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连载:《卧底医生 生死缉毒》第四章 军医请战

第四章 军医请战

伴着深夜的普洱茶香,印春荣的思绪被回忆追赶着。对“黄毛”的这一战,时隔多年,回忆起来依旧让他有些兴奋。他站直身板,松开紧抱的双臂,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做卧底?其实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假如你长得像个文质彬彬的知识分子,却和毒贩说自己是来自云南边境的马仔,估计这戏很难演;假如你长得高大威猛,容易让毒贩产生危机感,也不利于卧底行动的展开。

长得不那么像警察的印春荣,在缉毒战线上,成功将这种不像运用到极致,比如第一次主动请缨,参与缉毒侦查。

那是1998年10月,时任保山支队龙陵大队医务室军医的印春荣意外得到一个线索——有毒贩要转手一批毒品。印春荣激动地找到龙陵大队的大队长,汇报了这一线索。

和往常不同,印春荣发现大队长除了欣喜外,还有些忧虑。一问才知道,大队里的侦查员都出去跟案子了,根本抽不出人手去查这个线索。

“不如让我去吧?”印春荣竟然鬼使神差地对大队长说道。

大队长看了看印春荣,心里有些怀疑,这个其貌不扬的小个子医生能行吗?他没有参加过缉毒战斗,更没有经历过化装侦查,那可是玩命的任务,开不得玩笑。何况他也不属于侦查部门和情报部门,没必要以身犯险。

侦查是一门系统而专业的学科,要掌握法学、侦查学、情报学等各种知识。身体素质也是要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擒拿格斗、警用武器要样样精通。

看到大队长还在犹豫,印春荣再次说:“我觉得我能行!”

“我首先是个军人,其次才是个医生,你们能上战场,我也能上!”印春荣恳切地说。

印春荣的坚持打动了大队长,大队长同意让他乔装打扮,扮演一个买货的老板与毒贩联系。

在大队长的指点下,印春荣拨通了毒贩的电话。

在电话里,印春荣说明了自己的目的,可是毒贩对毒品闭口不谈,只是聊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

印春荣知道毒贩是在试探自己,所以不动声色地与毒贩东拉西扯。

一通电话以后,大队长改变了对印春荣的看法。印春荣虽然没有经验,但是说话的方式、语气都拿捏得很准,没有什么漏洞,表现还算过得去。

让印春荣没有想到的是,自从通过话以后,毒贩却迟迟没有再联系他,这令他有些失落。他反复回忆与毒贩通话的细节,细想自己哪里说得不对或者出现了疏忽。

由于是第一次参加缉毒工作,印春荣太想把它做好了,但毒贩杳无音信,让印春荣寝食难安。他无数遍设想交货的场景,想象着怎样才能把任务顺利完成。

一个星期以后,印春荣终于接到了毒贩的电话。他压抑住激动的心情,在电话中与毒贩耐心交谈。尽管毒贩依然没有谈什么时候交货,但再次连上线,让印春荣很兴奋。

一来二去,几次通话后,毒贩认可了印春荣的“老板”身份,同意去龙陵宾馆交货。

交货当天,印春荣早早候在宾馆等着毒贩到来。即使他已经不止百遍地告诉自己不能紧张,但一见到毒贩,印春荣的心跳还是不由自主地加快了。那是印春荣第一次真正近距离接触毒贩,他既紧张又激动。

来了两个毒贩,身高都在1.75米左右,比印春荣明显要高出一个头。光从体形来看,真动起手来,不用武器,印春荣肯定要吃亏。

印春荣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调整呼吸,一遍一遍地告诉自己:放轻松。

看到两名毒贩手里空空,并没有要交易的毒品,印春荣一声怒喝:“不是说好在宾馆交易的吗?你们到底有没有诚意?”

这一声呵斥,让印春荣缓解了无形中的紧张,他的神情一下子从军医转换成了毒贩老板,那种被戏耍的愤怒一下子爆发出来。

一名毒贩赶紧圆场说:“大哥,不急,不急。我们先去吃饭,其他的慢慢再谈。”

印春荣暗自揣测,这毒贩肯定是老手,不会轻易相信自己,所以才改变交货地点,来试探自己。

出了宾馆大门,一名毒贩骑过来一辆摩托车,让印春荣坐到中间。就这样,印春荣被两名毒贩前后夹着去了饭馆。

印春荣当时想,自己要是暴露了,后面的人随时可以用刀子从背后插入自己的心脏。

印春荣更担心的是,外围的战友有没有看到他出来?能否及时跟上?如果外围跟不上,到了新的交货地点,他该怎么办?难道赤手空拳和两个毒贩肉搏吗?各种想法像突然暴发的山洪,在印春荣思绪的河床上驰骋奔腾,肆意翻滚。

突然,摩托车紧急停了下来。

印春荣一看,原来刚经过交通岗亭时,骑车的毒贩不小心闯了红灯,被一名交警拦了下来。

因为心里有鬼,骑车的毒贩想掉转车头逃跑。眼看任务即将“流产”,印春荣赶紧制止骑车的毒贩,下车向交警走去。

那位交警看印春荣有些眼熟,刚想说话,印春荣灵机一动,先开口说道:“老哥,我们是从山里来的,头一次进城,啥规矩都不懂,放我们一马吧!”他随手塞给交警一盒烟,并使了个眼色。

交警明白其中必有内情,说了句“下次注意”,便挥手放行。

意外为毒贩成功化解“险情”,竟然增加了毒贩对印春荣的信任,相互间的交流也更加轻松了。两名毒贩选择了一家饭馆,停了下来。

饭馆很小,一桌吃饭的客人都没有,毒贩选了一个角落坐了下来。印春荣仔细观察着饭馆的环境,发现毒贩选择的位置恰好是监控的死角,外面根本看不到里面的情况。

另外,这餐馆怎么一个吃饭的人都没有,老板和毒贩难道是同伙?要是这样的话,一有什么状况,毒贩把门一关,自己想脱身就难了。

印春荣脑子飞快地旋转着,一边应付毒贩提出的问题,一边想着下一步该怎么做。

吃饭间,毒贩问起印春荣毒品的销路。印春荣没有这方面的经验,知道不该谈的不能谈,随机应变道:“老弟,你心也太黑了吧!有钱大家赚,我告诉了你,我岂不是丢了饭碗?”

经过三番五次的试探后,毒贩终于进入了正题。在协商好价格以后,一名毒贩从小饭馆门后提出了一包东西,摆到了印春荣面前。

印春荣打开一看,里面装满了毒品。

这是抓捕的最佳时机,印春荣心想。可是外围迟迟没有动静,为拖延时间,便于抓捕,他以验货为借口,与毒贩进行周旋。

左等右等,外围依旧没有动静。印春荣心想,难不成外围人员跟丢了?

印春荣一边验货,一边观察毒贩的一举一动,寻找最佳的下手时机。趁毒贩不备,他抄起了一个玻璃杯,使劲砸向一名毒贩的脑袋。那名毒贩应声倒地,鲜血顿时喷涌而出。

另外一名毒贩见状,瞬间急红了眼,掏出刀子就向印春荣捅去。印春荣侧身一闪,猛地撞向这个比自己高出一头的家伙。

就在这危急的时刻,外围设伏的侦查员冲了进来,一举将两名毒贩擒住,当场缴获海洛因9.85千克。

印春荣事后才知道,外围人员迟迟没有冲进来的原因是看不到里面的情况。因为毒贩进入饭馆的时候没有携带毒品,贸然行动,恐怕会打草惊蛇。后来听到里面打斗的声音,知道出了状况才冲了进去。

初战告捷,印春荣的表现让所有人刮目相看,这次的经历让印春荣初次品尝到了胜利的喜悦,也为他成为一名缉毒警察奠定了基础。

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案子,今天的印春荣很可能还穿着白大褂,拿着手术刀,站在无影灯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