鳶飛九天2018
確實是這樣,楚國國君熊通曾有過這樣的表述,原話出自《史記.楚世家》:三十五年,楚伐隨。隨曰:“我無罪。”楚曰:“我蠻夷也。今諸侯皆為叛相侵,或相殺。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吾號”。
那麼楚國作為火神祝融之後,為什麼楚王會有如此的表述呢?
其原因還在於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國間存在的鄙視鏈,而楚國恰恰就處在這條鄙視鏈的最末端,因此是受盡各國的輕視和侮辱。
其原因,最主要還是因為楚國的爵位低。
因楚國乃祝融之後,早在文王武王時期,楚國的先祖就曾是周王室掌管火燭的官員,但是當武王滅商後分封諸侯時,卻遲遲沒有給楚國先祖賞賜以爵位,直到周成王時,才給了楚人一個子爵,楚人對此很是不滿。
因此,熊通說自己是蠻夷,聽上去滿滿自嘲的意味,其背後則是楚人對周王室,對中原各國無盡的恨意。
且因為周王室一直不重視楚國,楚人希望周王室給楚國進爵的夢想破滅後,熊通乾脆將自己的三個兒子都封為王,你周王室不是看不起我嗎?我現在要跟你周天子平起平坐。
於是,三十七年,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師也,蚤終。成王舉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蠻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為武王,與隨人盟而去。
“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楚武王熊通如此說辭,不光是對當時周禮的無情踐踏,打了周天子的臉。同時也給了自己進攻他國找到了藉口,中國曆來講究出師有名,但是我是蠻夷啊,所以我就打你了怎麼的?
可見,作為祝融的後人,楚王熊通寧願說自己是蠻夷,也不承認周禮,甚至不惜與周王室對立,於中原各國為敵。
其背後,著實是有心酸的故事。
Ko文史迷離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事,歷史上楚國國君確實這麼說過。
周成王時期,封了文王姬昌的火師(就是大家說的火神祝融)的曾孫熊絳為子爵,封地在南方偏遠之地,而且只有方圓五十里。爵位又處於末等。楚國的任務基本也就是和南方蠻夷打交道,順便每年向周王室進貢“包茅”。屬於名符其實的鄉下人。因此中原諸侯對楚國是相當看不起。
被人看不起的久了,也就不在乎了。
換句話說,由於楚國長期和南方蠻夷打交道,文化中漸漸融合了南方蠻夷的實用樸素思想,隨便你說,我就是蠻夷怎麼了?你說我幾句蠻夷難道還能把我說死?
到了楚國熊渠這一輩,索性直接把自己的三個兒子封為王,他自己是子爵卻把三個兒子封王,表達了楚國不吃你周王室這一套,我自己幹我自己的。
大家看,春秋戰國時期的版圖,南方基本就是楚國一家,原本南方還是有數量非常多的諸侯國,的,但是大部分都被楚國兼併了。雖然春秋無義戰,但是打仗起碼也得有個名頭,大家都是周王的子民,你憑什麼欺負我,所以晉國,秦國,齊國等強國,雖然也擴張,但是始終為那麼名頭所累,畏手畏腳。
但是楚國不在乎不,你不是說我是蠻夷嗎?我是蠻夷,那我憑什麼遵守你周王室那一套,什麼師出有名五名,老子看上誰了就打誰。誰讓我是蠻夷呢?
楚國一句“我蠻夷也”,卻讓他擺脫了周王室禮制的束縛,讓楚國得已在戰國時期成為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