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創新「協會公司制」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新路徑

彭州:創新“協會公司制”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新路徑

夏季,正是小龍蝦的銷售旺季,隨著消費者對小龍蝦的喜愛升級,小龍蝦市場一路火爆。

在成都若水河鮮餐館,來自彭州市昇平鎮的稻田小龍蝦受到消費者追捧,該餐館負責人表示,“昇平的稻田蝦綠色生態、肉質鮮嫩,一路走俏。”

據《2018四川省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顯示,四川年消費小龍蝦量保守估計在7萬-8萬噸,其中90%的小龍蝦來自湖北、湖南等養殖大省,本地小龍蝦供不應求。

而彭州市昇平鎮河渠縱橫,是稻田蝦、稻田魚生長和繁殖的理想地。

2017年,在協會公司的組織下,稻田魚蝦規模養殖戶數量達到16家,帶動農戶576戶,種養面積達6782畝,年產稻田魚蝦米2712.8噸,稻田魚產量達81萬斤,稻田蝦產量達30萬斤,年產值達7663萬元,畝產增收1萬元。今年,規模養殖戶發展到50餘家,輻射帶動農戶達到1076戶,涉及種植面積11364畝,預計年產稻田魚蝦米4312.8噸,稻田魚產量達146萬斤,稻田蝦產量達52萬斤。

如今,不僅這些特色農產品端上了全國各地老百姓的餐桌,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帶領下,昇平實施農旅融合,打造集生態養殖、鄉村旅遊為一體的都市休閒現代農業,助推鄉村振興,帶動盤活了當地經濟發展。

彭州:創新“協會公司制”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新路徑


轉變 從稻魚到稻魚蝦 延伸產業鏈增收

肥美富饒的水土是昇平鎮優良的資源稟賦,每年水稻栽插完畢,昇平鎮村民會將拇指大小的“貓貓魚”放入稻田,不需要人工投放飼料,任其自然生長,再到每年6月中旬,出產的稻田魚鮮嫩爽口。

此前,全鎮零散有幾百畝稻田養殖魚類,昇平鎮的養殖大戶韓宗亮算了一筆賬,平均每畝水田可產稻田魚40斤,按15元每斤左右計算,產值約為600元。

“貓貓魚”風味獨特,是彭州的本地特色,主要在本地以及周邊區縣消化。韓宗亮談到,但市場日趨飽和、輻射半徑有限,季節性過強,以及相關產品的產業化、商品化底子薄,當地群眾的產業增收出現了瓶頸。

轉折發生在2016年,得益於成都市發改委的支持,昇平探索建立科技化、高標準的稻田魚示範基地。在上兩級黨委、政府的引導下,當地將眼光瞄向了時下方興未艾的小龍蝦養殖,經過與專家調研後得出結論,“昇平的水源環境較好,稻田資源豐富,適宜開展稻田魚蝦循環種養產業。”

在反覆試驗下,2017年,小龍蝦與水稻魚共作共生的科學養殖方法醞釀成型。在此過程中,老百姓也相繼參與到小龍蝦養殖中。

彭州:創新“協會公司制”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新路徑


探索 創新“協會公司制” 解碼產業振興新路徑

2017年9月,昇平鎮成立“彭州市稻田魚蝦協會”,該協會設立黨支部,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積極發揮產業帶頭引領作用。同時,由該協會會長代為公司法人,成立成都市彭升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構成了一個主體、兩個身份並行的自組織,吸納了農戶、家庭農場、涉農企業、餐飲企業、科研院所、金融機構等51個成員,集“產學研銷”於一體。

彭州:創新“協會公司制”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新路徑


如此,形成了“協會公司制”的架構,相當於打造了一條“兩端帶閥門管道”,協會和公司各司其職——協會對內,主要負責農技服務、農資採購、生產統籌和質量監管;公司對外,作為市場主體進行商品營銷、品牌推廣、市場服務和融資服務。

創新“協會公司制”,一方面,有利於在前端,控制好向農戶採購初級農產品的“質量關”;另一方面,有利於在後端,把握好農產品進入市場的“品質關”。

彭州:創新“協會公司制”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新路徑


在協會公司的帶領下,昇平加速打造農業品牌,註冊了“漁樂昇平”商標,申請了“魚香米”“蝦香米”“稻田魚”“昇平青蝦”等包裝設計版權,著力打造稻田魚、稻田蝦、魚香米、蝦香米四個特色拳頭農產品,通過電子商務及菜博會展銷,遠銷北京、山東等地。

對技術升級,昇平積極發展產學研聯盟。目前,共引進新品種、新技術7項。2018年,協會公司得到中科院亞熱帶農業生態所支持,落地了2017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之一——巨型稻及稻蛙鰍循環農業項目,實現了“稻田魚蝦”產量倍增計劃。同時,在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支持下,開展了田坎羊肚菌等卓有成效的農業科技項目孵化。四川水產學校“300畝魚蝦良種選育基地”的落成,昇平稻魚蝦產業進入迭代升級。

為進一步實現利益共享,協會公司統籌建成1000畝立體綜合種養核心科技示範基地,以“規模戶股份化合作,小農戶免費參與”的模式,解決全鎮立體綜合種養佈局零散、示範效果不強的問題。

彭州:創新“協會公司制” 解碼鄉村產業振興新路徑

成效 畝均增收過萬元 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今夏世界盃期間,小龍蝦加啤酒成為成都人夜宵中的“爆款”,“小龍蝦根本不夠賣”成為相關商家和市場的明顯體會。

趕上火爆的市場行情,昇平鎮的養殖大戶享受到了落入口袋的實惠。作為返鄉創業的代表,昇平鎮蝦鄉緣家庭農場的鄭智偉給出對比數據,“實行稻蝦混養模式,畝產小龍蝦400至500斤,平均每斤售價為30多元,實現畝均增收1萬多元。”

在佔地上百畝的蝦鄉緣家庭農場,鄭智偉在協會公司的引領下,農旅結合謀求發展,圍繞稻田魚蝦生態養殖延伸產業鏈,打造集養殖、垂釣、餐飲、住宿、旅遊觀光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項目。同樣作為養殖大戶的韓宗亮,開設了名為“韓家廚房”的餐飲店,他飼養的小龍蝦出產後,直供餐廳,從生產端“鏈接”銷售端。

助推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昇平將利用鎮域內自然泉眼、林盤景觀、昌衡故居等優勢資源,全力發展具有昇平特色的集吃、玩、遊、娛、文為一體的休閒旅遊產業。目前,打造了6個田園綜合體。

升級 持續壯大集體經濟“協會公司制”提檔升級

群眾的投入見到實效,大家發展產業、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也越來越高。

在過去兩年裡,“協會公司制”針對的是單一的產業項目,要進一步壯大集體經濟,昇平展開更深入的探索——創新的步子邁得更大了。2018年,昇平嘗試“協會公司制2.0版”,通過清產核資盤清各村入股集體資產、資金,確定各村入股比例,再由12個村(社區)召開村民代表大會,選出股東代表,並授權入股集體資產管理公司,各村(社區)的股東代表作為股東,成立全鎮人民所有的資產管理公司,對昇平鎮集體資產進行統一管理和運營。

以該公司來整合資源。將上級項目補貼資金、涉農項目資產等注入集體資產管理運營公司,同時以公司為主體積極申請財政補助資金和相關專項資金。通過投資參股或項目資產經營權租賃,將以上資金產生的收益惠及鎮全體村民,既能保證上級政策意圖落地落實,又能集中資金撬動一批項目落地實施。

以該公司為平臺撬動社會資本。將集體資產股份化和社會資本組成混合所有制公司,或者採取項目資產經營權租賃給合作方的形式,個性化制定合作模式,構建穩定收益。目前,優質菌工廠、魚蝦米加工廠、環農莊民宿群、廣告文創4個項目完成了前期工作。

下一步,將全面推進黨建工作進入公司章程,納入公司的管理體制、管理制度和工作規範,明確黨組織在公司決策、執行、監督各環節的權責和工作方式,以及鎮黨委“黨要管黨”的指導作用,確保集體資產無流失,盤活和壯大集體經濟,致力“協會重服務、公司重經營、致富小農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