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以太坊發行的穩定幣,創新還是新一輪收割

一直以來,幣圈流傳著一句話,叫“幣價上下浮動50%的,叫橫盤”,可見穩定從來不是數字貨幣行業的標籤,漲跌快、波動大才是幣圈的標配。但隨著熊市開啟,暴漲的喜悅被暴跌的哀嚎取代,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求穩”。而“穩定幣”的消息,恰逢在這個時間節點開始集體刷屏。美國紐約金融服務局批准美元掛鉤的兩款穩定幣,中信國際資產管理與銀河數字資產將發行WIT,雄岸基金計劃通過一個數字通證基金推出由日元背書的加密貨幣項目。

在這些穩定幣的背後,站著大公司、大資本和政策監管,似乎同時有幾雙手,開始編織一張巨大的網。隨著各種翻轉的劇情和隱藏的細節被扒開,各種預言和陰謀論也開始出現,“金融災難要來了”“美國將依靠穩定幣再次搶佔金融制高點”,甚至“新一輪的割韭菜即將出現”的言論甚囂塵上。那麼,“整個數字貨幣市場將迎大洗盤”的預判是前瞻還是危言聳聽?監管和資本入場後,穩定幣會不會更加穩定?穩定幣的出現,是大勢所趨,還是換了皮膚的新收割方式?

穩定幣,全稱“穩定型加密貨幣”,它基於某條公鏈開發,與其他加密貨幣一樣,具備了不可篡改、可擴展等特性,但價格保持相對穩定。穩定幣與黃金、法幣等等具有穩定價值的資產掛鉤。如果按照穩定幣背後的資產抵押類型分類,可以將穩定幣分為:以法幣作為抵押品,以數字資產作為抵押品,以及由算法控制的無資產抵押三大類。穩定幣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J.R.Willet在萬事達幣的白皮書中就討論過一種“與資產掛鉤的加密貨幣”。這是穩定幣最早的雛形,而幣圈最知名的穩定幣,是2015年Tether公司推出的USDT。但在近期,因為一系列重磅消息,公眾開始熱議“穩定幣”的概念。


基於以太坊發行的穩定幣,創新還是新一輪收割


​近日被來自格隆匯的消息刷屏:中信國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與銀河數字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簽署協議,將發行資產通證WIT(Wealth in Token),該通證是以離岸人民幣作為結算標準,對客戶資金或超額質押的優質數字資產,按照流程發出的電子憑證。

就在行業開始咀嚼“離岸人民幣”和“資產通證”的深意時,今天自媒體鏈聞就發文稱,這個“離岸人民幣穩定幣”是有團隊刻意炒作,並且該團隊還曾發行名為“PAO”的色情代幣。除了被質疑的WIT,幾乎同一時間,杭州雄岸基金將推穩定幣的消息開始出現,這個由基金控制的雄岸科技集團,計劃通過一個數字通證基金募資1億港元,推出由日元背書的加密貨幣項目。

而上週,美國紐約金融服務局(NYDFS)批准了與美元掛鉤的兩款穩定幣,Gemini Dollar(GUSD)和Paxos Standard(PAX),這被解讀是“正規軍入場”的標誌。很多人認為增加穩定幣可以帶來幣市整體的牛市,並且相信上一輪牛市部分得益於泰達幣USDT的增發。他們的邏輯大概是這樣的,穩定幣對標法幣,穩定幣增多,那麼相當於幣市中的法幣增多。於是從比價上來看,比特幣等代幣的所能夠換取的法幣數量就將增加,也就是幣價將上漲。但是這種結論是不成立的。

因為穩定幣只是相當於賭場的籌碼,穩定幣是否推高幣價最終還是取決於是否有增量資金入場。只有更多的法幣換取穩定幣,並且,去買了比特幣和山寨幣,才能推高幣價,換來幣市的牛市。否則,一堆穩定幣籌碼沒人認購,或者認購之後不用來買幣而是因為看好穩定幣的備付金幣種(比如美元)而去屯幣,那麼對比特幣的價格又有什麼利好傳導呢?儘管不能帶來牛市,但是穩定幣的頻發對於數字貨幣市場依然有著重大的意義。

首先,近期幾款穩定幣的推出代表了傳統勢力對於數字貨幣的進一步認可。紐約金融服務部(NYDFS)的批准,代表了世界最強國——美國的官方對於貨幣數字化進程的認可。而中信國際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對於穩定幣的介入,則代表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國家隊金融正規軍對於貨幣數字化進程的重視。

其次,穩定幣的增加將進一步促進加密貨幣行業的長足發展。穩定幣作為整個行業尤其是交易所領域的基礎設施,它的完善與發展將更加夯實的技術根基,促進幣市的健康發展。

最後,穩定幣的競爭將更好的保護我們的數字貨幣資產。

穩定幣的百家爭鳴必將實現各穩定幣種的優勝劣汰,可觀的承兌收入將激勵著每一個穩定幣的發行公司優化和推廣自己的穩定幣,最終市場將篩選出底層技術紮實、轉賬成本低、運營推廣能力強、安全係數高、備付金充足的穩定幣。而這,將造福每一個幣市的投資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