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已正式撤县设区,齐河呢?

“经理,我今天又堵车了,可能还需要晚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公司。”坐在从河北燕郊开往北京公交车上的李磊,刚刚给公司打了通电话。电话那头经理却毫不客气的说:“你这个月已经迟到三次了,再迟到一次就别来了。”

挂完电话的李磊深呼吸了口气,把头望向了窗外,他想家了...

而距离北京370公里外的他的家乡济阳,今天却发生了一件大事,济阳正式撤县设区了!

李磊今年刚大学毕业,读的是中文专业,为了有更好的发展,毕业后他选择去了北京。他去北京的时候,那时候济阳还只是个县。如今他已经来了好几个月了,逐渐适应了北京的生活。

为了节省房租,他和千千万万的京漂一样,选择了在距离北京最近的燕郊租房,在这里租房,比在北京市区租房一个月能最少便宜五六百块钱。

燕郊属于河北省三河市,三河市就是著名的北三县之一,虽然离北京很近,但是行政区划上确不属于北京。就像我们齐河,虽然距离济南很近,但其实行政上是属于德州一样。

以三河市为代表的北三县,曾经无数次传出要划为北京,结果到现在还是没有动静,这像极了我们齐河。

今天济阳撤县设区的消息穿出来后,小编不少朋友都转发了,并满怀期待的配文说:“济阳设区了,齐河还会远吗?”

济阳已正式撤县设区,齐河呢?

我们就不妨先来分析下,为什么一直齐河迟迟没能划到济南?

小编认为可能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出于对地区经济平衡发展的考量

2017年,德州市GDP总共3296亿元,在山东省排名11位,全国排名67位。全省总共17地市,这个排名已经是中等偏下了。如果把德州目前发展最好的齐河县划出,德州经济可能就掉到十三四名上去了,德州肯定不愿意干。有网友给支招说,我觉得可以拿平阴换齐河,如果不行再加一个商河,两个换一个总行了吧!别说,貌似还挺有道理的。

2、出于对农田灌溉的考虑

其实早在2005年1月份,山东省十届人大三次全会已经就田庄等36位人大代表的提议做出回复,当时给出的理由是:“历史上也曾多次动议将该县划归济南市,但主要因为水利问题没有划成。齐河县境内有两个大的引黄干渠----潘庄干渠和李家岸干渠,是德州市农业灌溉的主要渠首,对德州农业引黄灌溉意义十分重大。

1989年,济南市提出将齐河、济阳两县划归济南时,德州市以两个干渠对德州农业用水关系重大为由,坚决不同意调整,为适应济南市扩大市区的要求,省里最后只好将德州市的济阳、商河两县划给了济南。

3、调整流程很慢

有网友表示,这个问题不是济南和德州说了算的,要走审批程序的,首先要有提案,省里再向中央一级申报,中央批准了才行!近年,山东多个县市陆续撤市(县)设区,成了山东区域发展的新趋势。但是齐河的位置却比较尴尬,你说如果真的撤县设区,到底是属于德州的?还是属于济南的?

记者梳理发现,自2001年至今,山东已有11个地方先后撤市(县)设区。除此之外,聊城东阿县、茌平县,滨州邹平县,日照莒县、五莲县,德州齐河县、临邑县等地仍在撤县设区里“排队”中。

济阳已正式撤县设区,齐河呢?

那齐河为什么应该划入济南?对济南有何重要性呢?

1、有助于济南成为国家中心城市

目前很多城市都在积极争抢国家中心城市的名额,按照中规院的设想,国家中心城市对外要具有相当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能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对内则是经济活动和资源配置的中枢,是国家综合交通和信息网络的枢纽,是科教、文化和创新中心,具备引领、辐射和集散功能。

“一旦被确定为国家中心城市,那么这个城市的发展潜力、发展优势和前景,就得到了国家最高层面的认可。”中国区域科学协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杨开忠认为,这种认可对一个城市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种品牌,也是一次城市营销的极大成功。

年初的时候,刘家义书记的告白刺痛了一亿山东人。里面重点提到了隔壁河南的变化,高速公路里程超过了山东,高新产业也超过了山东,就连在评选国家中心城市的指标上,郑州也已赶超济南。在今年两会期间,“把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河南当地最关心的两会话题,超过了创业、互联网、社会保障等热词。

要想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是一道重要指标。2017年郑州的GDP为9003亿元,全国排名17;济南的GDP为7285亿元,全国排名23。同时人口也是一个重要的门槛,郑州人口已经超过1000万,济南人口还不到800万。如果把齐河划为济南,必定可以助济南成为国家中心城市一臂之力。

2、有助于济南对接京津冀

目前省内在大力发展新旧动能转换,虽然动作很大,但毕竟不是国家层面的,如果能够向北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引来国家的资金和政策支持,那无疑会使济南的发展可以更上一个台阶。

齐河位于济南的西北部,距离河北和北京更近。把齐河划到济南,这才是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正确姿势。

3、历史因素

其实在历史上很长一的段时间内,济南与齐河都是属于同一个行政区的。在夏商时代,为兖州之域,西周属齐国地。秦朝置祝柯县,汉代改称祝阿县。唐朝时期,迁城于迁善村,即今禹城市区,原县城称耿济镇,后改称为齐河镇。

至金朝天会八年(1130年),撤镇改县,称齐河县,隶济南府。明,隶济南府。清,隶山东布政使司济南府。民国,隶岱北道,继隶济南道。也就是说,自金代(对应南宋时代)以来,齐河在大部分时间属于济南管辖。

济阳已正式撤县设区,齐河呢?

那齐河划济南到目前为止都有哪些消息呢?

1、民盟的提案把齐河划为济南

截止目前,搜索引擎能搜收到的“齐河划入济南”最官方消息是“民盟山东省委提议:齐河邹平禹城划归济南,莱芜泰安融入济南!

济阳已正式撤县设区,齐河呢?

2、济南城区规划文件中提及把齐河县建成区

之前在一份济南市域中心城(含章丘)以外区域城镇建设用地现状普查的文件中,在普查范围一项,有提及把莱芜市建成区和齐河县建成区。

济阳已正式撤县设区,齐河呢?

3、微博的传言

有微博网友说,其亲戚是国土局的,说齐河划给济南是准了。不知道是真是假?但小编已经听过类似的版本不下七八个了,看完一笑而过即可。

济阳已正式撤县设区,齐河呢?

虽然齐河划济南或者齐河撤县设区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但国内的很多城市已经证明,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行政区划并不会阻挡城市之间的融合,比如上边小编有提到的三河市。

有人说那是挨着首都的,我们能一样吗?OK,没关系。说一个隔壁老郑的,原阳县属于新乡市管辖的一个县城,与郑州市区隔黄河相望,和齐河与济南的地理位置非常相似。虽然也有呼声希望原阳县划归郑州,但却不属于郑州。在原阳县靠近黄河的一带,河南省规划了“平原新区”;济郑高铁也在此设置了平原新区站;郑济高铁在河南境内的跨黄大桥,是高铁、城轨、公路并用的大桥,未来还将会有城轨、公路经过这里通往原阳甚至是新乡。

现在看来,天天吵着划这里划那里,真还不如直接来点实际的。

齐河楼市群里一佛系群友调侃道:你德州放或者不放,我的位置就是在那里,就是离济南很近;你济南收或者不收我,我的房价已经超越德州,已奔向济南。

另一群友更是直接表示,作为一个齐河土著,从小到大去过德州的次数不会超过个位数,而济南的街道确能背的滚瓜乱熟。就是不说发展,心态和生活习惯上已经都完全向济南看齐了。

济阳已正式撤县设区,齐河呢?

从齐河大街上跑的满都是鲁A牌照的车来看,齐河和济南也是越来越融合了。

其实不论是县城也好,市区也罢,老百姓更关心的还是自己的收入是否能涨上来?房价是否能降下来?是否能上的起学,看的起病?

如果大家的收入都上来了,人人都能买的起房了,获得感和幸福感提升了,齐河繁荣富强,人民安居乐业,谁有真正在乎是区还是县呢?对着不老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