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紅薯和善惡初印象!


買紅薯和善惡初印象!



買紅薯和善惡初印象!‖老家許昌

文‖王愛軍

小時候,每年家裡都會種幾畝紅薯,到深秋收穫時,放學了就會幫父母下地幹活。磨紅薯了,那時候家裡都是壓井,我是老大,晚上壓水的活就是我的了,熬到很晚才讓睡覺。

後來,家裡挖了大口井,裡面放了水泵,再後來,搖粉子也不用人工了,全都機械化,自家地裡的那點紅薯不夠磨了,於是我村好多人就出去買紅薯,當然我家也不例外。

誰家條件好,就會多買幾車紅薯,家裡困難的,親戚朋友家借點。磨一冬紅薯收入可觀,雖然很辛苦,但是效益來得快,再苦再累也都任勞任怨。

自己地裡的紅薯磨完了,父親就該出去買紅薯了,遇到星期天,父親會讓我跟去幫忙,他磅紅薯我記記賬,同時幫忙往籃子裡裝紅薯。買紅薯有講究,山崗地的紅薯最出粉子,崗地的有紅土壤,黃土壤的和黑土壤,哪樣的土壤紅薯能買,父親瞭如指掌。


買紅薯和善惡初印象!


父親頭一天就聯繫好了車,早上四五點喊我起床,我匆匆梳洗一番,海亮哥的拖拉機早已在街上等侯,我們拿上袋子急急坐上了車。其實,我很樂意跟父親去買紅薯,生在平原的我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與渴望,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我想象著詩情畫意的美麗山村模樣。

不到半個小時就到了龍屯街,龍屯是個繁華的街面,鄰著禹州至鄭州的要道,那裡店鋪林立,集市繁榮。海亮哥把車停靠到路邊,我們在一家開門很早的飯店裡吃了碗美味的熗鍋面(那時候感覺這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飯了),就又匆匆趕路。

我們往北去過無樑,山連,扒村等,今天要往西邊出發了。過去公路一直往西,西邊的崗地越來越高,太陽也慢慢升起。初冬的陽光照在身上暖暖的,我享受著坐車的滋味,觀看著一路美景。對沒出過遠門的我來說,能看到個丘丘陵陵都是那麼的稀奇和開心。十來點時,我們終於到地方了。

買紅薯和善惡初印象!


我記不起那是什麼村莊了,只記得那裡崗丘很高,像山又不是山,我們被指引到了一家,這一家在村東頭,石頭砌的院牆只有齊腰高,門外是又高大又圓的土丘。下了車,我就急著往人家廁所跑,廁所後牆襯著院牆,左右兩堵牆,前面竟沒有牆和廁所門,院裡人多,廁所前面就是紅薯堆,還沒有外面的丘嶺能遮擋。

賣紅薯的兩口子有四十來歲,男人高高大大,皮膚黑黑的,看起來很實在,女的臉蛋紅紅的,胸前垂下兩條長長的辮子,很像蒙古族婦女,孩子們都出去玩了吧,家裡就他們兩個人。

他們地裡還有出好的紅薯,非要我們先去地拉回來。這樣很耽誤時間,地裡的紅薯基本上都沒有摘掉辮子,裝車慢,但到人家地盤了,沒法子。車上放上大秤和籃子,大家都坐上車子往地裡出發,路不好走,坡很陡,上上下下車開得很慢,好不容易到達地點,感覺他家的地就像在半拉皮球上。


買紅薯和善惡初印象!


不考慮太多了,趕緊幹活,我們人多手快,把紅薯裝到大草頭籃子裡,我父親和賣紅薯的那家男的抬籃子稱重,海亮哥扶秤我記賬,那家女的也在一旁看秤,完了大夥把紅薯抬到車上倒了,然後再裝……將近晌午,地裡紅薯裝完了,我們就驅車往他家趕,他家有大磅,不用抬秤了,紅薯也是摘了辮子的,裝籃子快。

那時候一拖拉機還裝不到一萬斤,為了多裝點,車斗子上面都用裝著紅薯的馬交袋壘起來,兩三點的時候終於把車裝滿了,有時候買紅薯順利會早一點裝滿車回家。

這家主人真是小氣,也不做飯,看到他家閨女從廚房拿出一個蒸饃在啃,飢腸轆轆的我口水直流。山裡人真精,我在心裡嘟囔著。要是在我家,有了外人,我娘早早就會把香噴噴的飯菜做好招待人家,唉,出門在外真是受罪。

重車路賴,回家的車子開得很慢,離家越來越近了,路也越來越平坦了,車子加快了速度,我歸心似箭,只希望平安到家。

一般常去買紅薯的地方,父親都會找一個愛管事的人,給人家買幾盒煙,人家就會熱心幫忙,如果誰家賣紅薯了就會領著去,我記憶深刻地要說扒村的那個老村長啦。

買紅薯和善惡初印象!

他五十多歲,瘦瘦小小,黑黑的,細眯眼,慈眉善目的,性格耿直,為人和藹,更重要地他是個熱心腸,村民們都親切地叫他老村長。他還有個兒子,二十多歲,也是老實忠厚之人,父子倆相依為命,每次去找他,他總是拋下手中的活兒熱心幫忙,我們也總是能順順利利地買到紅薯,早點回家。

我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扒村這個千年古村了,這裡山清水秀,風景秀麗,在禹州北15公里,我雖然沒有機會一覽全貌,可是沿途的風景,樸實的民風,古老的建築等等已讓我畢生難忘,連窯洞都是那麼親切,和諧。

在那裡,我突然發現一個俊美的男孩在遠處偷偷窺視我,也許我對他們來說也是新奇的吧,情竇初開的我不由得面紅心跳,沒想到這深山溝裡竟有如此的美少年。

有一次,一個孤寡老漢,有一架子車紅薯要賣給我們,他的紅薯品種不出粉芡,個頭大,水分多,口感脆甜,只適合食用,父親心善,把這一車子紅薯給買了,等拉到家時這車紅薯已磕碰得少皮沒毛了。


買紅薯和善惡初印象!


我們抱怨父親,父親就教育我和弟弟,人要積善行德,能幫到別人就幫助別人,有舍才有得嘛,父親堅信,自己樂於助人,出門也會遇到好人。

當然,出門在外也會遇到一些地皮無賴。一次去到一個地方,也有個人熱心來管事,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五大三粗中等個,臉就像大紅泡,大嘴巴——我對他印象極差。

他逼著父親買他家的爛紅薯,他家的破口紅薯都挑揀出來,好大一堆非要賣給我們,父親不要,他就翻前賬表功,那是你不要也得要的架勢,他是地頭蛇,一個村的人都不敢惹他。沒辦法,只有買回家,扔掉得不少,我們加班加點把這些紅薯磨完,也不出芡,辛辛苦苦也是白乾。

買紅薯,有時早到家,也有昏天黑地到家的。在外面風餐露宿忍飢挨餓還不算啥,就怕快到家了車軲轆陷水溝裡,一般在路上沒事,進村就不好說了。


買紅薯和善惡初印象!


村人都在磨紅薯,每家每天都有大量漿水排出,有些地方水溝不通暢,以前還沒有水泥路,車子不小心就會陷進泥溝裡,特別是對我村路況不熟的外村司機,不知哪裡是硬底路哪裡是軟底路。我家就遇到過這種情況,沒辦法,只好拉個架子車一車一車往家翻騰,大家累得鼻塌嘴歪。

八九十年代錢不好掙,村裡偶有腦子靈光的,會做點小生意,但多數人都在家務農,趁著這個季節多磨紅薯賺錢,沒錢買紅薯都去親戚朋友那裡借錢。我父親能幹,手裡有點積蓄,但可勁買紅薯也不夠,有時也會出去借錢。我鄰居郭伯伯在稅務局上班,他有門路能貸款,看我父親有信譽有能力償還,就每年給我家貸點。我村上的電工有錢,人家都用上了分離機,聽說每天都會磨一大車紅薯,我們一車都要磨五六天。直到上凍,做粉條停止。

第一年買紅薯賣完粉條,我家添置了第一臺黑白電視機。


買紅薯和善惡初印象!


(文圖無關。文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攝影者或原製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誠摯的感謝。)

【作者簡介】王愛軍,生於1973年,喜歡閱讀和寫作。

愛許昌老家,看“老家許昌”。 老家許昌,情懷、溫度、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