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城区:做村民致富的“领头羊

1986年出生的田越,现任莱芜市嬴泰有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2010年青岛科技大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本科毕业之后,他抱着很强的求知念头,前往德国攻读硕士学位。毕业以后,他最初的选择是留在德国工作、生活。由于自家经营有机农场的缘故,在德国的6年间,一有时间他就往欧洲各国的知名农场跑,参观不同国家的农业展会。经过不断考察学习,他深深地感受到了西欧发达国家农业的专业化程度以及雄厚的科技实力,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国内外行业之间的巨大差距。当看到外国先进农业理念后,田越的想法就是拿来为我们所用。“国外的农业水平固然先进,我们通过自己的有效结合也不是不可能做好,甚至能超越他们!”2016年,他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工作待遇,回到国内,从母亲那里接管了自家的农场。从此一心扎根农村,力争把国外所学到的知识、理念与国内农业结合在一起,找出一条适合国内农业的发展路子,壮大自己的同时带领农民发家致富。

回国以后结合对欧洲农业的一些感悟,他认为公司要想发展,就要善于做减法,找出发展重点,往行业深处挖,提高自己的技术实力,打造自己的核心产品,让企业在专业化的道路上走得更深更远。

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做良心农业,生产优质安全农产品,十几年如一日,打造出的三大产品——— 有机大樱桃、有机草莓、无公害羊肉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园区种植、养殖模式及管理技术,得到了良好技术推广,公司自主培育的鲁中肉羊新品种及技术推广更是获得了国家羊业体系首席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园区及合作社的农产品供不应求。可以说这三大产品无论发展哪一项,都可以做大做强。但农业的特点是投资大、见效慢,还有多方面因素制约三大产品的产业发展,综合各种原因,田越认为企业的发展重点必须调整。

同时,田越发现国内的肉羊产业刚刚起步,很多专业肉羊养殖场一直在利用传统老品种,饲草料回报率低,羊肉品质差、生产效率低,企业利润微薄。而国外品种虽然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高、肉质好,但是圈养适应性差,大部分是单羔单产,生产性能低。另外随着国内禁牧政策的实施,养殖户不得不把不适合圈养羊品种硬性圈养起来,本来生产效益就低,再加上死胎难产多病等屡见不鲜,养殖经济效益大大下降。可以说,多胎高产长肉快、耐粗抗病舍饲化养殖适应性强、遗传性能稳定、肉质上等的肉羊新品种,目前在国内肉羊行业一直都是空白。

针对这种状况,田越决定与农科院和国内外专家联合进行育种,现发展核心育种群达到5000余只,共有3个繁育场,总存栏1.5万余只,2017年12月经莱芜市科技评估中心邀请国家羊业首席专家组,对“鲁中肉羊新品种选育与利用”项目进行验收,对该品种具有繁殖率高、生长速度快、肉质好等特点给予高度评价,特别是在育种技术的总体研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该项目的实施,不但可以保持养羊业良性的生态平衡,调整和优化我国养羊生产的产业结构,推动我省乃至全国肉羊良种资源的创新利用进程,同时将优良品种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对于促进肉羊规模化生产,增加养殖收入均有重要意义,填补了我国农区肉羊舍饲化养殖新品种空白,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了把鲁中肉羊更好优选优育,让更多消费者享用上等的羊肉产品,田越决定稳定园区现有的有机草莓、有机大樱桃生产,加大对鲁中肉羊的技术研究,制定一系列的生产制度、生产标准,编制完成了鲁中肉羊生产技术规程并加以推广与利用。

公司的发展重点确定了,他就努力让自己变得更专业。在专注于“鲁中肉羊”新品种培育方面,他进一步加强跟国内外专家的技术合作,现在正运用中国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万人计划”首席科学家储明星基因育种技术,利用分子标定基因遗传技术,进一步提高“鲁中肉羊”培育的技术水平,从遗传基因角度让选育更加精准。同时他还不断摸索更先进的舍饲化养殖模式,不断改进肉羊舍饲化养殖设施和设备,提高肉羊养殖自动化水平,把不可控的因素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缩减人工成本,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饲养管理成本,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下一步,我将继续专注于优质肉羊生产,大力推动‘鲁中肉羊’一二三产业融合,积极推动现代畜牧业科技发展,力争把从国外学到、看到的新知识、新理念更好地加以利用,带领大家共同致富,为实现科技兴农、推进乡村振兴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面对未来,田越充满信心地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