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繪本,是屬於孩子自己的「史書」

你的孩子問過這些問題嗎?人為什麼要講衛生?桌上的蔬菜食材是從哪裡來到中國的?每天吃的鹽和糖是怎樣被發現挖掘的?其實,現在日常生活的每個角落,都是波瀾壯闊的歷史篇章。

這套《生活習慣簡史》由國內最知名的科普傳播機構果殼傳媒傾注3年打造,用曾經矇昧簡陋的生活方式對比今天的便捷智能,繪製出一本孩子們最感興趣的生活“史書”。

這套繪本,是屬於孩子自己的“史書”


衛生冊/《用兩千年洗好澡》

人類的衛生習慣在漫漫歷史中由粗放到精細。刷牙、洗臉、洗澡等習慣,以及牙膏、牙刷、肥皂等清潔用品,是如何變成現在的模樣的?悄悄告訴你,古羅馬曾經用尿來清潔牙齒和衣服。還有關於人類與細菌、病毒“不打不相識”的過程,以及那些年對抗過的可怕瘟疫和霍亂。

這套繪本,是屬於孩子自己的“史書”


飲食冊/《用七十萬年煮好飯》

吃的歷史都不瞭解,怎麼好意思說是吃貨?從吃生肉到生火石烹會煮飯,學會了製陶才有了鍋碗瓢盆,有了朝代開始講究餐桌禮儀,又學會了磨麥子粉、用甘蔗榨糖等加工技術,現在餐桌上的食材大多都是千里迢迢來到中國……結論:吃好一頓飯,真的很不容易!

這套繪本,是屬於孩子自己的“史書”


睡眠冊/《用七十萬年造好床》

沒有幾萬年前的草蓆子,就沒有今天的席夢思。從前大家睡山洞,還得靠自己長體毛保暖,打獵了才能蓋動物的皮毛。後來會蓋房子有了臥室有了床,怎麼吃飯、學習、會客、睡覺都在床上進行了?被子、枕頭、涼蓆出現啦,改良得越來越精細、睡的越來越好。還有睡覺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人類的睡眠週期、不同動物的睡眠時間……統統好想知道!

這套繪本,是屬於孩子自己的“史書”


交通冊/《用兩萬年修好路》

“這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最開始人們跟著動物的足跡尋找水源,後來小路、土路、石子路、水路、柏油路以及運河一個接一個的出現了,伴隨著馬車、火車、汽車、船等交通工具,還有交通規則和道路維修也是不可缺少的!在未來,我們又將是乘著什麼車出門呢?

這套繪本,是屬於孩子自己的“史書”


服飾冊/《用七十萬年穿好衣》

人類以樹葉獸皮蔽體開始“遮羞生活”,但是又有“愛美之心”——蒐集動物羽毛、拾取貝殼獸骨製作裝飾品。麻布、繅絲、織綢、紡棉、毛線等服裝材料的發展,紡織技術的出現淵源……身上穿的漂亮衣服,原來是這麼來的呀!還包含中國傳統服飾漢服的著裝禮儀,以及歷史重大發明等知識點。

這套繪本,是屬於孩子自己的“史書”


閱讀冊/《用三千年讀好書》

大家都知道的是,原來閱讀是從右到左,而還有更詳細的閱讀習慣的發展變化呢?奇妙的文字源頭何處,到底是怎麼產生的?還有書寫材料的變化、印刷書籍的方式、圖書館的興起和發展等,同時涉及“洛陽紙貴”等文學典故,可以說給孩子聽。

這套繪本,是屬於孩子自己的“史書”


醫藥冊/《用兩千年行好醫》

認真瞭解了醫療科技的發展,也許就不會那麼怕吃藥了吧?從各種草藥到現在的小小藥片以及膠囊,麻醉劑的從吸入變為注射。每一種藥,都是經過了漫長的“變形”與努力,才和大家見面的呀。醫院最早也只是修道院,後來才有了專職醫療地點。健康這件事,歷史可是付出了時間的努力的。

這套繪本,是屬於孩子自己的“史書”

下次孩子再不好好吃飯睡覺,就拿這套“史書”給他!不看完不許吃零食!別說是小新支的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