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书人:傅天斌

成都有间旧书店叫“毛边书局”,它的主人叫傅天斌。傅天斌40出头的年纪,个子不高,瘦而精神,特别是眼睛,坚毅有神。

爱书人:傅天斌

毛边书局的主人:傅天斌

最近这几个月,傅天斌格外的忙碌,因为他和成华区政府合作的“毛边书局•桃蹊书院”即将开业。他一直在忙着筹备书院开业的事情,2000多件,几十万册的旧书要从库房搬迁到怡福路的桃蹊书院,工程量浩大,在只有傅天斌夫妇二人和三二个助手的情况下,傅天斌发扬了愚公移山的精神,白天值守在清溪东路的毛边书局,晚上夫妇二人则去库房打包旧书。三四个月,天天如此,不是对旧书有着特有的执着和爱,断难做到,爱书人傅天斌,对旧书的喜爱与痴迷,由此可见一斑。

爱书人:傅天斌

20年前的傅天斌还是新华书店的员工,和流沙河先生在一起

傅天斌生于湖北襄樊(今襄阳),1992年开始藏书。1998年,他负责的新华书店开设了毛边书窗口,他自己也迷上了这种别致的书籍,还特意花费数百元人民币,购买了民国时期的红木裁纸刀。4年后,傅天斌来到成都安家,出于对毛边书的特殊兴趣,将自己创办的私营书店命名为“毛边书局”。

爱书人:傅天斌

成都清溪东路毛边书局

毛边书局开业距今已有21年,傅天斌坚持只做平装书的经营理念最为难得。在传统出版行业受到互联网剧烈冲击的当下,资金雄厚的新书店单靠书籍销售尚且难以为继,更何况一间简陋的旧书店,没有一种对旧书的独特爱恋,是不可能坚持到现在的。

旧书业的黄金时期在2000年至2010年,这一段时期里许多旧书店老板成功转型为古董店老板,古籍旧书老板。从以前常跑废品店变成常跑拍卖行。傅天斌带自己的弟弟进入旧书行业,弟弟如今的生意做的比哥哥好。但是,傅天斌还依然坚守着平装旧书的阵地,20年间经由毛边书局流转的旧书超过200万册,全球各地的读者,包括名人大家给毛边书局和傅天斌写来的各类信件和题签,近3000件。毛边书局的旧书销售总码洋超过1000万元,但利润不到10%,平均一年收入不超过5万元。

爱书人:傅天斌

毛边书局收到的作家友人题写的二十年纪念联

“君子安贫乐道”,但是傅天斌为了旧书事业安于清贫却极少坐而论道。傅天斌是一个沉默纳言的人,很像陈忠实笔下的冷先生,少有生意人的热情客套,遑论油滑高调。和他谈论读书心得体会,他更愿意做一个忠实的倾听者,甚少发表观点,只在你主动征询他的意见和看法时,以极简的话语点到为止,更不会与人争论。保持着一个广泛阅读者应有的涵养,这是最让我在心底里赞叹的地方。

傅天斌不同于一般的旧书生意经营者,他是从一个旧书的读者,收藏者最后走上旧书流转经营这条路的。并且他也十分的喜爱旧书经营这份事业,为了能够做好这份事业,傅天斌有三个习惯:第一、收到的每本旧书,他都会大概的浏览,掌握基本的内容情况,有特别符合自己阅读兴趣的还会精读;第二、收到的每本旧书傅天斌都会进行消毒清洁处理,保证书籍的品相和干净;第三、毛边书局内超过10万册图书都是傅天斌亲自分类上架,写明价签和上架时间,读者只需报出书名,只要有,傅天斌便会径直到书架上拿到读者面前来。这让我想起了劳模张秉贵,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要多热爱,多么的有责任心才能做到“一抓准”呢!

在毛边书局桃蹊书院里,我和傅天斌开玩笑说:”现在这么大面积的书院,这么多的书架,书籍数量更多,你还能做到我随便说一本书,你就立刻能找到吗?”傅天斌,脸色一怔,随即变的严肃,我赶忙笑着说:“傅老师,我开玩笑呢!”可是他却郑重的对我说:“我当然可以做到,不开玩笑的!”我才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失礼,随便去质疑他人的职业素养,本事就是一件没礼貌的事情,无论是善意的玩笑,还是恶意的挑衅。而在面对旧书工作业务这件事情上,傅天斌的认真和执着不是一般的旧书从业者能够做到的,他对旧书的自信如同“凯撒大帝”。

爱书人:傅天斌

说起旧书自信的如同“凯撒”

毛边书局桃蹊书院将于2018年9月下旬正式开业,傅天斌还在为他的旧书分门别类,归纳上架。在坚守不足100平米的毛边书局20年后,傅天斌开设了毛边书局的第一家分店,也还是坚持平装书为主,与成华区政府和桃蹊街道办一起推广社区居民阅读文化。

爱书人:傅天斌

从最初开店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到如今承担起推广阅读的社会责任。将每一本书送到每一个爱书人手里的信念始终如一,只因傅天斌爱书人的赤诚之心从未改变。

傅天斌先生,坚守旧书业20载,凭一己之力,用执着和坚持建立起了旧书江湖里的“峨眉派”,用最差的环境打造出成都最美的书业地标,令人钦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