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學專家「生育基金制度」:一篇建言書,滿紙荒唐言

8月16日,《新華日報》刊出南京大學劉志彪,張曄兩位專家的提高二胎生育率的建議,提出設立生育基金制度,一時間引起坊間罵聲無數,受到廣泛質疑。

一篇建言書,滿紙荒唐言。“百姓無粟米充飢,何不食肉糜?”,高居宅室的專家,能夠說出不接地氣的理論很正常。

對於生育二胎家庭進行財力方面的補貼,我認為這兩名專家的這個出發點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要提高年輕夫妻的二胎生育積極性,進行適度補貼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還應成為未來的制度落腳點。但兩位專家的錯誤觀點在於,他們把這種補貼“嫁禍”在一胎家庭上,這一招比較陰損,這也是他們被公眾質疑和謾罵的原因所在。

在當下經濟條件下,不管是一胎還是二胎家庭,他們的生活負擔都相當之重,特別是對那些生活在城市當中的工薪階層,一孩養育起來都非常吃力,何況還要二胎。所以說,如果再按這個建議來交納生育基金的話,無異於雪上加霜,所以公眾想打人的想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兩位專家可能沒有壞心,能夠想到補貼二胎家庭我認為他們還是有點責任心的,只是他們兩位久坐辦公室,遠離勞苦大眾,已經不食人間煙火了。是啊,專家都有固定的薪水可拿,衣食無憂,應該算中產階級了,哪來還懂的老百姓的艱辛和苦處,不接氣的專家,自然也就給不了接地氣的意見建議。

我們的生育率為什麼在放開之後不升反降,這是一個綜合的社會性問題,它涉及到方方面面,住房醫療教育就業等,無所不包,需要的是綜合性的託底,而不是某個方面的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