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专家“生育基金制度”:一篇建言书,满纸荒唐言

8月16日,《新华日报》刊出南京大学刘志彪,张晔两位专家的提高二胎生育率的建议,提出设立生育基金制度,一时间引起坊间骂声无数,受到广泛质疑。

一篇建言书,满纸荒唐言。“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高居宅室的专家,能够说出不接地气的理论很正常。

对于生育二胎家庭进行财力方面的补贴,我认为这两名专家的这个出发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要提高年轻夫妻的二胎生育积极性,进行适度补贴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还应成为未来的制度落脚点。但两位专家的错误观点在于,他们把这种补贴“嫁祸”在一胎家庭上,这一招比较阴损,这也是他们被公众质疑和谩骂的原因所在。

在当下经济条件下,不管是一胎还是二胎家庭,他们的生活负担都相当之重,特别是对那些生活在城市当中的工薪阶层,一孩养育起来都非常吃力,何况还要二胎。所以说,如果再按这个建议来交纳生育基金的话,无异于雪上加霜,所以公众想打人的想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两位专家可能没有坏心,能够想到补贴二胎家庭我认为他们还是有点责任心的,只是他们两位久坐办公室,远离劳苦大众,已经不食人间烟火了。是啊,专家都有固定的薪水可拿,衣食无忧,应该算中产阶级了,哪来还懂的老百姓的艰辛和苦处,不接气的专家,自然也就给不了接地气的意见建议。

我们的生育率为什么在放开之后不升反降,这是一个综合的社会性问题,它涉及到方方面面,住房医疗教育就业等,无所不包,需要的是综合性的托底,而不是某个方面的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