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山羊日常管理工作!你一定要做好!

奶山羊日常管理工作!你一定要做好!

一、注重品种选育。选留优质、高产羊,淘汰老龄羊、病羊、低产羊,引进高产良种。

二、羊舍保持干燥卫生,通风良好,冬暖夏凉,遮风避雨,便于管理。

三、强化免疫。定期驱虫,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

四、贮备充足的青绿饲料。干草和秸秆,保证全年饲草的均衡供应,改变有啥吃啥的现象。

五、在喂足青绿饲料和干草的基础上,还必须适当补饲精料,精料要根据羊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合理搭配,而且饲喂量也需相应调整。

六、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尤其高温季节泌乳羊更不能缺水。

七、长草短铡,食槽饲喂,定时定量,少给勤添。

八、随时观察羊的精神、采食、粪便情况,发现可疑及时请兽医诊治。

九、舍饲养的羊每天要有适当的运动。

十、掌握正确的挤奶方法,每天至少挤两次,每次必须把乳房里的奶挤干净。挤奶员要注意个人卫生,勤剪指甲,勤洗手,以减少对奶羊乳房的损伤和对羊奶的污染。

在奶山羊的养殖中,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是保证奶山羊多产奶、健康的重要措施,其中包括挤奶、运动、梳刷、去角、修蹄等八个管理要点,具体的奶山羊的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1、挤奶

对奶山羊而言,挤奶是日常工作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挤奶人员应熟练掌握挤奶的技术,严格按规程操作,否则,对产奶量和奶的质量都有明显影响。

2、运动

适当的运动是保证羊只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舍饲奶山羊更应重视,运动能增强体质,提高代谢功能,增加产奶量,同时还可提高羊的抗病能力和增强适应性。母羊怀孕期坚持运动,可预防水肿和难产;产奶量高的羊只坚持运动,可增强心脏功能和消化力,提高生产性能;种公羊若运动不足则性欲减弱,精液品质下降,影响配种效果;哺乳羔羊适宜运动,可促进消化,预防腹泻,还可增强体质和适应能力,有利于生长发育。放牧是最理想的运动方式,每天坚持4小时;舍饲时,每天应有1-2小时的驱赶运动,以保证一定的运动量。

3、梳刷

奶山羊每天都应梳刷,以保持被毛光亮,皮肤清洁,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以提高奶山羊的产奶量和保证奶的卫生。

4、去角

奶山羊有角时,互相打架易造成损伤或导致孕羊流产,给羊群管理带来困难,所以,有角公母羊都须去角。去角在羔羊出生后5-7天进行,用荷性碱棒即可。

5、修蹄

放牧的奶山羊走路多,蹄磨损重,影响生长,而且会引起蹄病和四肢变形、严重者行走异常,采食困难,奶量下降,因而必须经常修蹄,舍饲羊走路少,蹄磨损轻,可1-2个月修蹄1次。

6、去势

对于不作种用的公羔都应及时去势,以防乱交乱配。去势后的奶山羊公羊性情温顺,便于管理、育肥快,肉质好。

7、驱虫

对常见寄生虫,每年应在春、秋两季各驱虫1次,有体外寄生虫时也应及时进行药浴。硝氯酚是防治肝片吸虫的理想药物,每公斤体重服用3-8毫克。灭绦灵,可驱除绦虫,每公斤体重服用50-70毫克。用于驱除胃虫、肠结节虫的药物有:敌百虫,每公斤体重服用80毫克;左旋咪唑每公斤体重服用10毫克;抗蠕敏每公斤体重服用10-20毫克;1%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按每公斤体重0.02毫升皮下注射或肌注,可用于驱除体内外各种寄生虫。

8、防疫

为防止常见传染病,保持羊群的安全和健康,对地面、用具、车辆、环境等应定期清扫消毒,每年在春秋两季,应做好预防注射,如注射羊肠毒血症、羊快疫苗、炭疽芽胞苗、布氏杆菌苗等。以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减少其危害。

以上就是奶山羊八大日常管理工作措施,希望对大家在奶山羊的养殖中能够带来一定的帮助,更多详细全面的养殖技术知识尽在养羊与羊病防治服务热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