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城中村」民房改造,這不僅是一次改造,更是一代人的生活!

位於深圳市南山區的南頭古城(又名新安古城)歷史可以追隨到千年前,由於特殊的歷史文化原因,南頭古城不僅是古城遺址所在地,還是深圳最有名的“城中村”之一。

深圳“城中村”民房改造,這不僅是一次改造,更是一代人的生活!

廖姨是南頭古城的老人,她在這裡住了30年了。30年前,廖姨還是個沒嫁人的姑娘,那時候的廖姨還只有小脾氣沒有大哀愁,山川草木般的爽氣裡又有一點兒女兒家特有的嬌氣。

深圳“城中村”民房改造,這不僅是一次改造,更是一代人的生活!

深圳“城中村”民房改造,這不僅是一次改造,更是一代人的生活!

30年前,也是廖姨的芳華之際。從那個年紀開始,廖姨就生活在南頭古城附近,想起30年前,想起自己的青春,廖姨的心情也是歡愉的,她說那時候古城還沒顯得和深圳這個城市這麼格格不入,大家的日子都是柴米油鹽,勞作一日,藉著夕陽或螢火和鄰居閒坐說說家長裡短,雞犬相聞之間,30年就這樣點滴過來了。

深圳“城中村”民房改造,這不僅是一次改造,更是一代人的生活!

這30年裡,廖姑娘變成了廖阿姨,她依舊過著平凡人的日子,沒有經歷什麼離家去國的重責,也沒有什麼負心絕情的糾葛。別人匆匆忙忙,和她講樓市股市,她都搖頭說不懂。

若說她生活中最大的動盪,就是94年,廖姨的丈夫中風,所幸人救了回來,只不過重活沒辦法幹,廖姨心裡已經是謝天謝地;而她覺得生活更禍兮福之所倚的是,在94年,廖阿姨遇在南頭古城遇到了老麥,老麥看著廖阿姨一個小女子伺候著丈夫、拉扯著孩子,著實很可憐,就以極低的價格租給了廖阿姨一間鋪子,這就是凡在南頭古城生活過的人都知道的小店“錦記商店”。

深圳“城中村”民房改造,這不僅是一次改造,更是一代人的生活!

這是哪裡呢?

這裡有瓜果菜蔬、糧油米麵,這是你童年裡好不容易攢下的零花錢換塊兒水果糖的地方,那甜滋滋的味道,過了十幾年也忘不掉。30年過來了,廖姨就靠著這間鋪養大了幾個子女。而老房東老麥已經過世,如今繼承的房東兒子麥先生也還繼續著原來的租約。(改造前後對比圖放在接下來的行文中)

深圳“城中村”民房改造,這不僅是一次改造,更是一代人的生活!

廖姨想,自己能開多久的鋪也還說不定,她一直想著找機會把這破房子翻新好了,以後商店不做了房子還給房東,是報答房東一家對自家的恩情。

深圳“城中村”民房改造,這不僅是一次改造,更是一代人的生活!

而恰恰好,作為2017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的主要舉辦場地,南頭古城是設計界進行學術探討的主陣地,於是幾位年輕的設計師決定選擇幾處房屋,幫助他們改造一番。

深圳“城中村”民房改造,這不僅是一次改造,更是一代人的生活!

改造之前,按照廖姨的需求來,這次不考慮美感、沒有造型形式,做一個沒有“設計師存在感”的案子,從理順店內商品開始,對所售物品進行歸類,最後按功能劃分大致分為三區。

深圳“城中村”民房改造,這不僅是一次改造,更是一代人的生活!

另外,保留廖姨從供銷社時期一直沿用至今的玻璃櫃,算是一件“有歷史”的傢俱;店內擺幾小凳,方便街坊鄰居常來坐聊,畢竟社區雜貨店的優勢更在於賣“人情”。

對於街區來說,門面裝點些植物是希望能給街道帶來一角綠意。最後出來的結果大致是一個沒有小資小調卻親切熟悉的小店。

深圳“城中村”民房改造,這不僅是一次改造,更是一代人的生活!

在這次改造中,除一些因房屋老舊而影響到業主生活所必要的硬裝改造外,其餘對老舊物業的改造均是以軟裝為主,並充分考量業主原本的生活習慣,適當保留老傢俱。

城中村只能拆嗎?我覺得不是。畢竟這裡有春夏秋冬,有生老病死,有幾十年的相處的朝夕,有寫進我們生命裡的故事。

如果哪一天所有城中村都消失了,我想曾經住在這裡的人們一定會懷念這段時光吧。


設計不花一分錢,省30%裝修費!點擊瞭解更多,服務全國200+城市,即可獲取設計師0元全屋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