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飞院学姐”上热搜 家长焦虑的“欺凌”蔓延至高校?

未来网北京9月20日电(记者 李盈盈)今天,“中飞院学姐”一度出现在微博热搜榜第八位。“中飞院”是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的简称。据网友介绍,中飞院内存在校园霸凌和“等级制度”,学姐可以管理学妹的穿衣打扮,甚至和男生的交友情况。

有位网友爆料“一位学妹在学校广场看见中飞院学姐不叫,结果被学姐在群里发难”,且该学姐语气非常嚣张。消息一出,网友议论纷纷。

网友@MT素写道:“哇!是不是每天还要给学姐请安呀?”

网友@“乌鲁乌鲁hahaha”说:“我们当时大一的时候就是这样,关键你叫学姐好人家还不搭理你,不叫还要找你麻烦。”

“中飞院学姐”上热搜 家长焦虑的“欺凌”蔓延至高校?

网友微博截图

“中飞院学姐”上热搜 家长焦虑的“欺凌”蔓延至高校?

网友@“吃饭睡觉朱一龙”表示:“这不就和《默读》那个校园霸凌案一样么。全校性的狩猎者和绵羊。”

“中飞院学姐”的行为算不算校园欺凌?

2017年12月27日,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首次界定了什么是“校园欺凌”。《方案》首次明确,中小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包括中小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内外、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由此可见,大学生之间的一方欺压另一方的行为不属于校园欺凌的范畴。记者查询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官网获悉,该校是中央部属高校,不属于中等职业学校,也就意味着发生在该校学生之间的这种纠纷摩擦则不属于校园欺凌行为。

“中飞院学姐”上热搜 家长焦虑的“欺凌”蔓延至高校?

微博截图

不仅学生,有些家长也会把校园欺凌和受欺负混为一谈。然而,校园欺凌的社会关注度一直居高不下。9月16日,智课教育联合新浪教育发布的《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69%的中国家长担忧校园安全问题,其中学习成绩、校园安全、手机上瘾居家长焦虑的前三项。

2015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专题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校园霸凌指数已经高于PISA调查国家的平均水平。单就2016年、2017年就有超过33%的中小学生群体被调查出来曾经遭遇过校园霸凌,而这其中有4.7%的学生群体称自己长期在遭受校园霸凌。

近年多发的校园霸凌事件的确不容忽视。

智课教育家长成长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高燕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说:“每当我们谈到校园霸凌、幼儿园虐童时,经常都会站在被害者的角度。但是,受霸凌的是我们的孩子,实施霸凌的也是我们的孩子,如果实施霸凌的孩子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霸凌问题依旧无法得到解决。”

一旦发生校园欺凌校方切忌因为学校名誉而大事化小

首都师范大学张玫玫教授告诉未来网记者,在校园欺凌的事件中,被欺凌的孩子多是性格内向的孩子,他们经常缺乏朋友,遇到事情没有人帮他。

张玫玫认为,校园欺凌多发于青春期阶段,对中小学生的欺凌者还是以教育为主。为了避免孩子被欺凌,“家长应该鼓励孩子从小学会交朋友,不要经常待在家里玩电子产品,要多出去接触其他孩子,学会融入到同龄人中;一旦发现孩子被欺凌,要及时和学校联系,通过老师开展全班教育。尤其是应该让那些旁观者意识到如果总做一个旁观者,下一个被欺凌的对象就是你;同时,加强学校的校规管理,对于有欺凌苗头的孩子,给予警示教育或其它惩戒。”

张玫玫希望把防治校园欺凌纳入青春期教育,根据孩子的年龄段特点开展相应的教育。“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先教会他们学会沟通表达,交朋友。等到了青春期的时候,教他们学会与异性交往,和异性交朋友。”张玫玫如是说。

高燕表示,若要避免孩子霸凌他人,首先,家长应树立积极的榜样,因为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语言和行为。

其次,让孩子在家长的监督下与其他孩子相处。可定期邀请孩子的朋友和同学来家中做客,通过观察孩子们的玩耍,及时有效地纠正孩子相处中发生的负面行为。

再次,向孩子解释哪些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行为是不可接受的。例如,可以给孩子列一个不同的行为清单,帮助他们把每个行为归类为“欺负”或者“善良”的行为。

作为孩子的妈妈,高燕建议家长们教会孩子对霸凌说不。“一旦遭遇霸凌,事后要勇敢说出来,告诉家长和学校,必要时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平时,家长要对孩子的情绪变化再敏感些,如果孩子突然沉默不语,请多加关注,必要时请求专家的帮助。”

“作为校方,切忌因为学校名誉,而对校园霸凌采取大事化小的态度。同时,也呼吁立法机构,降低校园霸凌的定罪标准。只有减少一个实施霸凌的人,才会减少一个被霸凌的孩子。”高燕补充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