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座霸,兩種文明的碰撞——侵犯我的權益OR你這麼難說話?

座霸事件背後:“民權”覺醒,“王法”需變“民法”

近期連續幾起高鐵“座霸”事件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在譴責“座霸們”道德低下的同時,乘警對於高鐵公共秩序維護不力也被人詬病。儘管事後警方對“座霸”按照擾亂公共秩序進行了處罰,但是對於公共秩序維護缺乏主動性以至於事態擴大的現象還是值得深思的。

虹野:座霸,兩種文明的碰撞——侵犯我的權益OR你這麼難說話?

這幾起“座霸”事件起因都非常簡單,都沒有觸犯高鐵的利益,都是因為“座霸”沒有按照車票指定座位就坐,其他乘客不願意與其交換位置導致。在這幾起事件中,如果乘客稍微好說話一點,“座霸”事件或許就變成了“謙讓”的“君子之風”了。

乘客不願意與“座霸”換座位,這說明這幾位乘客意識到了這個座位屬於自己的,他人應當事先與自己商量換座位的事宜,經自己允許後方可坐下。從這點可以看到這幾起“座霸”事件都來自於乘客的“民權”意識覺醒,對自己的正當權益的維護。而對於“座霸”們來說,他們可能認為這些不願意換座位的乘客“太難說話”、“太難通融”,把“權益之爭”當做了“意氣之爭”,以至於在座位上糾纏不休,這就是“座霸”們和“民權意識”覺醒者之間的差別。

當“座霸”們在高鐵上經列車工作人員勸阻無效之後,已經造成了公共秩序的混亂,此時維護公共秩序的乘警應該現身採用強制性措施維護公告秩序、保護乘客合法權益才是合理的,可惜的是在幾起“座霸”事件中,在列車工作人員勸阻無效的情況下,乘警都沒有來維護公共秩序。

虹野:座霸,兩種文明的碰撞——侵犯我的權益OR你這麼難說話?


或許有人說乘警只是在列車出現了重大的安全事故的時候才會出現,這種個人糾紛就不用“勞其大駕”了。“座霸”事件確實僅僅涉及到“民權”問題,儘管後來的“民權”問題逐步上升為公共秩序問題,這仍然沒有侵犯高鐵一絲一毫的利益。只要不出現逃票,乘警似乎都沒有出來維護秩序的意願。一度可能我們自己也都把乘警當做是高鐵的內部武裝人員了。

為何警方和法律對“民權”如此淡漠呢?這不得不說在傳統文化中,我們的法律往往被稱為“王法”,儘管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滅亡至今已經一百多年了,但是“王法”的概念依然根植每個人的基因之中。法律,以及法律之下的各個機構,為“王”服務的“習慣”依然盛行,只是“王”變成了各級“領導”罷了。我們幾乎所有的人談及自己和他人的行為的時候,都是從維護“國家”、“領袖”、“組織”的角度來討論行為的有效性或者危害性,而很少顧及到自己或者他人的行為對個人的權益的傷害,甚至根本就沒有意識到。我們幾乎每個人都遭遇到這樣一句反問:“如果只為你一個人服務,我們怎麼為人民服務呢?”這種反問不僅僅出現在強權部門,就連擁有一點點“權力”的“保安”都會如此。幾乎沒有人意識到法律、權力最終都要為具體的“個人”服務的,但是個人似乎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權利。

“座霸”事件頻頻發生,這意味著“民權”意識覺醒了。但當個人維護自己的權益的時候,為了避免直接衝突對公共秩序帶來更大的破壞的時候,亟需要的代表公正、客觀、權威的維護公共秩序的法律卻不能及時出現,而維護民權的繁瑣的司法程序,幾乎讓剛剛覺醒的“民權意識”全軍覆沒。但是,只有法律才能夠維護“民權”,這一點“座霸”事件中的網民們已經達成了共識。

一個社會事實上就是由千千萬萬“個體”組成的巨化的“個人”,維護每個個體的權利,就是維護這個巨化的“個人”的權利,昔日為極個別“王上”服務的法律則需要轉變意識,要真正為“民”服務才是。當然,為民服務的法律首先需要民眾權利意識的覺醒。“座霸”們的出現向全社會宣告,“民權”覺醒了,乘警還等什麼呢?法律還等什麼呢?

虹野 中華教育改進社理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