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成長,從來都是一個人的事情

《千與千尋》:成長,從來都是一個人的事情

最開始,千尋是個非常任性的小姑娘,因為搬家、換了新學校而一直坐在汽車後座上生氣。

她對著窗外的風景做鬼臉:

《千與千尋》:成長,從來都是一個人的事情

煩惱她枯萎的花,表情上寫著不耐煩和小脾氣:

《千與千尋》:成長,從來都是一個人的事情

來到隧道門口,在父母執意要進隧道時她不敢去,跳著腳阻止爸媽,還被爸爸嘲笑“膽子小”。

《千與千尋》:成長,從來都是一個人的事情

這就是千尋最開始的畫像:

一個人群裡最普通的小女孩,驕縱、膽小怕黑、愛耍小脾氣。

大多數在父母身邊的我們也是這樣的吧。我好像在23歲工作之前都是千尋這樣的,只不過她還是小女孩,而我在漫長的時間裡都做著“巨嬰”。

我們任性、暴躁、脾氣差,也不過是因為知道不管惹了什麼樣的禍,說了多狠的話,都有父母給你“兜底”。

他們是心甘情願為你付出一切的人,他們更是心甘情願承受這一切只為給你庇佑和深愛的人。

父母剛剛變成豬之後,千尋非常害怕、無助,她抱著肩膀在黑暗裡哭泣。

《千與千尋》:成長,從來都是一個人的事情

可是她終於不得不擦乾眼淚投入戰鬥,為了拯救父母,也為了在那個可怕的魔法世界裡重新活下去。

所以千尋的故事是一個巨大的隱喻吧。

這是每一個我們都要經歷的一場蛻變。

父母從守護神變成了需要我們保護的對象,我們長大了,他們卻變得脆弱不堪。

我們風華正茂,而他們走向白髮蒼蒼。

我們開始害怕失去他們,更甚於他們害怕失去我們。

成為作者之後,我見到過各種讀者的留言。

有的小姑娘說:“我不小心發現爸爸揹著媽媽出軌了,媽媽還沒有發現,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好絕望……”

還有三十多歲的姐姐跟我說:“爸爸得了癌症,媽媽一夜之間白了大半頭髮。我日日夜夜都在祈禱,祈禱他能好起來……”

還有看似很堅強的男生告訴我:“媽媽去世了,只剩下爸爸一個人,我換了離家近的工作,想盡可能的陪著他。”

每一個人都會遺失父母的庇佑。我們不得不變成千尋,我們催促、甚至逼迫著自己成長,直到足夠強大。

直到我們終於能夠有力氣,去守護一個家。

白龍告訴千尋,你必須要工作才能在這個魔法世界存活下來。儘管她很害怕,但她還是找到了湯婆婆,索要一份工作。

掌握著極高權力的湯婆婆把她臭罵了一頓:

《千與千尋》:成長,從來都是一個人的事情

後來,她終於得到了一份清潔工作,和所有初入職場的我們一樣,拼命、用盡全力、在偌大的宿舍裡仍然像孤身一人。

《千與千尋》:成長,從來都是一個人的事情

看了那麼多故事,你說好看的故事還必須包含哪一點?

我覺得是悲憫、寬宥和大愛。

所以我很喜歡的動畫片《馴龍高手》裡,男主角作為一個孩子,破除了整個家族世代沿襲的對於龍的恨意,和龍成為了朋友。

《瘋狂動物城》裡,兔子朱迪更是實現了食肉動物與食草動物的和諧相處。

這些動畫片裡都有動人的愛情,而動人的愛情,不是兩個人手牽手去毀滅世界,而是兩個人肩並肩去改造世界。

就算無法改造,也至少讓它更美,讓它更好,更值得世人深愛。

好的愛,為他們催生了無窮的勇氣。

《千與千尋》裡,白龍與千尋的愛就是如此。

不知道韓劇為什麼那麼喜歡談論以死亡為句讀的愛情,可最戳心的、最讓人難忘與感動的愛,其實不必非要以死亡為句讀。

也並非只有死亡,才能凸顯愛的勇敢、熾熱和真摯。

《千與千尋》:成長,從來都是一個人的事情

白龍受傷之後,千尋再也不是那個當初哭哭啼啼的小女孩了。她要救他,所以她攀爬在筆直的牆面上,全無畏懼。

她不怕身後的萬丈深淵,因為愛的人若走了,才是真正的深淵;

她不懼眼前的千里荊棘,因為愛的人在等她,荊棘即使光著腳也要走過去。

《千與千尋》:成長,從來都是一個人的事情

她堅持要去找可怕的錢婆婆,情深意重,恩義無絕。她說:“我非去不可,我要救他。”隨後義無反顧地踏上那趟海上列車,表情堅毅,如同踏上命運與征程。

她走在黑暗的夜路上,心裡是波濤翻滾,神色卻鎮定如常。

《千與千尋》:成長,從來都是一個人的事情

愛還有一種更奇妙的力量,不是讓我們並肩與全世界為敵,而是我們一起,學會熱愛這個龐大的人世。

所以,她與邪惡握手言和。

《千與千尋》:成長,從來都是一個人的事情

每一次重看《千與千尋》,我都想,如果她能帶走白龍該多好,如果他們繼續在一起該多好。

可遺憾也未必是真的遺憾,畢竟他們那麼深情那麼懂,就連最終的告別都充滿了希望。

人生命運百轉千回,可我知道我們終將重逢,正如往日曾經告別一樣。

《千與千尋》:成長,從來都是一個人的事情

所以這部電影的好看當然不僅僅在於清新的畫面、美好的情節,還因為我們都希望有人守護我們如守護生命。

我們都希望有這樣一段從恐懼甚至恐怖開始,卻最終走向溫暖與百感交集的旅程。

我們都希望永不在這個慾望的世界裡迷失,兜兜轉轉,仍有勇氣在身,仍有真愛在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