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懂张爱玲,读懂已是不年少

长大之后,重读爱玲的文字,心总是会有些疼,她是寂寞惯了的人,她的骨子里天生透着一种冷,自从他离家以后,这种冷也慢慢的表现的更加明显,但是这种冷却让她可以跟随自己的内心,活给自己看,才不要活给别人看。虽然她的一生很是凄凉,但是我却喜欢她对待生活的方式。

年少不懂张爱玲,读懂已是不年少

初识张爱玲应该是在《半生缘》认识她的吧,她是一个玩弄文字的人,她写的文章总是悲剧结尾,就如刚刚看完的《半生缘》一书,在本书主要讲了女主人公曼桢因早年丧父,以致家里失去了经济支柱,最终一家人的生活落到了姐姐曼璐身上,而她为了养活一家老小,心痛与昔日恋人离别而选择去当舞女赚钱,因为钱嫁给了祝鸿才。文中男主人世钧因各种机缘巧合之下也和曼桢产生了爱情,可是命运弄人,世钧因为收到家信而返回南京,其家人召回只是为让他成亲。因为性格上的软弱,也因为没有等不到曼桢的书信,世钧最终迎娶了他并不喜欢的门当户对的翠芝。他想不到的是在上海这边,曼桢发生了使他一辈子也不能原谅自己的事,不能生育的曼璐为保全自已的地位,设计令亲妹妹曼桢怀上了祝鸿才的孩子,因此葬送了曼桢与世钧的爱情。

年少不懂张爱玲,读懂已是不年少

曼桢和世钧是深深相爱但却不能在一起,他们是被命运玩弄的人,曼桢是那么的坚强,面对姐姐的狠心,母亲的不解,姐夫的残恶,及失去的爱情,她是怎样熬过来的我是无法象,也难以想象。除了她自己谁又能知道啊?文章最后她心凉了,为了生活和孩子她只能选择回去,和祝鸿才这个毁了她一生的人在一起,尤其是在男女主再次相逢的那一刻,女主的那句“我们回不去了”,就这一句,一生就已经过去了。虽很多人不解张爱玲为什么要写一个这样的结局,而我却认为就因为这样她的目的才得到了,她用自己的文字告诫人们现实和生活的本质罢了。

年少不懂张爱玲,读懂已是不年少

看到曼桢就仿佛看到张爱玲自己,她是民国才女,文坛史上最闪耀的巨星,但谁又能真正了解她,真正读懂她的内心那?大部分人总是认为她是高傲,冷艳,与常人不同的,虽然我不否认大众的评价,但我也有一些自己的见解。 我认为她本身就不是一个世俗之人,她不以尘世的价值观去品评一个人。他的一生也极奇坎坷,我认为她是一个可悲的人,面对胡兰成的一次次的出轨她选择了多次的原谅,区区一个胡兰成就让她放弃了对爱情的期盼,她曾写过,“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一个上海滩的才女因为一个胡兰成而变得低微,变得委曲求全。甚至是自己发表的文章和电影的酬劳都给了他,对他的爱真的是无法形容,可能她对他多的只是欣赏,只是理解而并非爱,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种见解一种感受,一种评判。

年少不懂张爱玲,读懂已是不年少

张爱玲一定是一个没有什么政治观念的人,她只是把胡兰成当作一个懂她的男人,一个爱她的男人,一个理解她的男人而不是汉奸。我认为她是没有健全的人格和性格,因为她没有遇上一个完整的家庭,张爱玲虽系出名门,但她的童年却是黑暗的,生母黄素琼流浪欧洲,剩下她和弟弟在父亲和后娘的监管中成长,见过父亲与后母一起躺在床上抽大烟,也被父亲打过,关过。或许这是导致张爱玲后来的作品充满悲观的最主要原因吧,但就是因为母亲和姑姑的出国留学使她才有所见识,父亲的逼迫使她去更远的地方去求学,她才会有现在这么大的成就,张爱玲最吸引我的并不是她笔下的男女情爱之事,而是她对现实的那种毫不忌讳的批判,揭露了现实的黑暗。读完这本书,我如鲠在喉,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能说张爱玲的文字魅力真的很大。

年少不懂张爱玲,读懂已是不年少

她的生命就如她所说的一样,“是一袭华美的袍”,纵然她风情万种,光鲜亮丽,最终也是没有逃脱“蚤子”的吞噬。

年少不懂张爱玲,读懂已是不年少

后记:一个绞尽脑汁也写不出好稿子的少女,但是大胆的选择头条作为实践稿子,用尴尬的文字偷取大家阅读量,所以欢迎大家阅读点赞,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