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方志|遇上你是我的缘,守望你是我的歌

遇上你是我的缘,守望你是我的歌

冯 惠

情系方志|遇上你是我的缘,守望你是我的歌

参加单位组织的“朗读者——情系方志”演讲活动

“秉笔直书担道义,去伪存真扫尘埃。公正公允呕心血,见仁见智抒胸怀。”这是所有史志人最真实的写照和最朴实的赞美,彰显了我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淡泊名利的心境、刚正不阿的风骨、锲而不舍的韧劲和事无巨细的态度。

与史志工作结缘,我十分幸运

情系方志|遇上你是我的缘,守望你是我的歌

从事《营口市志》(第二卷)排版工作

1992年,我高中毕业后,被市地方志办公室录用,成为修志队伍中的一员。那一刻,我是懵懂的,对单位的工作性质和内容一无所知,更不曾想到,自己会钟情于它,一干就是二十余载。

过去的二十六年里,我曾在秘书科、宣教科、党史科、年鉴科等科室工作,参与了首轮《营口市志》和十余部《营口年鉴》的文稿录入、版式设计和编辑工作,编辑完成了《营口通史》第二卷、《中国共产党营口历史》第二卷。而今,我又奋战在年鉴编纂的第一线,肩负着编史修志的光荣使命。

情系方志|遇上你是我的缘,守望你是我的歌

走进电台直播间讲述营口历史

人们常说,一个人能够以爱好选择工作,那是幸福的;如果能把工作变成爱好,那无疑更加幸福。记得,入职之初,我在秘书科从事打字排版工作,每天都在键盘上重复着同样的动作,虽然枯燥乏味,我却苦中找乐,很快便对文稿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珍惜着每一份志稿的电脑录入和上机修改的机会,在学习了解营口历史知识的同时,细心琢磨文字的运用、认真领悟编纂的要领,不懂的地方虚心请教。就是这样的日积月累,给我后来的编辑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与史志工作结缘,我倍感受益

情系方志|遇上你是我的缘,守望你是我的歌

2003年,到二台子石棚考察学习时留念。

在编史修志这个大家庭中,有着关心我成长进步和给予我业务指导的领导和同事,我从零开始,点滴积累、不断磨砺,从一个对史志工作一窍不通的门外汉逐渐地成长为业务熟练,能独立承担一个科室责任的史志工作者。

2008年,我进入业务科室,从事年鉴的编纂工作。起初,满怀豪情,信心百倍。当真正开始介入编辑工作之后,才发现没那么简单,我对年鉴的条目拟定、语言表述、删改尺度等时常出现把握不准确、运用不自如的现象和问题。面对如此状况,我一度徘徊畏怯过,担心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足、业务基础不牢,更担心自己胜任不了这项工作。但是,单位领导和科室负责同志的关怀和指导,给了我足够的信心和力量,使我战胜困难,走出了困境。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逐渐地进入了工作状态,掌握了年鉴的编纂方法。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我深刻地认识到:编史修志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浩瀚工程,既要对当代负责,又要对历史负责。我倍感责任重大, 使命光荣,丝毫不敢懈怠。

情系方志|遇上你是我的缘,守望你是我的歌

2013年,我接到《营口通史》第二卷的编纂任务。接手时,初稿基本形成,我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初稿进行充实完善。每天收集资料、查阅文件、核实数据,工作紧张而忙碌。无数次的挫折与失败,无数次的推倒重来,尽管困难重重,但史志人那份沉甸甸的责任,让我百折不挠地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2015年,30余万字的《营口通史》第二卷出版发行后,我们编辑人员走进营口电台直播间,对该书的编写特色和编纂经过进行了宣传和介绍,那一刻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是我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情系方志|遇上你是我的缘,守望你是我的歌

2014年,参加单位组织的“道德讲堂进社区”活动。

史志工作艰辛而漫长、寂寞而清贫,只有心态平和,才能体会其中的乐趣。2018年初,我重返年鉴编纂的岗位,面对稿件征集工作,我没有因为打电话催稿时听到对方的推脱而消极和敷衍;材料报送时收到对方应付差事的工作总结而沮丧和退缩。因为我深知:当我们捧着凝聚心血和汗水的沉甸甸的史志成果时,这些看似波澜不惊、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却留下了真正的痕迹,也充分体现了我们的工作是代表着一种精神价值、一种社会期待。为此,我敬重、珍惜乃至热爱这份工作。

与史志工作结缘,我更懂得担当

历史是我们生活时代的影像,记录历史,不容半点马虎,更容不得弄虚作假。史志工作关乎到整个时代的发展,能为后人带来荣耀或反思。我尊重和敬仰我的职业,我身边的史志人也都在捍卫自己职业尊严而默默地付出心血和努力。一路走来,我亲身感受了营口史志同仁的严谨治学精神和浓郁学术氛围,虽然工作条件不尽如人意,但我身边的每一位领导和同事都非常敬业和专注。他们为了征集第一手资料,冒酷暑顶寒风,往返奔波于供稿单位;为了考证一处历史古迹,翻山越岭,踏遍村庄的每个角落;为了采访一位见证人,不远千里,跋山涉水,仔细听、认真记,回来后还挑灯夜战整理稿件;为了核实一个数据,要遍翻档案,查寻出处,尽搜资料;为了修改一篇志稿,要熬夜守更,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有时会为一个标点符号、一个字词的正确用法而争得面红耳赤。这一幕幕真实感人的画面,使我对“史志工作者”这个身份产生了崇高的敬意,也为我坚守这份工作增添了信心和力量。

秉笔直书、忠于史实,是史志工作者的高尚品质和勇敢精神。编史修志工作中,对初稿编写不理想、原部门所提供的材料有限的情况下,就要主动寻找资料,重新撰写,使得作为资料的价值通过重新撰写得到完整、如实的反映。

当我们将一个时期一个地域的各行各业的情况和资料真实地记录下来,将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客观地记载下来,就能让当下和后人清晰而又明确地看到社会发展的脉络和走向。这种工作精神,将始终伴随在我们的工作当中。在繁琐和细微中,我们更愿意选择正确的工作态度,来造就有意义的、有成就感的、无悔的事业。

从厚重的历史画面到繁华的都市面貌,在见证营口历史变迁的同时,我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史志同仁呕心沥血为史志事业的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

多年来,我们史志办全体同仁充分发挥着史志工作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社会作用,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处于领先位置,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认可。

史志进步,与有荣焉!我把人生最美好的二十六年默默地奉献给了史志工作,我无怨无悔,因为我深爱着这份工作和职业;志书里流淌着史志人的汗水,年鉴中跳动着史志人的脉搏,虽清苦繁琐,但甘之如饴!作为史志人,忠实记录历史,做好存史资政这份事业是我们的无悔恪守和光荣职责!我为我的职责而骄傲,为所有史志工作者骄傲!

冯惠,女,汉族,1973年10月生,中共党员,大学学历。1992年9月参加工作,先后担任营口市地方志办公室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营口市史志办公室宣教科科长、党史科科长、年鉴科科长。2016年被省人社厅和省委史研究室评为辽宁省党史系统先进个人,曾获优秀公务员和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情系方志|遇上你是我的缘,守望你是我的歌

如果您对营口的历史文化感兴趣或是手中有相关资料,欢迎您投稿到营口市史志办编辑的《营口春秋》期刊,与我们共同讲述营口的历史故事! 

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