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方志|做一名“不忘初心”的方志人

做一名“不忘初心”的方志人

周 爽

情系方志|做一名“不忘初心”的方志人

周爽参加单位组织的“朗读者——情系方志”演讲活动

时光荏苒,又是一年好时光。转眼间,我到营口市史志办工作已经八年多了。从最初的懵懂无知到一知半解,再到现在的对所从事的工作有了一个较为清晰、深刻的认知。回想起初到史志办的点点滴滴,一切仍仿若眼前……

有幸,而立之年与“方志”结缘

情系方志|做一名“不忘初心”的方志人

2010年,已近而立之年的我,通过全市公务员统一招聘考试,进入营口市史志办公室方志科工作。

情系方志|做一名“不忘初心”的方志人

初入志门,我对一切都是陌生的。此前,我一直在基层乡镇工作,所从事的都是与修志完全不相关的工作。进入史志办,意味着“零基础”,一切都得从头学起。记得到史志办的第一天,科长就给了我一本营口市史志办编辑出版的《续修志指南》,让我边工作、边学习、边掌握要领。记得我参与的第一件事是《营口市志》二轮志书中地方志部分的编辑工作。这项工作有一定的基础,此前办里聘请的老同志已经查找了部分资料,但因为是手写资料,需要我先将文稿打字录入。

情系方志|做一名“不忘初心”的方志人

当所有的资料录入完成后,我又着手开始了具体的编辑工作。但随着工作的逐渐深入,我的“求快”“求速”之心也日益显现,志稿的撰写不得章法,完成的质量逐渐下降。归其原因,我当时是有些浮躁的,总觉得已经干了一段时间了,希望能够尽快完成,尽快出“成果”。办领导发现这一问题后,对我进行了批评教育,至今我仍记得办领导对我说过的一段话,他说:“修志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需要我们方志人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气、静得下心,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要打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佳作。这是身为方志人的责任和使命。”办领导的话如当头一棒,让我如梦初醒,在此后的志稿编纂中,我始终以此话诫勉自己。

情系方志|做一名“不忘初心”的方志人

工作上,我也特别感谢我身边的领导同志们,特别感恩能够遇到他们。他们对我的帮助很大,有些是最直接的指导教诲,有些则是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带动。比如,我们史志办有一支精干的“修志”队伍,修志老前辈身上的那种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刚正不阿、秉笔直书的精神深深影响着我,鼓舞和激励着我不断前进。

回忆往昔,我至今仍觉得很幸运:幸运地让我在而立之年,与“方志”结缘,从事了愿意为其奋斗终身的事业;幸运地让我在美好的年华里,结识这么多优秀的“方志人”,引领我走进“方志”这片沃土。

有感,山花也可绽放绚烂色彩

时间进入到2012年。这一年,为了充分发挥营口地区现有的史料作用,营口市史志办创办了《营口春秋》期刊。该期刊主要以介绍营口地区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主题,以展示营口地区发生的巨大变化和成就为目标,以记录营口地区人文和社会进步、弘扬营口传统文化为根本宗旨。刊内设有“史海钩沉、历史之谜、风俗民情、图说营口、故事传说”等20多个栏目,每季度出版一期。

受办里人员限制,办领导没有安排专门的科室和专人负责期刊编辑工作,除了派我和几位年轻同志兼职外,撰稿和校对工作全办同志基本都参与。虽然日常的工作更加忙碌了,但对于我来说,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投入到期刊的编辑工作,是一种偏得,更是一次次难得的锻炼和提高的机会。从文稿的采写、编辑、校对到内文的排版、彩页的设计、封面的制作等等,期刊出版前的每一个流程我都参与。得益于编辑期刊的需要,也促使我不断加强对地方文史资料的学习和研究,而其中的一些所感、所想,也被我撰写成一篇篇相关的小文章,相继发表在《营口日报》《营口社科研究》等报纸杂志上。

付出总会有回报。这本凝结着全办上下心血和精力的期刊,自创刊以来,已连续出版24期,最大发行量达到6000册,成为了营口市各阶层读者爱不释手的一本历史类期刊,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营口春秋》期刊曾荣获辽宁省优秀党史成果一等奖,被辽宁省图书馆永久收藏,并在全国地方史志期刊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我们史志办还以《营口春秋》期刊为依托,先后开辟了“营口春秋”微信公众平台和“营口春秋”头条号,与已经运营的“营口春秋”网站共同形成了四位一体宣传营口历史的工作格局。截至目前,《营口春秋》已与全国40余个省市级党史、地方志部门进行了期刊交流。

当看到《营口春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时,我们为自己的辛勤付出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由衷的感到,我们这些像山花一样默默无闻的“方志人”也登上了“大舞台”,绽放出了绚烂的色彩。

有志,不忘修志问道之初心

志书的编纂工作是一项浩繁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编修队伍。为了不断提高志书编纂的质量,提高修志人员的素质能力,办领导也为我们创造了很多学习的机会和平台。印象深刻的一次,是2017年辽宁省地方志办公室召开的《辽宁省志·军事志》的评审会。那次会议的规格很高,邀请了全省各市修志方面的专家出席,我们史志办的韩主任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会议。考虑到我们从未接触评审会,为了让我们加强这方面的学习,韩主任特别向省地志办的领导请示,申请多要了两个参会名额,使我有幸参加了那次会议。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第一次参加评审会,我原本以为就是各位专家针对存在问题简单说说,实则不然。一是会场上的气氛很严肃,没有寒暄,没有客气,有的只是针对志稿的逐条点评。省地方志的鄢钢城主任亲自参加评审,他和在座的十几位专家一起,分别从篇目设置、资料完善、语言表述、图表运用等方面,指出志稿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二是专家们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丰富、渊博的专业知识深深地让人敬佩和折服。专家们每人手里一部志稿,厚厚的一部志稿上被仔细地标注着。专家们每讲到一个问题,都会针对具体的篇章节进行说明,非常地详细、透彻。专家们极具针对性的专业讲解,与以往从书本中学习到的知识相比更具有指导性和实用性。我将每位领导和专家的评审意见都作了仔细的记录,作为日后编修志稿的宝贵学习资料。真心希望,以后还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此类的活动中,使我们在学习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历史是一面镜子,是留给后人的最好老师和教科书。作为一名方志人,准确、客观地记录历史是使命,更是责任。在志书的编纂工作中,始终秉承着“修志问道,以启未来”的初心与使命,抓紧抓好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苦练基本功,提高综合编纂能力,努力做好地方志的编修工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周爽,女,汉族,1982年4月生,大学学历。2005年11月任大石桥市高坎镇政府镇长助理,2010年2月考入营口市史志办公室工作,先后担任宣教科科员、副主任科员,方志科副科长,2018年1月任党史科副科长。

情系方志|做一名“不忘初心”的方志人

如果您对营口的历史文化感兴趣或是手中有相关资料,欢迎您投稿到营口市史志办编辑的《营口春秋》期刊,与我们共同讲述营口的历史故事! 

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