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聯網:華爲奧迪的速度與激情

車聯網:華為奧迪的速度與激情

「千萬裡,我追尋著你。」

——胖頭陀


十幾年前,我曾經在某家報社負責前沿及交叉技術的內容版塊。

當時為了搞出些新意,我可是挖空心思,做了很多汽車電子相關的選題。不過在內心深處,我多少覺得信息技術有“碰瓷”汽車之嫌:除了電子門鎖或是車載的自動音響之外,還能玩出多少花樣呢?

幾年前,應一家世界頂級車企之邀,我曾經在國家智能網聯汽車(上海)試點示範區,親自試乘裝載了現代通信與網絡技術的新型汽車。通過各種演示,以及工程師在旁不斷講解著V2X等技術,我依稀覺得信息技術與汽車的融合終於變得前景可期。

6月5日,在位於深圳華為基地的會議室中,聆聽著華為與奧迪雙方領導就未來更進一步的合作展開論述時,我真切地感覺到了信息、通信、網絡技術即將為汽車行業帶來的巨大變革。

車聯網的未來是C-V2X

首先要聲明,華為與奧迪的合作並非始自當天。

事實上,基於華為在通信領域的深厚積累和成熟的車載通信模塊解決方案,早在2014年奧迪就正式確定華為成為其合作伙伴,並在來年的首屆亞洲消費電子展(CES Asia)上,發佈了內置華為LTE 4G車載通信模塊的2015年新款Q7 SUV,並宣佈華為成為其最優秀合作伙伴。

一些敏銳的業者早早意識到,越來越多的汽車將具備網絡接入功能,汽車將成為繼手機之後的又一個互聯網風口。尤為重要的是,優質的智能連接技術將積極推動汽車與各種數字設備之間的融合與互動,為消費者提供更佳的行車體驗。

車聯網:華為奧迪的速度與激情

很有可能,這將是汽車問世一個多世紀以來最為迷人的顛覆之一。

在本次的華為-奧迪全球媒體溝通會上,奧迪中國電子電器部總監Heinz-Willi Vassen表示,作為一個跨產業合作的組織,5G汽車聯盟(5GAA)目前已經擁有84家成員,奧迪與華為均位列其中。

據介紹,5GAA開發、驗證和推廣Cellular-V2X解決方案,並通過推動基於Cellular-V2X的自動駕駛方案的標準化和加速商業應用的進程,以及全球市場滲透率來滿足市場對車聯網和道路安全的需求。同時,5GAA也致力於將Cellular-V2X集成到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領域。

Vassen表示,此前華為提供的4G模塊支持高性能的連接,能夠更好地支持奧迪車主。基於之前的合作成果,雙方開展了C-V2X的相關合作項目,已經在包括交通燈、流量控制等在內的諸多應用場景提供展示和測試。

他相信,奧迪與華為的合作將更進一步推動C-V2X的標準化,加強交通安全和減少擁堵,為駕駛者和乘客提供更好的出行體驗。

華為LTE產品線總裁兼無線車聯網產品線總裁熊偉

表示,中國當前有超過2億輛汽車,每年的新車接近3000萬。在C-V2X之前,其實已經有很多汽車通過GPS、4G實現了聯網,但C-V2X才是未來。

這並非是華為或奧迪單一方面的論斷,而是相關主管機構為我們描繪的發展藍圖。

今年1月5日,國家發改委在《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徵求意見稿)中就明確指出,到2020年,中國智能汽車新車佔比將達到50%,智能道路交通系統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大城市、高速公路的車用無線通信網絡(LTE-V2X)覆蓋率達到90%。

無獨有偶,包括工信部、交通部、公安部等在內,也均將C-V2X列為支持車聯網的惟一技術選擇。

首個C-V2X商用可能落地中國

熊偉表示,從2016年起,華為聯合奧迪在中國、歐洲等地,進行了C-V2X的研究與測試。華為與奧迪的深度合作覆蓋了汽車、模具、模組的平臺,甚至還設計了一些應用,雙方共同發佈了第一個預商用的測試。

華為與奧迪的C-V2X測試已經於去年在無錫結束,今年預計將覆蓋10萬車聯網。該項目不僅獲得了政府的支持,也得到了整個生態系統合作伙伴的鼎力相助。

據悉,國家計劃在8條高速公路上部署蜂窩的C-V2X,今後還會進一步擴大部署的範圍與規模。

5G加持下的C-V2X,未來的指向自然是當前火熱,但卻一再遭遇坎坷的自動駕駛,但是它目前的作用更多是“輔助”——譬如通過實時推送到車輛的信息,從而調整車速,快速通過十字路口,Vassen表示。

車聯網:華為奧迪的速度與激情

圍繞當前各種車聯網技術的演進,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想法。

華為汽車行業業務部部長何利揚表示,有些國家關注的是如何提升汽車的智能,有的則更多著眼於連接本身。

不過各方的終極目的是一樣的,即實現更加環保、成本更低的人、車及交通系統的融合互動。何利揚指出,華為將提供ICT技術的支撐,以全面的雲管端優勢,與奧迪一道找尋答案,為業界貢獻最佳的方法與實踐。

Vassen補充道,無錫的測試只是第一個C-V2X的Demo,主要聚焦於交通燈系統的應用場景。今年奧迪與華為的合作將進入第二階段,預計會有更多合作伙伴參與進來,優化汽車流量,提高汽車安全性。在未來的第三階段將會有更加豐富的內涵,並覆蓋更加廣泛的區域。

他表示,通過雙方對標準和技術的推動與制定,希望2020年或2021年能夠在奧迪的車上正式實現商用。

Vassen對C-V2X在中國的前景非常看好。他認為,與全球其他區域不同,圍繞著C-V2X,中國目前已經形成了上至政府主管機構、下至產業領域的共識和強大的推力,因此第一個C-V2X商用將很有可能出現在中國市場。

開放平臺 打造生態

毋庸置疑,華為在ICT領域擁有首屈一指的強勁實力。不過對華為來說,如何將之與汽車行業結合在一起,既是一種挑戰,也是令人異常興奮的嘗試點,何利揚表示。

此前,業界經常有傳聞華為與汽車廠商合作造車,華為官方也一再正式予以否認。不過,華為在車聯網領域的耕耘從來不是秘密。

圍繞車載模塊,華為在2013年之前就進行了大力的投入,並與許多汽車廠商展開了戰略合作,其中不光包括本次發佈會的主角奧迪,還包括奔馳、豐田、東風汽車、長安汽車等國內外知名車企。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國的車聯網同樣發展強勁,2025年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162億美元——幾近於全球市場的四分之一。而作為世界最強大的連接廠商,華為有能力也有義務,為車聯網貢獻自己的力量。

車聯網:華為奧迪的速度與激情

華為對自身的定位是使能智能世界,對未來的判斷是萬物互聯、萬物智能、萬物感知,華為能夠提供從計算到網絡、從無線到移動,以及從LTE到C-V2X的全方位支撐。除此之外,華為基於雲的、強大的大數據平臺,也會是對C-V2X的加分項。

與此前在ICT領域的做法一樣,通過與政府、車企和其他生態夥伴的深入合作,華為希望在C-V2X方面同樣建立開放的平臺和生態系統,搭建一個使能的車聯網平臺。

Vassen同樣認為,雙方的合作非常具有挑戰,未來肯定會面臨很多難題。不過他相信通過將奧迪與華為各自的專業能力進行充分的整合,各種問題終將被一一解決。

我們知道,C-V2X標準的實質,是解決車與車(V2V)、車與路側基礎設施(V2I)、車與人(V2P)等之間實時高效的雙向通信問題,這就意味著勢必會產生大量的數據。

那麼,這些數據究竟歸屬於誰呢?是車主、車企,還是說交通管理機構或是市政部門呢?

何利揚表示,隱私和數據安全是華為與奧迪在C-V2X合作方面考慮的最核心內容之一。儘管目前由於C-V2X尚屬於測試階段,各種具體的法規和行業約定不可能提前出臺,但是華為始終秉持“不做數據變現”的原則,這一點無論何時也不會改變。

預計2020年前後,5G會在全球迎來正式的商用,各種資源將持續和大量地投入進來,LTE-V2X也會被正式確立為主流和標準。對於華為而言,就需要在加強技術研發的同時,在芯片設計、測試、系統集成等環節,加大與汽車廠商以及生態夥伴的互動。

那麼,就讓我們共同期待車聯網的時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