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不要当窝里横

孩子,你不要当窝里横

知音知乎知心姐姐 妇女之友持家必备 加上星标快上车

好久没写鸡汤文了,鸡汤也没什么不好的嘛,好鸡汤真材实料、味美汤鲜,营养补身,来一碗~~

01

总有人问,熊孩子抢我家宝的东西怎么办?

娃在外被欺负了怎么办?

学校老师罚我家孩子呢,是不是应该跟校方理论?

孩子学习成绩一般,该怎么办?

其实这些问题,我们当孩子的时候也都经常遇到,只是现在轮到我们当爸妈了,忽然觉得这是个事儿了,还很认真地拿来讨论。

甚至还看到某些网红大V在回答孩子在学校成绩不如意该怎么办之类的问题时说:

”孩子,我当然会尽力,但教育不是尽力了就一定有回报,他能力一般,我也没什么不能接受的,因为我能力强啊,会给他很高的生活起点,不愁房子不愁钱,他生在我家,是他的幸运。”

这种话听起来真是爽,但是大哥,这样好像也没有解决问题,答非所问啊。仿佛一切都可以用“只要有钱就能解决了”来解释,实在弱爆了。这种回答,只能作为宣扬消费主义观点的爽文看看。一次两次看了像打了鸡血,看得多了又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次次都兴奋最后就瓦特了。

按这种观点的话,那将来又要多很多巨婴。生活中处处需要闯关打怪,觉得难就退缩、放弃,父母又能护孩子几时?

细细品品,这只不过是找不到解决办法自我焦虑之后的故作镇定。真正强大的人,从来不问这种问题。在这个商业社会,有哪个成功者不是在风浪中历练出来的。别人不认可你,别人不待见你、欺负你,没事儿,爸妈有钱有能力保护你——这话偶尔作为安慰尚可,但要是一直这么灌输,孩子迟早是要独自面对社会的。这么做,无异于把一只小白兔丢进狼群,结果可想而知。

大概是看多了玛丽苏电视剧,主角总是自带光环无往不胜,还总是能从最底层一路升级打怪、各种开挂、无限续命,得以赢过所有大boss。现实哪有那么容易,还是从那种“先定个小目标,挣他一个亿”的童话中醒醒吧,透着一股山寨偶像剧的气息。连100万的生意都没有做通过,精明的商人谁也没那么傻,随便给1个亿烧着玩?这种媒体断章取义造势炒作的傻话,听听就好。真心觉得现在国内的舆论媒体总是冒着一种头脑简单近乎自我催眠哄骗的天真。

真正务实的操作难道不是应该如下图这样么?这部反映08年金融危机时香港商战的《再创世纪》,似乎更反映现实。十年一轮回,如今的大陆,正在经历极其相似的事。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孩子,你不要当窝里横

看爽文除了一时爽,并不能解决家长的担忧和焦虑,反而是爽过之后更担忧更焦虑了。因为,欲望和要求是无止境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不可能满足孩子所有的需求,解决他所有的问题。总有一天,他要学会自己面对。早点面对,早点学本事。一直窝在窝里,与草鸡无异,只有放手让他自己锻炼,即使摔倒、受伤也不过多干涉帮扶,他才能成为翱翔天际的雄鹰。

02

现在连宫斗剧都进步了,不再总是把后宫中成为最后胜利者的女主角,写成傻白甜、伟光正。善良是好的,帮助人宽容人也是好的,但是温良贤淑的前提是有能力保护自己。出身望族从小被保护得很好的富察容音,算是时下推崇的“富养”典范了吧,她的世界一直是岁月静好,总是从善良的角度去想别人,没有经历过人世的丑恶,最后竟至被身边最亲近的人一一背叛,结局很悲惨。而我们的黑莲花魏璎珞就不同了,低贱如草芥也仍能保持内心良善和助人之心,位尊为皇妃也决不趋炎附势曲意逢迎,有恩报恩,有冤就发盒饭。靠的是什么?靠的是人家绣娘也做过,大宫女也做过,宠妃也做过,冷宫也呆过,被赶出紫禁城守过陵,在辛者库掏过粪,打过无数副本,赚了无数经验值,人生的跌宕起伏都经历了,反而能够处变不惊,举重若轻,如打不死的小强,更有生命的张力。

孩子,你不要当窝里横

换了她面对开头那些问题,那真的是“有的是法子”。所以,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首先想的,不是怎么帮他解决问题而是让他学会自己去解决问题。怎么学会?家长要放手。孩子的事,尽量让孩子自己解决。这需要父母有强大的内心,而不是总也忍不住揪心上去代劳。如果这样做的话,孩子习惯了这种行为模式,就丧失了主动努力的动力。反正都有爸爸妈妈解决,坐享其成好了,久而久之,就成了“窝里横”。

03

上幼儿园,是孩子第一次面对外面的世界,有很多新的环境和情况要适应。孩子毕竟是弱小稚嫩的,对于外面的新挑战,起初容易表现得软弱、退缩。但是在家里,是他熟悉的完全能hold住的,就会显得更任性更肆意妄为。这种外面和家里两个样儿,外面是温顺懂事的乖宝宝,家里却是无法无天的小霸王,就是我们常说的“窝里横”了。

刚上幼儿园不久,很多孩子都会出现幼儿园和家里天壤之别的情况,有的是在家里特乖在外就各种调皮捣蛋,有的则在外是温顺小白兔,在家是嚣张小霸王。嗯......不才我们家葫芦就曾是第二种。

被小朋友抢了东西从来不吭声抢了就抢了吧;被大孩子欺负了会一直站在那发呆,回家过了很久还是觉得忿忿不平才告诉爸爸妈妈;在家变着法儿的指定要梳各种发型,不梳就要闹,在幼儿园生活老师梳头发从不敢吭声儿;在幼儿园背诗学东西很用心,还当上了小班长,在家就一遍都不愿意多学,总是心不在焉......

这个问题和老师也沟通过,老师也教育过孩子, 但是效果不太理想。看来教育从来都不是靠说的。我问葫芦,为什么在家里你不愿意做的就大哭大闹,在幼儿园就不敢说呢?想了想,答曰:因为怕麻烦。

想来,还是因为在家我们为她做得太多了。她提出的要求,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大多都能被马上满足。而在外面,是不可能像父母这样时时刻刻都想孩子所想,随时满足孩子需求的。——但这才是真实的世界啊。家里和外面对待孩子的方式不一样,那他们自然就”趋利避害“地回应。还是得狠下心来和老师达成一致,家里外面一个样儿,亲师配合才行。

04

怕麻烦,怕被拒绝,即使是长大了,很多人也仍然是如此。包括我自己,很多时候也是这样。孩子,往往是大人性格的映射。这种怕事的性格,得在外界的诸多磨练之下,才会慢慢改观。

因为怕退货麻烦,收下了不喜欢的货品;

因为不会拒绝别人,接下了很多自己不愿做的事;

因为不想得罪人,即使自己不满意表面也乐呵呵的;

看到别人不对的行为,也不敢指出和拒绝;

对于别人的百般要求都不敢吭声做老好人,对于自己最亲近的人却随便发脾气......

很多人都是如此吧。这就是“社交障碍”啊。小的时候没有学会如何跟人打交道,只有在此后漫长的成长过程中自己内心跌跌撞撞地探索和磨练,甚至到了自己做父母的时候,才意识到这一点,试图去面对人群,接触人群,做以前不愿意做的事。那对于孩子在外的遭遇,自然也不能淡定。其实和人打交道,远非“别人欺负你,你就打回去”那么简单。

孩子,你可以选择打回去,也可以选择告诉老师,可以选择大声哭泣,也可以选择宽容,只要你觉得可以承受。但首先,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做一个真实的人,不要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做一个两面人是最累的,成本最高的。如果这不是你想要的,那么你的忍让和逃避就都没有用,而只会让你最后爆发,伤人伤己。

事情不来,我不主动惹事。事情来了,我也并不怕事。为人处世,无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来之,则安之。爸爸妈妈不是小叮当,不会你想要什么就变什么,但是会一直在你身后支持你,勇敢地面对这世界。

孩子,你不要当窝里横

觉得有用请随手帮忙转发!

如果你有什么关于孩子的问题,

也欢迎后台留言,我会尽力回复,

说不定还会专门写成文章与你分享和交流哦~

孩子,你不要当窝里横

这里主要分享我的一手育儿实践和经验

记录葫芦的成长和岁月的变迁

还有妈妈的修行和提升

更新不多,但保证干货

每篇都经过认真的考证和实践检验

因为这样才可以当作纪念啊!

茫茫人海找个靠谱的妈妈圈不容易

遇到了一定要好好珍惜

还等什么 关注加置顶呀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孩子,你不要当窝里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