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薄雲天關雲長,爲什麼各朝代都愛給關二爺封號?都有哪些封號?

各朝皇帝都以關羽為忠義的代表,以關羽成為教育忠君愛國信念的例子,其“侯而王,王而帝,帝而聖,聖而天”的過程

東漢漢獻帝建安五年(200年)受封 漢壽亭侯 爵位

義薄雲天關雲長,為什麼各朝代都愛給關二爺封號?都有哪些封號?

蜀漢漢中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前將軍、假節鉞

蜀漢蜀漢後主景耀三年(260年)壯繆侯

北宋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年)忠惠公

義薄雲天關雲長,為什麼各朝代都愛給關二爺封號?都有哪些封號?

北宋宋徽宗崇寧三年(1104年)崇寧至道真君

北宋宋徽宗大觀二年(1107年)武安王

北宋宋徽宗大觀二年(1107年)昭烈武安王

義薄雲天關雲長,為什麼各朝代都愛給關二爺封號?都有哪些封號?

北宋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義勇武安王

南宋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壯繆義勇武安王

南宋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壯繆義勇武安英濟王

元代元泰定帝天曆元年(1328年)顯靈義勇武安英濟王

義薄雲天關雲長,為什麼各朝代都愛給關二爺封號?都有哪些封號?

元代元文宗至順二年(1331年)齊天護國大將軍、檢校尚書、守管淮南節度使,兼山東、河北四門關招討使,兼提調諸宮神、無分地處檢校官、中書門下平章政事、開府儀同三司、駕前都統軍、無佞侯、壯穆義勇武安英濟王、護國崇寧真君

明代明太祖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太祖皇帝恢復關帝原“前將軍壽亭侯”(之“漢”字久缺)頒旨列入祀典。

明代明神宗萬曆六年(1578年)協天護國忠義大帝

明代明神宗萬曆四十二年(1613年)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

明代明思宗崇禎三年(1630年)真元顯應昭明翼漢天尊

清代清世祖順治九年(1652年)忠義神武關聖大帝

義薄雲天關雲長,為什麼各朝代都愛給關二爺封號?都有哪些封號?

清代清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追封三代公爵、聖曾祖、光昭公、聖祖、裕昌公、聖考、成忠公

清代清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頒令全國啟建武廟、併入祀典文武百官、各省縣百姓按祭孔之太牢祭儀、春秋兩祀,此為關羽列入國家祭祀主神之始。

清代清高宗乾隆元年(1736年)山西關夫子

清代清高宗乾隆三十一年(1767年)加封[靈佑]二字

清代清仁宗嘉慶十八年(1813年)加封[仁勇]二字

清代清宣宗道光八年(1828年)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

清代清文宗咸豐五年(1855年)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關聖大帝,再追封三代為王。

清代清德宗光緒五年(1879年)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總二十六字、為關羽歷代最長之封號。

義薄雲天關雲長,為什麼各朝代都愛給關二爺封號?都有哪些封號?

元文宗至順二年(1331年)敕封的官職最多,其次為清德宗光緒帝的“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大帝”封號,共26個字,採用了眾多美好的文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