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抗战时期发生在重庆的“綦江惨案”,被活埋者270名

抗战时期发生的“綦江惨案”是当时国民党特务政治的“杰作”。弄清其原委,有助于我们认识国民党顽固派积极反共、消极抗日,大搞独裁、压制民主的真实嘴脸。

揭秘:抗战时期发生在重庆的“綦江惨案”,被活埋者270名

“綦江惨案”始末

抗战军兴,无数热血男女,从四面八方涌向全国人民向往的圣地延安,投身伟大的民族抗战。蒋介石则忧心如焚,除堵截阻止之外,还于1938年春在军事委员会的名下设立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在去延安的一些关隘地方,诸如江西、山西、西安、武昌四地都设分团。总团由蒋亲自兼任团长,陈诚任副团长,桂永清任教育长。训练团名义上是培训抗战骨干,实际上是收罗青年知识分子,强化培训,大肆灌输反共思想。武汉沦陷后,第一团由武昌迁往重庆綦江,学员有数千人,绝大部分是流亡学生、华侨青年。他们吃不饱,睡不暖,居住条件极为恶劣,不少人染上疟疾,常发生抢饭事件。但爱国青年们不畏艰苦,还成立了“忠诚剧团”,排演阳翰笙于抗战初期写的历史剧《李秀成之死》(1937年8月),请马彦祥执导。此剧写太平天国领袖李秀成领导军民反击英帝国主义和汉奸走狗,支撑了太平天国十年之久;颂扬他拒顽敌、不屈服的民族精神,借以谴责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政策。《李》剧在武汉、上海孤岛演出七八十场,对激发民众抗日志气起到了积极作用。

揭秘:抗战时期发生在重庆的“綦江惨案”,被活埋者270名

可是随着国民党五中全会《限制异党活动法》中“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的出台以及《共党问题处理办法》中规定“共产党人在各地一般公私机关团体服务者,一经党察,即以非法活动治罪”,训练团的特务们从“忠诚剧团”的演出中,闻到了“异”味,开始了“宁可错杀一千,不得放走一个”的残酷镇压。“忠诚剧团”一行数十人于1940年1月15日应邀到重庆演出,演出前后一些演员与重庆的进步人士有所交往,发表过一些抗日言论。同行的混进剧团的特务立即向特务头子、教育长桂永清密报,说《李秀成之死》是宣传共户主义,团内有共产党组织……桂永清大怒,立即报告政治部部长陈诚,说大批共党混进剧团;其首领女扮男装,潜伏附近居民家中,设有电台,广布通讯网;在重庆的邹韬奋、沙千里是领导人,即将举行暴动。陈诚立即指令按《限制异党活动法》于4月中旬在五千名学员中进行大搜捕,株连抓押六七百人;又专门派出战干团三青团负责人、凶残的特务头子滕杰连夜在暗室审讯,用电刑、棍棒等严拷毒打逼供;把扮演李秀成的李英活埋;其他演职员二十多人,用刺刀刺死,挖深坑秘埋。新中国成立后,有关调查资料称:被活埋有姓名者二百一十名,无名可查者五六十名,受刑致残者四十余名,因共产党嫌疑被监视者三百余名。(参见《阳翰笙剧作新论》第37页,石曼文)

揭秘:抗战时期发生在重庆的“綦江惨案”,被活埋者270名

大抓捕开始后,《李》剧中的一位女演员(系学生)侥幸逃出綦江,跑到重庆第三厅找到三厅主任秘书、也是剧本作者阳翰笙等进步人士控诉了上述罪行。阳等立即汇报周恩来。周找到新上任的政治部部长兼三青团书记长张治中。张治中此时也接到密报,便派人密查。一时,陪都媒体竞相报道,引起各界舆论万分愤慨;连章土钊也在报上写诗记其事,有“自古奇冤多,大者綦江狱”之叹。张治中不得不亲赴綦江处理此事,把尚在关押的学员放了出来,把迫害学员的主犯押回重庆交军事法庭审判,分别作了处理。据说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时,还当面赞赏张治中妥善处理綦江事件,对和平有诚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