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兩節「送禮風」死灰復燃

2018年中秋國慶將至,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推出“中秋國慶期間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監督舉報曝光專區”,暢通監督舉報渠道,加大典型案例通報曝光力度,增強警示震懾作用。

“兩節”臨近,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推出了“曝光專區”,其寓意不言而喻。中央三令五申嚴守兩節,但從去年的通報可以看出,兩節期間用公款送月餅送節禮,公款大吃大喝或安排與公務無關的宴請,濫發津貼、補貼、獎金、實物等違規操作還存在不少。中紀委的這項措施,可以說是一場及時雨,抓住了關鍵時間點,對一些人蠢蠢欲動的人形成了震懾。

中國人喜歡逢年過節時帶著禮物走親訪友,一起話話家常敘敘情誼。然而,節日對於那些“特殊”的人總有著其他的用途,他們打著過節的旗號,打著交流探討的幌子,大行送禮吃喝之道,謀著升官發財之路。這不但助長了社會的不良風氣,也造成資源的極度浪費。八項規定以來,送禮之風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送禮行為是主動和被動的結合體,要反對“四風”,剎住“送禮風”,還需“利劍”高懸。

整治“送禮風”,思想教育得加強。部分黨員幹部 “官本位思想”思想嚴重,將平時吃吃飯、過節收禮當成一種尋常之事。這就要深化對黨員幹部的教育,從思想意識形態清除病灶。各級黨員幹部要嚴格要求自己,養成勤於“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習慣,更是需將黨的群眾路線深化於心、外化於行,通過腳踏實地的學習,加強廉潔自律,築牢反腐倡廉防線,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拒腐防變能力,祛除之身的歪風習氣。

整治“送禮風”,需執法必嚴。通過制度來約束送禮者和領導幹部,讓他們一旦行動,就要受到處罰。集中整治、集中嚴打,只會在一定時間起到威懾效力,風頭一過,不良之風馬上死灰復燃。要想形成強力遏制,就要將集中整治、集中嚴打變為常態化監管。各地紀律監察等部門,要嚴加查處,針對部分妄圖繞開規定伸手為自己謀利的不法分子,更是要加大懲處力度。

整治“送禮風”,需擴大監管面。除了各地紀檢監察機關應該做好監管工作之外,還需發動當地群眾、社會、廣播電視媒體等各股監督力量,讓全民參與進來,加大社會各級監督力度,把權力使用透明化、公開化,讓監督全面化,這樣才能使“送禮風”得到徹底扼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