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華在左,風流在右

奈保爾是誰?他是“英國文化的養子”,是“一個道德上有瑕疵的人”,更重要的,他是文學大師,是2001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才華在左,風流在右

在瞭解奈保爾之前,我真心沒有想過,一個筆觸如此細膩,觀察如此深刻,情感如此深邃的人,文學地位如此之高的人,現實生活中會是這樣的。

身為諾貝爾文學獎、布克獎得主,英國文壇“移民三傑”之一, 無論是閉門創作還是面對媒體,奈保爾給人的印象卻始終是“不隨和,不完美,也不怎麼在乎有沒有人喜歡”。

才華、成就——諾貝爾文學獎

“我是為這個叫文學的東西服務的”。

才華在左,風流在右

奈保爾的一生筆耕不輟,出版過30餘部文學著作,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結合其人生經歷,奈保爾以後殖民時代為背景的文學題材見長。

早在1959年,隨著短篇小說集《米格爾街》的出版,奈保爾獲得了最初的聲譽;1962年該書獲得毛姆文學獎;

1971年憑《自由國度》獲布克獎;

2001年獲諾貝爾文學獎——這是他身上最重要的標籤。

才華在左,風流在右

《紐約時報》稱讚他“以天賦和才華而論,奈保爾當居在世作家之首。”他的小說作品《大河灣》和《畢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列入20世紀百大英文小說之一。

因為寫作上的巨大成就,他被英國女王封為爵士;也因為寫作上的無可替代,他離開這個世界之後受到了全世界的悼念。

才華在左,風流在右

不管生前是非爭議如何,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奈保爾是最偉大的英語作家之一,他的文學成就無可置疑。

文學巨匠的“人設”崩塌——“陰暗面”

雖然身為傑出的文學巨匠,但奈保爾性格中的“陰暗面”卻讓他的整個“人設”崩塌。

才華在左,風流在右

他自私、小氣,嫖妓、種族歧視、折磨妻子、奴役情婦,甚至,無所顧忌地透露自己迷戀性虐遊戲的怪癖。

奈保爾曾有過兩段婚姻,但在婚姻之外卻還同時有著數不清的兩性關係。與第一任妻子結婚後,奈保爾從不與妻子發生性關係,反而總是通過嫖娼、找情婦來排解性慾,他並不認為這種行為有問題,而是說“性慾是羞恥的,不該與真愛掛鉤。”

才華在左,風流在右

對妻子如此,對情婦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奈保爾曾與一位女子有過長達20年的情人關係,奈保爾對她卻是召之即來揮之即去,經常把她打得鼻青臉腫,甚至還讓情婦三次為他墮胎,後兩次連打胎費都不願意出,要麼裝聾作啞要麼罵她想敲詐勒索。

......

奈保爾這樣混亂不堪的私生活也導致了諾貝爾文學獎評審一直猶豫不敢頒獎給他。

才華在左,風流在右

好不容易在70歲的時候終於拿到了諾獎,結果奈保爾仍舊口無遮攔,在採訪中對帶給他慰藉、拯救他於婚姻危機水火中的妓女們表示了感謝......

這操作,就問你服不服?

除了私生活混亂,奈保爾其他方面的人設也是碎成了渣渣。

他對於時事政治、宗教信仰等事物長期高度質疑,經常發表極富冒犯性的言論,且以自己的“坦率”為榮。

才華在左,風流在右

在媒體盤點的“雷人”語錄中,他不但把印度稱為“奴隸國度”、認為“非洲沒有未來”;他甚至歧視女性作家,還說印度女性額頭上的紅點代表“我腦子裡空無一物”。

這些言論如果放在今天,早就要被噴成篩子了吧?

生活中的他是一個極易緊張和憤怒的人,除了抨擊政客,對記者不買賬、動輒和出版社鬧翻之外,他在《看,這個世界》中對作家同行的褒貶,在《巴黎作家訪談錄》中與採訪者的對談,都充滿了火藥味。

才華在左,風流在右

他敏感、善辯、粗魯、思維活躍、咄咄逼人,他時時想要展現自己思維的肌肉和智力的胸毛,讓人發怵。

才華衍生了風流,還是風流造就了才華

人們常說“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姑娘”,但也有人說“脫掉衣服的歷史才是最吸引人的。”

同樣的道理,相比大人物漂亮的歷史業績,他們脫掉衣服後的生活才是吃瓜群眾最喜聞樂見的。

才華在左,風流在右

風流,似乎是世界男作家或藝術家一脈相承的傳統。

作為風流作家代表的奈保爾,在拿了諾獎,譽享全球的同時又生性瀟灑,一生花邊新聞不斷,這如果不是在文學領域,絕對會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頂級明星,有一群狂熱的粉絲。

實際上,奈保爾的才情與風流個性的養成,與他的出身、文化環境、生活遭遇不可謂不緊密相連。

才華在左,風流在右

出生於殖民地的他,在成名之前一直飽受身份困擾,印度婆羅門後裔家庭以及膚色給青少年時期的奈保爾帶來了一生難以擺脫的噩夢。

這種困擾體現在文學成就上,就是他長期對印度進行毫不留情的嘲諷與精準犀利的批評。

這種困擾體現在情感上,就是孤獨、焦慮、不安,儘管帕特、瑪格麗特以不同的方式給了他巨大的幫助與安慰,但奈保爾仍然像是個無家可歸的孤兒,只有通過對身邊的女人永不停歇地索取、壓榨、虐待,才能獲得一些暫時的安全感。

通過暴力建立的親密關係,在很大程度上疏解了奈保爾的慌張與虛弱。

才華在左,風流在右

可見,正是這些成就奈保爾“風流成性”的女人們給了他無從無盡的寫作源泉,終究“造就”了他的才華。

正如他自己所認為的:“是慾念而不是能力,促使我成為作家。”

但是,可以肯定的也只有極少數人能在所謂“慾念”的推動下,成為一個偉大的作家,而大多數人卻會被“慾念”的烈火所毀滅。

奈保爾的故事還告訴我們,任何一個成功的天才,同樣也會是一個勤奮的天才,自以為可以在聲色犬馬、浮光掠影之中輕鬆獲得成功,那不是風流,而是侮辱個人天賦和社會智商的“下流”。

今日互動

你怎麼看待奈保爾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