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楼跳下、猝然离世,一夜之间互联网成了高危职业

任正非说,“你不当CEO,不会理解有些CEO为何要自杀。”

- 1 -

一天内,2位互联网创业者

非正常死亡

8月7日晚间,前腾讯员工、法兰互动创始人甘来,发了最后一条朋友圈:“谢谢,我会在天堂安好。”

22楼跳下、猝然离世,一夜之间互联网成了高危职业

。。。

。。。

对不起

先暂停一下

基哥突然想哭

。。。

。。。

在那天早上,他从22楼,离开了世界。业内流传,他创办的法兰游戏,在2018年2月进行了破产清算。

22楼跳下、猝然离世,一夜之间互联网成了高危职业

而在同一天,谷安天下&安全牛创始人,李华也离开了这个世界。

22楼跳下、猝然离世,一夜之间互联网成了高危职业

今年以来,在互联网领域创业,似乎变成了个高危选项。。。

- 2 -

天才创业少年

茅侃侃

茅侃侃曾经被誉为“京城IT四少”、“80后第一批创业者”、“23岁身家6000万”。

但1年前,就开始有消息称,茅侃侃被“逼到绝路”,面临公司濒临破产、60名员工仲裁,甚至连车房都已抵押的窘境。

而在今年1月,茅侃侃也发了最后一条朋友圈,给出了这样一个结尾:

嗯,我爱你不后悔,也尊重故事的结尾。

22楼跳下、猝然离世,一夜之间互联网成了高危职业

2016年10月,春雨医生创始人兼CEO张锐,因突发心肌梗塞去世。去世前张锐曾说:

每天吃不好睡不好,晚上睡前会担心资金链断了怎么办。

2018年的1月,游戏界的元老级人物,知名手游开发者冒朝华,因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越来越多的类似事件,告诉我们,互联网创业之路,极度凶险!究其原因,到底是什么样的压力,压得这些创业者们喘不了气,最终走向死亡呢?

- 3 -

资本热潮降温

几年前,经济形势尚好。资本市场资金充足,大家纷纷投身互联网创业,这种吃钱的项目。

成功案例当然是有的,光2017年,国内就催生了35家,估值10亿美元以上的独角兽,紧追美国的步伐。

然而这种催生,往往是一种催肥。飞得太高,是能摔死人的。。。

互联网公司,一开始都爱冲规模,抢占市场,往往初期都不赚钱,例如滴滴、京东都是这样的模式。

可资本风向一变,中央推进去杠杆、防风险的政策,并不断强化金融监管,广义流动性总量收缩影响到了VC领域。

这就导致了很多风投不再把资金,或者根本没有钱,投入到这些新兴的互联网公司中。

那就惨了!强如风口上的猪:京东,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在第一轮融资用光后,也面临这倒闭的危险。正值金融危机,没有人愿意掏钱给一个不知何时能盈利的企业。

那段时间,京东就是白菜价,可白菜价都没人敢投。刘强东一天见五个投资人,说同样的话,得到的答复也是一样:拒绝。“对兄弟们那种愧疚和痛苦一拥而上”。

公司的重压,员工的盼望,能摧毁一个坚强的男人。

- 4 -

融到钱就安全了吗?

在A股市场上,上市的独角兽,拿到的钱够多了吧?可华大基因、360、药明康德、深信服、科沃斯、工业富联以及宁德时代这7家公司,在近一年高点以来全部呈现下跌趋势。

其中,下跌最多的是华大基因,它比自己近一年最高点的股价下滑了72%。

22楼跳下、猝然离世,一夜之间互联网成了高危职业

今年6月以后,独角兽的热情都在下降,而独角兽所产生的泡沫也即将破碎。

- 5 -

愿逝者安息

回到现在,谁又能说甘来和李华,不是这次独角兽泡沫中的牺牲品?

互联网创业者,就是与时间赛跑,与风口赛跑,与红利期赛跑,与募资寒冬赛跑……

如今,创业者等着拿投资人的钱“续命”,而资本也捂紧了口袋在观望。

员工的期盼、资本回报的高压、舆论的裹挟、合作伙伴的利益斗争,这些都对创业者带来的多方面的巨大压力。

在无数个孤独的黑夜不断的鞭笞着创业者继续顶下去,坚持下去,又或者,再也坚持不下去。

雷军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说实话我觉得创业真不是人干的事,都是阿猫阿狗干的

,一个正常人绝对不会选择创业。因为一旦选择创业,就选择了一个无比痛苦的人生,压力、困惑、别人的不理解甚至是看不起,真正能走向成功的只是极少数,绝大部分创业者都成了铺路石。

最后,愿甘来、李华一路走好。祝所有创业者都能越过自己的至暗时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