真正有生命力。”蓝星星火财务总监胡刚视察厂区时如此总结。

位于九江瑞昌市黄金工业园的瑞昌金达莱环保有限公司,主要经营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近年花费1000万元引进全新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处理能力大幅提升,日处理能力由2.5万立方米增加到4万立方米。

两家企业的污水设备改造资金均由农业银行九江分行倾力支持,谈到金融助力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该行行长张建成语重心长地说:“我们作为‘最美岸线’建设的金融主力军,就是要引金融‘活水’,还一江‘清水’、一岸‘翠绿’。”据了解,该行还大力支持了当地工业废物回收、地沟油回收等新型环保企业,并先后为九江中冶环保、九江力山环保等企业提供项目建设和流动资金贷款3.7亿元。

可以说,九江市整合全市资源,围绕“水”字,从路、港、岸、产、城等多个维度,调动全市各方力量系统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形成了全市共抓大保护的工作格局。

五河一湖:全流域筑牢生态屏障

被郑板桥誉为“名满天下”的一代画圣八大山人朱耷,36岁时想“觅一个自在场头”,找到距南昌城郊15里的天宁观,改建为“青云谱”,以示“青云”传谱,有牒可据。

三百年光景倏忽而逝,圣人故去,仙居存世,成就了今天以传统文化为主轴、以梅湖生态美景为纽带的江南都市历史文化生态景区。南昌市民闵师傅和许多当地人一样,喜欢周末闲时到梅湖景区随意走走,看那里曲水环绕、绿树成荫、如诗如画,有一种纵然不在苏州城,依然饱览亭台水榭的满足感。

“前几年不是这样,梅湖的水一阵子酒红色,一阵子发黑发臭,湖里还经常漂死鱼和水藻。”闵师傅介绍,当时生活污水和附近企业生产废水随意排放,造成梅湖水质严重恶化。因为梅湖位于象湖、抚河水系的上游,发臭的湖水又继续影响下游水质。

治理迫在眉睫。当地政府启动了包括河道截污清淤、引水活化、岸线治理等在内的梅湖水系综合整治工程,总投资9亿元。兴业银行南昌分行积极助力,与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共同设立南昌水投保险债权投资计划,该行开立融资性保函,引入保险资金13.7亿元,期限7年,为项目解决了资金需求,还了八大山人眼中梅湖的本来面貌。

梅湖、象湖同属南昌十湖,湖水融会贯通,汇入江西“五河”,通过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江西省政府全力推进“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攻坚行动,视省内丰沛的水系为发力点,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为构筑长江中下游生态安全屏障贡献江西力量、展现江西担当。

在鄱阳湖周边,400多家石材加工点全部关停,整顿升级后,30多家有条件的企业搬入配套了新型环保设备和先进生产工艺的新园区,再不让粉尘漫天,再不让未经处理的泥浆排出汇入鄱阳湖。去年秋天,绝迹20多年的颌针鱼大量回归鄱阳县河区,让当地百姓喜出望外。

在吉安赣江边,由国家开发银行、农业银行等多家银行机构组成银团贷款支持的峡江水利枢纽已经正式运行8个月,该工程被列为国务院立项审批的中国四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去年末试运行阶段已创造清洁能源发电经济效益逾12亿元。工程还做到了蓄水涵养水分,扩大湿地面积,调剂局部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

在萍乡,作为全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该市通过三年试点创新,全域范围内生态治水成效显现,实现了“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在南昌安义县,顺来城市客运公司老板郑树来,借助国家补贴、县财政和县农行的资金支持,用心描绘着农村客运新能源蓝图,26台新能源巴士现在每天接送乘客3000人次,方便全县乡村中短途客运的同时,不产生任何尾气污染。

…… ……

近两年来,江西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实施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中之重,着力强化长远生态治理制度设计,全流域筑牢长江生态屏障。目前,江西省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质量稳居全国前列。

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

最近一年多,兴业银行南昌分行绿色金融中心总经理徐德林和团队成员忙碌的脚步一直没有停过。

“政府牵头,银行跟进,很多好的项目会快速落地。”徐德林所指的正是2017年6月正式获批建设的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据了解,为更好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党和国家不断为江西送来政策红利,2016年6月,国务院同意批准设立全国第18个国家级新区江西赣江新区,而后又选择江西与浙江、广东、贵州、新疆等五省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作为国内首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以唯一银行代表身份,参与起草《江西省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实施意见》,还参与了赣江新区绿色金融试验区实施推进的专家论证和相关制度的起草讨论。

不仅是兴业银行,江西省内众多金融机构齐齐聚焦赣江新区,为其发展出谋添力。今年3月,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7家商业银行在赣江新区设立绿色支行,成为全国首批绿色银行网点。九江银行在赣江新区设立全省首家绿色金融事业部,人保财险设立绿色保险创新实验室,新区与腾讯集团合作设立金融科技实验室、与中国移动合作设立移动大数据中心。

“新区建立了绿色项目库。一期组织全省填报备选绿色项目248个,首批绿色项目数据库共遴选认定赣江新区绿色项目26个,意向融资金额约110亿元。”赣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熊一江介绍。

7月20日上午,总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的赣江新区绿色创新发展综合体正式开业。这家综合体旨在整合试验区品牌资源,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新的有效模式。从外表看,综合体的基础是一条示范街,街道两边各家金融机构有序而建,招牌打眼。至今,综合体已聚集17家商业银行、5家保险公司、4家互联网金融公司、8家交易场所。

江西省政府金融办副主任许忠华透露:“下一步,新区将做好激励政策落地,引导金融机构用好绿色信贷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支持将绿色贷款纳入信贷资产质押创新范围。加快推动省区合作设立绿色产业引导基金,推动赣江新区设立财政专项资金和风险缓释基金,对绿色信贷进行担保贴息,对绿色债券认证、发行费用和绿色保险保费给予补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