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权谋:内部错误要低调处理,否则显示管理无能!

【出处】《资治通鉴》第66卷 汉纪58

【译文】曹操西征关中时,河间人田银、苏伯造反,煽动幽州、冀州的百姓,引起混乱。五官中郎将曹丕打算亲自率军去征讨,功曹常林说:“北方的官员和百姓,乐于安定,厌恶战乱,服从朝廷的时间已很久,遵守法令的占多数。田银、苏伯等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狗和羊,造不成多大的伤害。现在,我们的大军在远方,境外有强敌,将军镇守邺城,身系天下安危,轻率出军进行征讨,即使平定,也不足以显示威武。”于是,曹丕派遣将军贾信去讨伐,随即消灭叛军。还剩一千余人,请求投降,参预讨论的人都说:“曹公从前下过命令,凡是被包围后再投降的,一律不赦免。”程昱说:“这是在战乱时期所采取的一种临时应变策略。现在天下已基本平定,不能随便杀戮;即使要杀,也应当先向曹公报告。”那些人都说:“军事上的举动,可以专断,不必请示。”程昱说:“专断是指临时发生紧急情况。必须当机立断。现在,这些叛民控制在贾信手中,因此,我不愿将军擅作决定。”曹丕说:“对。”立即派人向曹操报告,曹操果然下令赦免不杀。后来,听到程昱的建议,非常高兴,说:“你不仅明了军事策略,还善于处理别人父子之间的关系。” 过去的惯例,在击败敌军的文告中,杀死一人要报成十人。而国渊在报告斩杀人数时,都据实上报。曹操询问他原因,国渊说:“征讨境外的敌寇,多报杀死及俘虏人数,是为了炫耀武力,耸人听闻。河间在咱们的疆界以内,田银等进行叛乱,虽然取得胜利,建立战功,我心中却感到羞耻。”曹操大为高兴。

【解析】这一段文字,内涵丰富,权谋原理深厚。围绕着民众反叛,曹丕团队的权谋处理,可以说精准到位,权谋网分析如下。

1、轻动远举,虽克不武。

面对反叛,曹丕的第一反应是亲征,自己直接去屠灭反叛,来展示自己的领导力。但是这个方案很快被手下人常林给否定了,曹丕的重要任务是镇守后方,而不是平叛,即使赢了,也没有大的业绩。这看似简单的决策,就职场角度而言,很多人的会在意外事件面前忘记自己的主要任务,从而偏离自己的方向。在自己非主要的方向上,即使胜利了,也是错误的。但是这背后是有深刻的权谋原理的,权力高位的人,以稳定为主,以不犯错为主,干活非必要一般不亲自动手。就是曹丕作为曹操的继承人,打赢了不会提升更高的位置和威望,失败了会有损权威。

2、凡专命者,谓有临时之急耳。

将军贾信打败了叛军之后,面的投降的一千余人的处理,又产生了分歧,按照正常的惯例就是凡事包围后投降的,一律不赦免,而程昱要求释放,惯例是非常时期,为了震慑其他敌人的,但是现在基本属于和平年代,条件变了,就不能再坚持旧例了。更有甚者,要求曹丕实行专断之权。程昱告诫,非常时期能用,现在已经控制局面,有条件汇报,就必须回报。事后,这个行为得到了曹操的整体认可。这背后,充分显示了程昱的两大权谋思维要点。一个是,已经原则是不是适用,不能只看结论,而要看外部条件。条件变了,就不能固守旧例。另外一个是,不是临时之急,不能自行决断,就必须向领导汇报。

资治通鉴权谋:内部错误要低调处理,否则显示管理无能!

3、欲以大武功,耸民听也。

按照以往的习惯,战争结束后,汇报胜利数字的时候,都是一个人当成十个人来写。数字造假,古来有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炫耀武力,制造政绩,鼓舞老百姓的士气。但是这次国渊却没有做出任何的夸大,而是据实上报。原因就是这是内部斗争,数字越多,越显示自己的管理混论和无能。所以,把他变成一个很小的事件,避免抹黑自己。这个也揭示了一个权谋原理,面对外部斗争,尽可能的夸大自己的业绩,能够显示自己的能力,而面对内部的斗争,尽可能的掩盖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的目的就是怕自己被事件所影响,显示自身的无能。所以,通常内部矛盾都会低调处理。

经过上述的分析,我们能够三条权谋原理,首先是高层做事稳定为主,不能增加价值的事情不做。其次是,不是特别紧急不要擅自做主,都要往上汇报,领导不喜欢擅权的属下,不管你是不是儿子还是找什么借口。最后就是,内部矛盾一定要低调处理,不然会显示出自身的管理无能。

权谋网,让你的职场少走十年弯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