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白露是「幾」節氣,白露爲霜,白露之露從何來?

說起24節氣中的第十五節氣“白露”,讓人影響最深的就算魏晉時期的左思的詩句“秋風何冽冽,白露為朝霜”,還有農村的俗語:“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都對秋季白露時節的氣候做出了形象描述。

2018年白露是“幾”節氣,白露為霜,白露之露從何來?

進入白露之後,天氣明顯的感覺到天氣轉涼,晝夜溫差甚至能達10幾度。白露之後的天氣狀況,其雨水及氣溫對農民朋友來說是影響比較大,意義很深遠的,不知今年如何啦?這兩我們家鄉連續天氣陰雨好些天,好多農村老人都說:“白露前是雨,白露後是鬼”,說的是啥“鬼”你知道嗎?

2018年白露是“幾”節氣,白露為霜,白露之露從何來?

“白露前是雨,白露後是鬼”,意思是說按照以往經驗,可能今年這個秋天的雨水量小不了。目前大部分地區的農村,田地裡的稻穀、玉米、豆類,成熟收漿的關鍵時刻,如是之後雨水量過多及過少,都是十分危險的,容易產生糧食“黴變”及顆粒“不飽”。

2018年白露是“幾”節氣,白露為霜,白露之露從何來?

老農諺:“一場秋雨一場寒,白露雨後,露為霜”,我都知道,露水是由於溫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體上凝結而成的水珠;如是氣溫過低,則會形成白霜的。早霜對農作物的生長是危害巨大的,能造成農作物的早衰現象,這就會造成農民糧食減產。

白露如產早霜,對詩人來說那是十分詩情畫意的,但是對於農民來說那是損失。“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

2018年白露是“幾”節氣,白露為霜,白露之露從何來?

當然,白露的泥溼對於紅薯的生長是十分有利的,這不有俗語為證:“白露田間和稀泥,紅薯一天長一皮”,農村俗語雖沒有什麼確實依據,但是畢竟是人們在常期勞動過程中總結而得,雖字面意思上看似誇張,其也形象說明白露時節,氣溫變化帶來的農業影響。

作者單哥提醒:秋高氣爽,空氣開始變乾燥,早晚溫差變化大,白露露水寒入骨,切記避讓。適時添加衣服,謹防感冒等疾病的發生,以免耽誤工作。

朋友們“處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關於白露節氣你還有那些認識及瞭解呢?記得評論留言哦!同時別忘記關注一下作者單哥哦!朋友您的關注、評論、轉發、收藏、點贊都是對我的最大獎勵!謝謝大家啦!

2018年白露是“幾”節氣,白露為霜,白露之露從何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