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T公交真的能夠緩解交通壓力嗎?爲什麼深圳等大城市不建BRT快速公交?

深圳青春故事會


目前我國BRT最發達是廈門市。BRT能不能緩解交通壓力,要視城市的具體情況看,不能一概而論。在有的城市,可能會緩解交通壓力,有的則未必,甚至還可能增大交通壓力。深圳等超大城市目前沒有建BRT公交系統,在我看來,有以下原因:

一,地面交通壓力太大

BRT需要設置專門的道路網絡,像深圳、北京、上海和廣州等超大城市,地面交通本來就承著重壓,如果在道路上設置一條專門的BRT快速公交線路,這就讓可供社會車輛行走的路線減少了,這會造成交通更加擁擠。想通過建立BRT,引導人們去乘坐而不自己開車出行?這當然會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不會太大,自己開車出行始終是大部份人的選擇,畢竟方便,坐公交多要換乘,很多情況下還要換乘幾回,麻煩。

二,常規交通系統發達

深圳等超大城市,常規交通網絡都非常發達,地面公交數量龐大,線路多,也開設有各種專線、快線。地鐵網絡覆蓋面廣,而且還在加建擴建。廈門的BRT發達,這可能與其地鐵不發達有關,因為廈門由多個島嶼組成,建地鐵難度大、成本高,其在2017年底才開通首條地鐵。

三,有其他緩解交通壓力的辦法

像深圳這樣的大城市,除了擴大地鐵網絡緩解地面交通壓力,在緩解地面交通壓力上,也採用了靈活的辦法。如設立公交專用道,在上下班高峰時段禁止非公交車通行;"借道左轉",在某些車流多的路段,借用對向一側的路口讓左轉車輛按專門設置的指示燈通行等。



影子伴你


深圳為啥不建設BRT?

BRT有兩種,一種是直接敷設在馬路上的,佔用路權,我國大部分城市都是這種模式,另外一種是建設高架,這個以廈門和成都為代表。

廈門BRT

我國流行的這兩種BRT模式在深圳都行不通,所以就棄用了。

第一種模式,深圳相對於上海和北京來說,面積小很多,北京16410平方公里,上海6340平方公里,深圳1996平方公里,。而機動車保有量已經突破300萬輛,可以說是全國機動車密度最高的城市啦!在這種情況下建設佔用路權的BRT只會加重擁堵。

第二種模式,建設高架BRT,深圳財政收入充足,建設高架BRT還不如建設高架地鐵,運量大得多。

基於以上原因,所以深圳沒有建設BRT。


小羅說深圳


BRT,就是快速公交系統。

這六個字有三層含義:快速,就是比傳統公汽速度要快,運量也要大,快跟上輕軌和地鐵了,介入傳統公交與輕軌地鐵之間。公交,當然是公共交通,BRT只是其中一種。系統,就是BRT是一個體系,主要有以下七個組成部分:專用行車道、車站與樞紐、特色車輛、線路、收費系統、智能交通系統、服務。

BRT有優點,比傳統公交運量大,安全,舒適,快捷,比建地鐵省錢。

BRT也有缺點,必須要有專門行車線路,這就大量佔用城市土地資源,擠壓其它交通工具的空間。

BRT還有一點,就是對其它交通工具和行人的要求很高,因為BRT有優先行路權。從武漢光谷開通不長時間的BRT運行情況看,已經出過幾次撞車事故了,都是私家車搶行。由於BRT是一種新型交通工具,它又有優先權,所以人們適應還有個過程。

目前看,BRT跑不快,雖然對傳統公交的運量有所提升,舒適性也有增加,但速度起不來,而且擠壓了其它社會車輛的行車空間,從緩解整個城市交通來說,BRT作用並不明顯,這需要社會車輛和行人有一個適應的過程,至少知道BRT的規則,讓BRT真正的快起來,安全的跑起來。

深圳等一線城市土地資源有限,社會車輛和人流龐大,而且經濟厚實,當然是發展地鐵更合適。

不過,隨著人們對BRT認識的增強和適應,BRT最終會象輕軌一樣跑起來,對豐富城市交通體系,對緩解城市交通壓力,對節省城市交建費用,都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正象我們當年沒有汽車時不知道給汽車讓路一樣,我們也要慢慢習慣BRT這種交通工具,BRT還是大有可為的。



無語石1


深圳沒有BRT,但其它很多大城市是有BRT的。比如廣州就建有BRT通道22.9公里,通行線路有三十多條,據報道日均客流可達到85萬人次,最高達96萬人次,成為亞洲唯一被評為“金牌標準”的BRT系統。上海的首條BRT快速公交奉浦快線也正式開通;北京、重慶、成都、杭州、鄭州、濟南、合肥、昆明等大城市均有BRT,還有其它一些城市大城市有計劃修建BRT。BRT對緩解公交壓力應該是有一定作用,尤其提高通行速度,方便市民快速到達一些地方。


深圳與廣州相距很近,城市建設方面互相都在借鑑。廣州BRT經過的中心城區,修建期間要佔道施工,對城市的擁堵感覺比修建地鐵還要嚴重。廣州亞運會之前的好些年,因為修地鐵、修高架橋等等,廣州市區感覺就像個大工地,到處都在圍欄施工建設。深圳市區面積更小,機動車擁有量也很大,廣州修建BRT期間對城市交通的擁堵,估計也會影響深圳修建BRT的熱情。


深圳雖然沒有BRT,但遍佈城市主幹道的公交專用道,也提升了高峰期公交出行速度。再加上其已運營及規劃的地鐵、有軌電車,以及開通的一些公交快線,可能更適合城市的需要吧。


whitedeer



手機用戶1740519364


BRT能不能緩解交通壓力,可以設定一個評價指標。人數道路利用率。鑑於BRT佔用了一條專用道,這樣,就可以分別計算一下該條專用道BRT運載的人數和取消專用道時該條道社會車輛運載的人數。比較一下,就知道結果了。

估計的計算結果,社會車輛運載的人數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